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淇:咸阳文化的匠心守护者

2024-12-11 21:55:23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早自2019年起,王禹淇凭借着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回乡创办个人自媒体账号“一淇”,通过多年的耕耘,她和她的团队先后拍摄宣传了500多条展现地方文化、特色美食、风土人情、乡村振兴等内容的优质短视频,用心诠释着“讲好咸阳故事”。...

  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王雅 记者 韩永国)编者按:为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回顾咸阳市政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各界人士,紧扣中心任务,在促进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留下的闪光足迹,各界导报刊发“75人话75年”系列报道,深情讲述咸阳故事、政协故事、委员故事,激励广大政协委员同心建功新时代、阔步奋进新征程。

咸阳市政协委员、咸阳老街·旧事记忆展馆馆长王禹淇

  “这是一场集合了全省商业旅游、美食资源的盛会,你会在有着‘西北第一高楼’之称的清渭楼下,欣赏到精彩的国风电音演出,当你行走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咸阳老街上,来自各个地市县区的美食,羊肉泡、擀面皮、肉夹馍、biangbiang面、菜豆腐、洋芋擦擦,还有文艺范十足的老街咖啡都在这等您品鉴。”近日,在“跟着美食游陕西”暨商旅名街产业群推进活动现场,咸阳市政协委员、咸阳老街·旧事记忆展馆馆长王禹淇正热情地介绍着这场精彩纷呈的盛会。

  说起王禹淇,也许很多人会感到陌生,然而谈到“一淇”,大家都会恍然大悟。

  早自2019年起,王禹淇凭借着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回乡创办个人自媒体账号“一淇”,通过多年的耕耘,她和她的团队先后拍摄宣传了500多条展现地方文化、特色美食、风土人情、乡村振兴等内容的优质短视频,用心诠释着“讲好咸阳故事”。

  作为土生土长的咸阳老街女孩,王禹淇对咸阳这片土地的情感极为深厚,尤其是在老街文化的弘扬和宣传上,她更是怀着一种坚定的信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提升改造和文旅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咸阳老街”改造提升工作,而在推进咸阳老街的一系列改造工作中,还存在系统规划不足、资金保障不到位、改造保护机制不健全、宣传内容不精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王禹淇以政协委员的担当与使命感,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民意,精心撰写并提交了《关于大力推进“咸阳老街”改造保护工作的建议》的提案。

  王禹淇建议,聘请专家团队对老街古民居保护与利用进行整体规划,采用渐进式、小规模、不间断的开发模式,进行“阶段式与保留式”分布、分阶段改造与开发,由市财政投入资金,推进咸阳老街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老街小巷内的雨污水管道改造工程,建成一批与当前文旅事业发展相匹配的公共卫生间,满足市民及游客的需要,提升城市卫生管理精细度。

  同时,她建议,建立“咸阳老街传统古建民居保护名录”和档案数据库,开展相关研究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邀请专家人士加入“咸阳老街”资料编纂工作组,并成立“咸阳老街”提升发展专家智库。提升对外宣传工作的专业性和前瞻性,扩大咸阳老街宣传“朋友圈”,增强“网感”,打造并规划一系列热点外宣话题,提高对外宣传内容的文化价值和美感,持续性、常态化做好品质宣传。

  此外,在2023年,为了响应咸阳市提出的“老城复兴”计划,王禹淇在中山街完成“老城复兴 老街新生”系列文化打卡墙,这一举措,也极为有力地促进了老街人文风貌与独特魅力的全方位展示,使得老街文化得以广泛地传播。

  “未来我将继续立足工作实际,在自己热爱和熟悉的领域,加强学习和调研,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同时,聚焦全市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重点工作,在民生、医疗、文化、网络、经济等领域深入调研,撰写相关提案和社情民意。”王禹淇说。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咸阳 文化 守护者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