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王雅 记者 韩永国)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强。7月11日,在秦都区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暨“工业企业转型发展”专题协商会召开,秦都区政协常委、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企业代表等围绕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大量有可操作性的真知灼见,呈现一场高“言”值的协商盛会。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新时代新征程的重要使命。秦都区政府副区长史航宇在会上介绍说,近年来,秦都区工业生产持续壮大,产值稳步提升,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截止23年底,全区注册工业企业总量为2471户,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重要增长点。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党委有声音,政协有响应;党委有部署,政协有跟进。为做好会议筹备工作,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区政协吸收不同行业领域政协委员组成课题组,并实地调研。
6月21日-7月5日,区政协常委会第一调研组赴宝鸡市渭滨、陈仓、凤翔和眉县四个县区15户企业,围绕重点协商课题开展考察调研活动。调查组深入两地专精特新企业生产一线,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小巨人”企业培育等方面情况,共同探讨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的经验和做法,为高质量完成此次调研课题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区政协常委会第二调研组围绕“数字赋能,打造‘数智化’工厂”主题,先后深入区内蓝博机械、珠江电缆、华泰厨房等9家企业,并赴铜川耀州区和王益区参观了冀东水泥厂、辽峰精密模具厂等5家企业进行考察学习,进而加速提升工业“数智化”转型。
积极精准务实建言
会上,“金点子”频频闪现,常委们纷纷提出协商建议。
“目前区内工业企业都在主产业链下的各个细分领域。”区政协委员、陕西铭泽易晟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铁建议,在各个细分领域中,从“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中筛选出潜力比较大、行业前景比较好的企业,采取1对1的方式进行辅导和一厂一策的帮扶政策,进行重点培育,让一小部分企业起到带头作用,去影响更多的企业向“专精特新”迈进,争取培育出更多的“专精特新”工业企业。
针对“中小企业数智化意识不强,意识不到数智化的价值”,区政协委员、陕西瑞升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郝磊锋建议,对区内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的行业及数智化程度以及“数智化”改造意愿进行梳理,邀请相关行业数智化专家进行培训学习增强意识,进行价值分析,组织行业企业去外地同行也数智化程度高的企业实地学习,开阔视野。
秦都区政协委员、陕西中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公认为,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可以促进数字经济产业链由被动招引到主动吸引转变。他建议,积极主动开展产业链招商,从秦都区输配电、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首位产业入手,大力对接招引具有一定“数智化”水平的、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和标准化生产企业,以点带面,带动其他企业进行“数智化”转型。
主动回应支持发展
在近2个小时的专题协商中,政协常委们“把脉问诊”问题找得准、建议提得实,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也一一做出回应。
区工信局负责同事表示,工信局一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明确“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引导政策、资金、服务等要素向中小企业聚集,支持做精做强主业、强化协作配套、加快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推动一大批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区科技局负责同志表示,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生态、成果转化为抓手,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提供新动力。
“共识已经达成,汇聚前行力量。”秦都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戴勇强说,为了保证高质量协商成果,下一步,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聚焦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挥优势和作用,积极牵线搭桥,及时为工业企业转型发展在引进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提供信息,以高质量协商议政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 穆小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