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伏案思索皆为正义与公理;
每一次履职尽责皆为担当与职责。
安康市政协委员、陕西恒典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市政协营商环境委员工作室的第一召集人蔡刚的工作桌上,总是堆满了厚实的材料和密密麻麻的笔记,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他用心履职的见证。从2023年7月工作室挂牌至今,他的履职日志已累积成册,记录着他对法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晴空万里,这份记录从未间断,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近年来,在蔡刚的努力下,一桩桩复杂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就在这平平无奇的一笔一画中,过去面红耳赤的社区角落,今朝和谐安宁;昔日怨声载道的难题,早已迎刃而解。
真心相印 社会案件调解人
作为一名深耕法律行业二十余年的资深律师,蔡刚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成功代理了上千起各类案件,无一差评,赢得了业界的高度赞誉。他深知,法律的力量不仅在于解决纠纷,更在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公正。因此,在办理案件时,他总是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细心分析案情,努力寻找最优解,让当事人在法律的阳光下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我记得之前办理过的最难的一个案子,当事人是一群老人,平均年龄都八十多了,看着他们期盼的眼神,我就告诉自己,再难也要把这事办好。”回忆起处理过的案件,蔡刚如数家珍,眼神中闪烁着坚定。
2011年紫阳县高桥农机厂物权纠纷一案,案件复杂,历史时间长,难度极大。面对平均年龄84岁的当事人,蔡刚耐心沟通,细心讲解,倾心服务,多次召集当事人进行法治宣传和讲解,不厌其烦调解宣传,以个案为基点,辐射解决由该案引发的其他案件和信访事件。最终通过协调地方政府妥善解决这一陈年积案,受到政府、当事人的一致好评。不仅如此,考虑到案件当事人的特殊情况,为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蔡刚主动牵线搭桥,经会议研究退还了代理费。
一桩桩案件,一次次奔走,在蔡刚的不懈努力下,这些案件不仅获得了法律层面上的最优解,更获得了社会层面上的最优解。先后获评多次“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优秀法律工作者”。
多措并举 普法宣传破冰者
加入政协后,蔡刚依旧深耕法律领域,笃义敏行。得益于丰富的基层法律工作经验,关注司法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在政协的广阔舞台上,蔡刚积极发声,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他撰写了《关于加强溯源治理提高司法效能》的提案,建议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多个环节入手,加强源头治理,提高司法效率和质量。这一提案得到了市政协和提案办理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认可,为推动安康市司法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于青少年法治教育,蔡刚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走进学校,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用生动有趣的案例激发他们对法律的兴趣。
“孩子们,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文字,它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每一个人。”
每当这时,孩子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还会举手提问:“蔡叔叔,如果我遇到坏人怎么办?”
“那就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记住,法律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蔡刚的回答总是那么坚定有力。
自2016年受聘共青团安康市委法律顾问、担任青少年法律成长导师以来,蔡刚深入学校开展普法宣传,多次开展深入调研,创新工作方法,最终形成《切实加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的实践》的提案。提案建议加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使法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法律并不难懂,关键是要用心去学、去懂、去用。”这句话成了蔡刚的口头禅。蔡刚常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用最通俗的语言为大家科普最日常、最接地气的法律案例,被同事和居民亲切称呼为“安康法律宣传员”。
蔡刚委员以法治为笔,书写着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他深耕法律领域,守护公平正义;他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法治建设;他搭建履职平台,服务社会发展,荣获陕西省司法厅、陕西省律师协会颁发的“律师制度恢复重建暨陕西省律师协会成立40周年”十佳普法律师。
不过蔡刚总是谦逊地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作为政协委员和律师,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法治建设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他看来,推动安康市法治建设和社会进步是他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实习记者 庞浩楠 记者 唐冰)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