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洛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存在本土特色文化挖掘不够深入,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数量少,文化业与旅游业、农业、制造业等领域深度融合不够等问题。”市政协委员、山阳县政协主席王昕认为,应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具有地域性,越有地方特色就越有市场。”王昕建议组建专家团队,对商洛历史上的名人名家、典故传说等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精心整理、多角度宣传,全面提升商洛特色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增资扩股、合作经营、联合开发、政府资金项目扶持等方式,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公司,打造“航母”型文化企业,加大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力度,以“规模效应”形成产业带动效应。
王昕还建议,围绕制造业、旅游业、现代农业、网络经济等重点行业,探索打通文化与经济结合的通道,促进文化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放大文化的“溢出”效应。围绕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文化餐饮、文化产品经营、广告印刷、艺术培训等产业,策划、包装、申报一批优势文化品牌项目,推动文化企业做大规模、提升效益。充分利用文博会、丝博会、旅博会等重大活动,引进投资者,借助外力把商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出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扶持办法等,积极争取中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带动性强的文化产业龙头项目和“专、精、新、特”的中小企业项目,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增添更多新动力。
“文化产业是一项高端型、专家型产业,没有一批能人、高人、硬人作支撑,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王昕建议,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到知名高校、企业进行研修培训,邀请文化名人来商办讲座、搞培训,传真经、授真招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批文化人才。同时,用好人才引进相关政策,重点引进一批精于文化创意、研发、营销的高端人才和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文化团队,提升人才引进的综合效益。(实习记者 寇静 记者 王斌)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