【75年话履职风采】魏雅青:文化坚守与教育担当之路

2025-01-05 18:14:37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魏雅青:文化坚守与教育担当之路...

  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王雅 记者 韩永国)编者按:为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回顾咸阳市政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各界人士,紧扣中心任务,在促进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留下的闪光足迹,各界导报刊发“75人话75年”系列报道,深情讲述咸阳故事、政协故事、委员故事,激励广大政协委员同心建功新时代、阔步奋进新征程。

咸阳市政协委员、乾县二中高级教师、妇委会主任魏雅青

  “坚持上好每一堂音乐课,坚信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并给学生展示音乐才华的空间,努力成为学生们喜欢的音乐教师。”这是魏雅青执教的理念,也是她从教的初心。

  1996年,成绩优异的魏雅青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后,主动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一心扎根基层音乐教育近30年,在三尺讲台上,用真心和行动将教育理念化成有温度的关怀,以爱育爱,以德培德,培养出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

  在倾心于教书育人这一神圣使命的同时,魏雅青从未忘记自己作为咸阳这片土地女儿的身份,对家乡文化的深情眷恋始终在她心间流淌。

  咸阳文化种类多样,其中乾县地方传统文化瑰宝弦板腔和蛟龙转鼓为突出代表。但纵观近年来弦板腔与蛟龙转鼓的发展现状,传承保护方面还存在许多方面不足。

  随着老一代身怀绝技的老鼓手、老号手相继去世,“蛟龙转鼓”再次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弦板腔长期流传于民间,尤其是受到现代文化大潮的冲击使其处境濒危,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弦板腔与蛟龙转鼓虽然影响力很大,但是文化普及的范围却非常有限。即使在乾县当地,人民群众也是只闻其名,鲜见其实。只有逢大型活动或年节时才能一睹其芳华,与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魏雅青深感责任重大,怀着对家乡文化的深厚热爱和强烈的使命感,毅然提交了《关于传承保护咸阳地方文化》的提案,以坚定的决心为弦板腔和蛟龙转鼓的传承与发展奔走呼号,全力探寻破解困境的有效途径。

  在魏雅青看来,弦板腔与蛟龙转鼓作为极具咸阳代表性的地方音乐文化,其传承与保护刻不容缓。于是,她建议,政府与文化旅游等部门应该对弦板腔和蛟龙转鼓进行抢救性整理,并投入资金增加设备,做好物质基础保障。在全国范围内为弦板腔、蛟龙转鼓争取更多的展示机会。利用大型演出与活动,提高地方音乐文化的知名度、普及度,全力打造乾县的地方文化品牌。组织设立弦板腔、蛟龙转鼓管理组织机构,引导组织群众参与体验性活动,用媒体手段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应组织地方专家开展传习活动。

  然而,魏雅青的担当与奉献远不止于此。在咸阳市政协九届十三次常委会议上,她再次以敏锐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将关注点聚焦于县域教育的发展上,她以《激发机制改革活力 提升县域教育质量》为题进行发言,建议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注重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鼓励和支持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创新实践。同时,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推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和相互促进。

  “无论是学校交付的教学育人任务,还是政协领导交办的各项使命,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期望。”谈及接下来的工作规划与展望,魏雅青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她表示,要脚踏实地做好手头上的事,同时充分发挥委员工作室人才聚集的资源优势,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工作,探索社情民意收集反馈、传达党的各项政策,倾听群众的心声,用新视野、新角度、开展富有建设性的工作。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魏雅青 文化坚守 教育担当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