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新蓝图” ——安康市政协五届八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侧记

2023-07-04 19:54:28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荷香淡墨绿汉水,暖日晴空风来新。...

  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刘名洋 记者 唐冰)荷香淡墨绿汉水,暖日晴空风来新。6月27日,政协安康市第五届委员会召开第八次常委会议。围绕“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进行专题议政协商,为推进绿色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架构山水成林的城市格局,建成秦巴腹地生态旅游城市凝聚智慧和力量。

  会前,安康市政协3名副主席分别领衔子课题同有关部门、有关县区政协上下联动,从2月份开始,组织相关委员、专家学者和党政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实地调研和外出考察,为常委会集中议政协商提供了丰富素材,做好了充分准备。

  “起笔”勾勒基础建设 促新型城市发展

  近年来,安康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联通省内、通达全国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汉江综合整治、小型水库、防洪保水等工程加快实施,城乡安全饮水保障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升,城乡电网安全性、可靠性不断增强,“气化安康”持续拓展,4G网络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市五次党代会和今年两会确立了“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发展总纲和“发展为要、创新为先、民生为本、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的发展路径。

  “基础建设不仅要有全面性,还要具有发展性、服务性。”市城管局建议,在现有基础上,紧随时代特色,增加城市智慧化管理,智能化建设,将城市基础建设打造成一网通式智能平台;在平台上建立建全城市安全运行机制,有效的控制和减少自建房、装修、建设等安全管理问题。

  “分类加强重点县城和重点乡镇建设,促进功能互补、区域联动互补、特色服务功能互补的基础建设,实现一主多辅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新社区、新集镇基础建设,融合好各地历史文化、经济产业、旅游特色,形成‘一点促面,面面俱新’的多元新型城市格局”安康市政协副主席杨义龙建议。

  “运笔”描绘画廊旅游 构建生态持续长效

  安康是汉江“黄金水道”和汉江上游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与绿色循环产业聚集区,全域纳入《国家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发展不易,生态发展更是不易。2015-2022年间,森林覆盖率增加到68%,汉江出水断面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优良率保持在100%,中心城市空气质量2022年优良天数347天,常年处于全省前列。

  市政协委员程云认为,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要坚持生态为基,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引导管理作用,依据安康“一江两岸”“一湖两岸”等特点,把生态发展、生态旅游作为惠民产业,坚持长期发展,从政策、项目、资金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全面提振旅游产业、生态发展等市场主体信心。旅游产业发展要保持区域特色,不盲从、不跟风,提升旅游的体验度,合理梳理旅游体系,有温度、有感情、有特点的植入旅游体验,促进生态旅游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重发展还是重建设,是需要权衡考量的问题。市政协委员郭全忠建议,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应当侧重生态经济建设,通过生态促进经济发展,带动重要节点城市的建设发展,要减少区域性发展后影响要素聚集,要以“绿”为标,以“保”为策的思维的方式,坚守绿色循环发展理念,建设出地区县域经济绿色的发展之路。

  “落笔”晕染产业增速 保障营商环境实效

  安康市委、市政府始终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提高县域经济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近年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呈现出质、量双提升局面,但总体上看,安康县域经济规模与产业经济发展问题和困难依然突出。

  石泉县政协主席胡学军建议,明确安康“富硒茶”和富硒产业的政策支持,发展特色产业,促使产业形成“鸡窝状”互相促力,产业行业规模发展,坚守县域特色引领,做精、做强传统特色产业,大力加强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产能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主导产业链带动县域产业,以“域”谋发展向以“链”谋发展的转变。

  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提升市场主体感受度、满意度、实效度。市政协委员程维国建议,政策扶持精准施策,部门帮扶应准确到位,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一流营商环境。

  安康市政协主席周建功表示,此次会议委员们围绕“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议题,以宏阔的视野把牢安康发展坐标,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战略和省市发展大局,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经过会前调研、会中讨论、会后总结,形成了一份份宝贵的的建言成果。这些成果将通过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议政“专列”直抵决策层,为安康市委、市政府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谋划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优发展的“新蓝图”。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安康市政协 五届八次 常委会议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