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事关国计民生,事关老百姓身体素质提升,事关人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期盼。
商洛市政协委员、丹凤县政协主席王舒讲到“近年来,丹凤县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一都四区’战略部署,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在推动建设康养名县工作上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目前在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上,还存在着需要关注解决的偏差和短板。”
商洛地处秦岭深处,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位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22℃。如何更好地发挥商洛优势,加大“中国康养之都”建设,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王舒认为,人才是“康养之都”建设的关键。
康养产业发展、“康养之都”建设需要各领域科研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王舒建议,借助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机遇,依托商洛学院和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机构和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起高端康养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康养项目策划师、管理师、高级营养师、健康规划师、专业医师等人才,成为高端服务人员的输出地。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待业人员等从事康养服务,规范康养人才的入职条件,加强对康养从业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交流学习等方式,提高康养行业整体服务质量。
“要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王舒建议,实行专项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组织机构的合作,探索建立师资队伍、科技资源、科研服务、科技成果共享的体制机制,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建立起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薪酬分配机制,人才评价遵循能力优先,继续对高端人才在个人所得税优惠及返还、人才安居、子女就学、绿色就医方面提供有力政策,可以创新产学研一体化项目研发政策补助的体系,并建立以行业龙头企业及专家为主的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让人才留得住,为“康养之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实习记者 寇静 记者 王斌)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