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灼见聚民意 集思广益献良策——商洛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侧记

2024-02-03 11:12:46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2月2日,10位商洛市政协委员带着长期调研发现的问题,带着对商洛高质量发展的期望和建议依次作大会发言。...

  2月2日,10位商洛市政协委员带着长期调研发现的问题,带着对商洛高质量发展的期望和建议依次作大会发言。

张卫军委员

  “商洛健康体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市委、市政府将健康体育产业作为康养之都建设的六大产业之一全力推进。”在大会发言环节,第一个站上讲台的市政协常委、民建商洛市委员会副主委张卫军开门见山。他建议,做好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和项目储备规划,加大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建设资金和用地保障力度,强化景区、运动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示范村、骑行绿道等特色功能区健康体育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护加快健康体育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竞技赛事活动、体育康养项目、体育训练基地,助力健康体育产业发展。

王宁委员

  围绕综合利用尾矿资源,推动经济循环发展,市政协常委、民进商洛市委员会副主委王宁建议,及时修编完善《商洛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推广尾矿利用项目“一库一策”工作方法,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大尾矿产业引资、引技、引智力度,重点加强先进技术、设备、工艺研发,设立尾矿综合利用产业联盟和尾矿综合利用发展互助基金,建立尾矿投资项目激励制度,抢抓西商融合机遇,打造新型尾矿利用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促进尾矿产业做大做强。

李曼委员

  聚焦新型城镇化与人口出生率下降带来的基础教育发展问题,市政协常委、农工党商洛市委员会主委李曼建议根据城镇化率变化、城区经济发展与规划、人口和产业发展趋势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区学校建设,利用人口下降趋势带来的契机,重新核算学校的容量和教师配备标准,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建设寄宿学校,从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城乡交流轮岗、教师培训、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等方面进行突破,探索城乡融合的有效方式,以城带乡,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阮紫珍委员

  针对管好用好医保政策,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市政协委员、市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科主任阮紫珍建议,建立医保卫健工作会商机制,加强医保与卫健部门在DIP支付、分级诊疗、医保服务协议管理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加强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配备和集采药品配送,落实好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医保对象、医疗机构、定点药店、集采企业等信息系统,持续推进以大数据为支撑的DIP支付方式及按病种、按床日等综合性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构建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协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叶赟委员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畜牧发展中心主任叶赟建议,实施村庄规划提速行动,强化刚性规划科学引领;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和美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实施特色产业全链提效行动,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实施业态创新提质行动,加快推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精彩蝶变。

王昕委员

  2023年,西安、商洛两地市政府签署《西商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地在住房公积金互通、产业承接等55项合作事项上取得突破性成效。

  市政协委员、山阳县政协主席王昕建议,按照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总体目标定位和实施西商协同发展、“双对标双五零”推进路径,建立完善西安—商洛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编制《西商融合发展规划》,加快西十、西康高铁及沿线站点建设进度,统筹布局以西安为中心枢纽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立市县西商融合综合试验区,创新跨区域教育合作方式,建立教育集团、学校联盟,积极开展联合办学,加强区域医疗卫生规划,加快构建健康信息平台和医疗协作系统,推进两地产城深度融合、加快西商协同发展。

唐亚哲委员

  “数字经济能够拉平城乡差距,缩短产销距离,打破时空地域限制,给商洛革命老区提供弯道超车的机会,但商洛资源少、底子薄、人才缺、资金不足,发展数字经济存在现实的困难和挑战。”市政协委员、西安交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唐亚哲建议市政府深入调研贵州省建设数据中心的经验,适时争取国家大规模区域级数据中心的立项。面向商洛产业定位和特点,强化数字经济赋能,建立人才分级培养和引进机制,提升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监管,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朱兰委员

  围绕实施“幸福工程”,打造幸福之城市政协委员、市场监管局二级主任科员朱兰建议,分级制定幸福工程建设规划,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立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管理和等级评估监督制度,培育养老服务市场,制定养老服务政策措施清单,发挥物业企业“常驻社区、贴近居民、快速响应”的优势,延伸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打通医养结合政策壁垒,做好重点人群的医疗需求和日常风险管理,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完善激励保障措施,营造宽松的人才发展环境。

陈发春委员

  “储能产业是建设新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国家将储能产业定位为未来产业,商洛发展储能产业正处于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市政协常委、市服务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发春建议,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储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领导机构建设,加快对外通道建设,大力培育储能产业全产链,加强项目示范带动,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探索实施容量电价机制,积极探索与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结合,建立储能碳积分制度,创新金融支持和财税激励政策,做好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审批服务,加快推动电网侧、电源侧、用户侧新型储能电站建设,切实发挥储能产业的集群效应。

李亮委员

  围绕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市政协委员、商洛日报社综合记者部副主任李亮建议,重点扶持、积极培养特色中医,做优做强龙头中医医院,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好市中医医院和各县区中医医院,打造科研成果转化合作平台,推进中药药材种植基地建设,设立中医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培养和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完善中医药相关医疗政策,简化环节,提高效率,规范管理,制作商洛中医药宣传片,不断唱响商洛知名中医文化品牌,开发具有中医药康养特点的旅游景点、线路、衍生产品,让市民和游客在游玩中认识中药、增长知识、爱上中医中药。(实习记者 寇静 记者 王斌)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大会发言 商洛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