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李荣 实习记者 陈昭宇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2月14日,在安康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张元卿、何芳、方敏三位委员立足安康当前实际,积极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建言献策。
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乡村要振兴,就要把农业发展、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张元卿委员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之举,也是着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大势所趋。
结合当前安康实际,张元卿认为,要以绿色生态富硒产品为突破口,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全力推进种植园、养殖园或基地建设,选育优势特色良种、建设优质产业基地,突出区域特色,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加快产业链条延伸,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产品体系、市场体系和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增产增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张元卿表示,要吸引优质人力资源向农村流动,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各类人才到乡村工作,鼓励企业家围绕农业产业投资办厂,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要促进科学技术在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张元卿说,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点对点”“一对一”指导服务,传授各类现代农业实用技术,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实时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类“疑难杂症”,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要抓好产业振兴
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发展,安康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仍存在产业培育深度不够等问题。
“立足资源优势,选准特色产业。”何芳委员说,乡村产业兴旺带来的是人才、资源、科技等优势资源要素的聚集,要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定位,突出生态特色,扎实推进畜牧、茶叶、魔芋、生态渔业、蚕桑等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同时,要突出县域主导产业,强力培育一县一业首位农业产业,打造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和产业强镇。转变发展思路,依托全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完善发展要素?何芳表示,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强化科技支撑,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与各大院校、科研单位交流合作,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产业创新团队,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开发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提升特色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
建好管好农村公路 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公路通,百业兴”,交通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农村公路具有线路多、里程长、分布广、密度大等特点。安康地处秦巴山区,地区交通差异大,目前,一些农村地区在公路建设与养护过程中还存在资金缺口大、养护管理责任不到位、养护管理主体不明确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乡村振兴的推进工作。
方敏委员说,目前,大多数县区都建立乡镇养护机构,但并未真正发挥作用,一些地方对公路日常养护经费投入不够,大部分农村公路存在以建代养、有路不养和建好失养等问题。加之公路水毁等灾害不能及时修复,一部分大吨位超限车辆上路行驶,导致农村公路路面出现沉陷、坍塌、破损 等病害,建设成果难以巩固。
“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管理,建设、养护、管理资金保障是关键。”方敏建议,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调整优化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筹措政策,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优化排水沟设计,探索组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质量,保障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正常使用,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