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计出力共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镇坪县政协委员围绕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2023-04-13 17:04:37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4月11日,镇坪县政协召开十届二次会议,委员们立足镇坪发展实际,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陈鹏 记者 唐冰)4月11日,镇坪县政协召开十届二次会议,委员们立足镇坪发展实际,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镇坪县按照药旅融合、康旅融合思路,打造了等一批中高端休闲农庄、乡村民宿、露营基地,基本形成“休闲农庄、乡村民宿、露营基地搭台+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

  “进一步聚焦精品,培育地域特色产业品牌,走出一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子。”谢小燕委员说,应加快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培育新动能。

  谢小燕建议,充分考虑产业布局、人口聚集、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特色鲜明,定位科学、布局合理的发展规划,完善标准体系化建设,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政府、行业协会和经营者要三方联合互动,开展质量评定和等级复核,形成差异化、多形态的业态。完善奖励政策,对规模、等级给予差异化奖补,对行业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整合金融资源,与乡村休闲旅游、乡村振兴等相结合,形成适应乡村发展的多方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金融行业推出特色金融服务产品。

  “乡土人才是群众心目中的行家里手,是改变农村群众贫困面貌的中坚力量,我们更应重视乡土人才的作用。”王道静委员说,应以人才嵌入产业链支撑镇村经济发展为切口,招才引智,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王道静建议,深挖乡土人才潜能,分门别类造册登记,遴选的乡土人才进入镇级人才“超市”,建立县、镇、村三级乡土人才信息库,纳入全县聚才引智“三单对接”机制推进范畴,实行系统化、动态化管理,不断壮大乡土人才队伍。紧扣特色优势产业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开展乡土人才培训指导,将专家人才匹配到基层一线产业链上,把传统的技术、工艺与现代的技术、科技相结合、相融合,变“制造”为“智造”。优先提名进入乡贤等组织,优先作为村后备干部培养使用,给予一定的政治荣誉,搭建基地平台、信息平台,创优服务平台,培养一批“技能强、用得上、干得好、能帮带”的农村实用人才。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黄连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镇坪生态经济强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世梅委员说,应做强黄连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向世梅建议,按照“因地制宜、推动优势品种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原则,实施产业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优化全县黄连种植基地布局,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重点打造一批黄连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规模种植、工业化生产、从单一农业走向产业融合,坚持错位发展,择优品种,做靓品牌。完善产业链条,打造“黄连+”多功能融合发展新业态,争取省级“一县一业”项目资金,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推动“黄连大品种开发”项目建设。

  “乡村文明要‘塑形’,更要‘铸魂’,就我县来说,破除无事整酒、大操大办等陋习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大课题,更是关系乡村振兴的一件大事。”马艳委员说,应整治“无事酒”减轻群众人情负担,助力乡村振兴。

  马艳建议,将治理“无事酒”纳入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制,进一步明确整治目标要求、对象范围、工作内容、具体措施,常态化开展考核督导。持续深化“321”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监督作用,政协联络组组织辖区委员常态化开展“微协商+民主监督”活动,向党委政府提出监督意见,群策群力遏制“无事酒”滋生蔓延,减轻群众“人情债”。开展“无事酒”整治过程中的正反面典型宣传教育,进加强宣传引导,拓展村规民约等制度的宣传维度与广度,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发挥致富带头人等榜样作用,让讲文明树新风有参照、有引导,在润物无声中成风化人。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镇坪县政协 乡村振兴 建言献策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