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榆林市榆阳区政协召开文史工作座谈会。榆阳区政协副主席郝烨琳主持会议。
会上,区政协文史委负责人汇报了2023年文史委工作情况和2024年文史资料征编情况,与会人员交流讨论了榆阳文史第53辑《榆林古城老行当》编纂大纲,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积极提出意见建议。随后,郝烨琳为新聘文史员颁发聘书。
会议认为,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最具特色的重要工作,是补史之缺、续史之无、详史之略、纠史之错,有其鲜明的统战性、详实的史料性、生动的可读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是史料宝库中的瑰宝。通过编辑出版文史资料,可团结和联络各界爱国人士,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可用历史知识教育启发后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会议指出,榆林古城老行当是千百年来古城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榆林的昨天和今天,承载着古城人民祖祖辈辈的集体记忆,其工匠精神和生活智慧是永恒的,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要充分利用好政协文史资料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在编纂《榆林古城老行当》过程中,对即将消失和现有的老行当类别进行深入挖掘,深刻体会其背后的人文思想、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
会议强调,榆阳文化底蕴深厚,榆林的老行当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古城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老行当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我们要充分认识编纂本书的深远意义,要坚持“求实”“求效”“求精”的原则,把好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让文史资料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文史资料的社会功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榆阳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能。(记者 许鹏 通讯员 叶虹)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