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柞水县政协委员、柞水县明星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星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荣誉和表彰。
当年的贫困少年,在经历人生逆袭后,选择用坚韧和善良来诠释政协委员的初心和担当。
创业:吃苦耐劳,踏实肯干
因家境贫困,刘明星高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补贴家用。
刘明星入户走访贫困户,帮助解决创业问题
“为了生计,做过酒、干过供销、跑过长途货运。”时间虽然不长,但这些经历磨炼了刘明星吃苦耐劳的能力、踏实肯干、坚忍不拔的意志。他说,“没有这段经历,就没有现在的我。”
柞水县居民依靠炭火,瞅准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契机,1998年,刘明星东挪西借资金,办了一个小煤厂。为了节省开支,他和妻子自己搬煤、砸煤、送煤,赚取微薄的辛苦钱。
刘明星讲到,“陕西是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的,办厂前两年生意惨淡,加上经验不足,还被供货人用劣质煤坑过,旧债没还完还增了好多新债。我们只能一边干一边摸索,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的给大家介绍,有时候住户话说得很不好听,夫妻俩还被赶出来过。”
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日,煤厂的效益越来越好,由于刘明星待人真诚,诚信经营,好的服务赢得了好口碑,明星煤业成了柞水煤炭市场的品牌,几年打拼他几乎包揽了柞水煤炭供应的“半壁江山”。
2017年,刘明星资金投资创办了柞水县骏怡连锁酒店。2022年,他又承租房屋创办了亚悦连锁酒店,将事业的雪球越滚越大,成为柞水县城小有名望的企业家,他实现了自己的逆袭。
公益: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长期以来,刘明星矢志公益,践行着政协委员的初心,彰显着委员的风采和担当。
刘明星表示,“我是大山里走出去的娃,贫穷的滋味有多难受我最清楚,我不希望有太多的人因为贫穷和我一样走太多的弯路,在我能力范围内,能够帮到别人我就一定要去帮。”
刘明星为贫困残疾人赠送煤炭
从2011年至2016年,刘明星每年为100多户残疾人家庭和独居老人家庭免费提供400多斤煤;向400多户残疾和贫困老人家庭供煤20万斤价值20余万元;2020年为移民小区群众捐煤6万斤价值7万余元;2021年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先后向县各界爱心济困协会捐款2万元。
因为自己是残疾人,在企业扩大经营中,刘明星还特意招用了18名残疾人,为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也被评为商洛市第五届道德模范,荣登2017年“陕西好人榜”。
“我以前做慈善都是悄悄做,不愿意宣传,就怕别人说我作秀。”成为政协委员后,刘明星决定放下顾虑,用自身行动带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有一份热,就要发一份光。政协委员,就是应该传递正能量”。
履职:立足“本行”,为民建言
2016年,刘明星被推荐为柞水县政协委员。
除了经营好煤厂和刚刚创办的酒店外,刘明星积极融入政协大家庭里,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和政协知识学习,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项履职实践活动。
在刘明星看来,政协委员要履好职,就要通过提案、调研、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发挥委员的职能作用。
“我本身就是残疾人,知道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因此,为残疾人发声成了刘明星履职最关注的议题。关于残疾人的职业教育问题、关注残疾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残疾人托养服务建设……刘明星一直在为残疾人呼吁和建言献策。
为移民小区群众捐煤时,了解到群众就业难后,刘明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加强移民小区治理和增加群众收入的建议》提案,助推了移民小区建设和群众就业,受到了各方面好评。撰写的《关于统筹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的建议》等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自己也多次被县政协评为“优秀委员”。
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一位民营企业家,刘明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他说,“我会继续努力做好企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动和感染身边更多的人去做善事好事,多提有价值的提案,为家乡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实习记者 寇静 记者 王斌)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