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政协主席王永丽代表县政协:
发挥委员工作室优势作用推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富平县政协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履职理念,通过建设政协委员工作室,搭建委员履职平台,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一、建好委员工作室,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我们对全县237名委员按照界别设立了10个委员工作室,实现履职平台对所有委员全覆盖。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工作之基。突出政治引领,擦亮“红色基因 薪火相传”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委员工作室建设深度融合,让委员工作室的政治定力更加坚定、政治基础更加牢固。二是建立包抓机制,确保推动有力。建立政协各领导、各委办联系委员工作室的包联包抓机制,选配有组织协调能力、有参政议政热情的委员担任主任和副主任,做到有指导、有联动,齐抓共管,确保工作推动有力。二、管好委员工作室,联系服务群众“有温度”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印发《委员工作室履职工作规则》等制度,明确委员工作室在政策宣传、调研视察、提交提案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委员履职“有方向、有目标、有任务”。二是提升履职能力。县政协以工作室为单位,将全体县级政协委员和省、市住富平政协委员共252人,分四批次送往浙江大学、青岛大学、贵州长征干部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提升委员履职能力和水平。三是激发履职热情。建立委员工作室“六个一”年度考核制度,对委员工作室开展考核评比。在县电视台开设《委员风采》栏目,对在工作室领导下做出突出贡献的32名委员进行集中报道,推动更多委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三、用好委员工作室,联系服务群众“不打烊”
一是当好政策宣传的“扩音器”。组织委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让党的创新理论入心入脑。二是当好反映社情民意的“接收器”。工作室组织委员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让调查研究“链”接民意。按照县委《关于开展“喜迎二十大,我为富平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活动通知》要求,在县政协党组统一领导下,各委员工作室迅速行动,组织委员积极参与,《关于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等20篇调研报告被县委采纳。三是当好监督落实的“助推器”。工作室引导委员充分发挥协商监督作用,紧盯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开展民主监督。其中,经济界委员工作室对顺阳河综合治理进行监督式调研,撰写的调研报告得到县委主要领导批示,相关意见被县政府采纳。四是当好一心为民的“服务器”。其中,民主党派委员工作室组织法律专家开展法律援助和普法活动,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件。五是当好委员合作的“连接器”。促成了6家委员企业的合作事宜,支持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有力助推富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