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城市亮丽名片

2023-01-04 08:48:47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是咸阳市第八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咸阳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为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在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中充分彰显咸阳历史文化优势,咸阳市政协组织调研组,围绕“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西部名市丝路名都’亮丽名片”主题深入长武、彬州、乾县等地开展专题调研,查找问题短板,提出意见建议。...

  □ 咸阳市政协

  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是咸阳市第八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咸阳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为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在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中充分彰显咸阳历史文化优势,咸阳市政协组织调研组,围绕“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西部名市丝路名都’亮丽名片”主题深入长武、彬州、乾县等地开展专题调研,查找问题短板,提出意见建议。

  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合力不足。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城市名片的打造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统筹谋划,需要宣传、规划、文旅、交通、公安、财税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共为。但从目前城市发展统筹规划研发不扎实、资源挖掘利用不充分、品牌打造特色元素不鲜明、宣传推介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等情况看,咸阳市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从全局上统筹谋划和推进落实的力度还不大,尚未形成各方协同、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是产业融合不深。单从旅游业来讲,A级景区偏少,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业态不够丰富,发展的层级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从文化旅游与教育、科技、体育、商贸等产业的融合度来看,产城一体、融合共进的发展理念还缺乏系统性、综合性规划的引领和重大项目的支撑,文化的品牌效应和深度影响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保障投入不力。文化活动、文艺创作、文物保护、阵地建设、设施配套、项目实施和宣传推介等,需要来自于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和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支持保障,而从市县两级工作推进的实际情况分析,投入不足、保障不力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基础性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比如,博物馆建设运行和作用发挥方面还存在着“经费有限、人才短缺、布局失衡”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尚未建成在全国有示范性和影响力的现代化的市级博物馆,与咸阳作为华夏文明实现大一统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发端地和秦文化的发源地,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著名文物大市”的地位不相适应。

  意见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结合咸阳发展实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为依托,增强文化自信、深挖资源禀赋,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

  (一)坚持统筹协调“大格局”,建机制、聚合力、抓落实。一是组建专门班子。在市级层面成立全市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文化旅游、教育、科技、体育、商贸、国土资源、交通、发改、财政、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把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纳入其中,探索建立“依资源布点、据效应连线、因发展组团”工作机制,形成“市级统筹、县区实施、市场运作、专业引领”发展格局。二是编制专业规划。编制咸阳市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及其实施详规,深入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推进国家、省级文化公园建设,推动汉唐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编制咸阳市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坚持“着眼长远编规划、抓谋划,围绕落地订计划、抓实施”,推动全市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走出新路子、实现新突破。三是出台专项政策。积极对接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相关文件,出台支持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清单和措施条目,建立专项扶持基金,强化企业孵化、招商引资和人才集聚措施,为打造一批融合发展的示范典型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二)坚持产业引领“大战略”,建项目、促融合、提能级。一是坚持大项目承载。把建设面向世界、全国一流的咸阳博物馆作为承载咸阳历史文化的重大文化项目提上日程,聘专家团队、抓项目策划、促立项实施,支持市域内各类博物馆齐头并进、全面发展,打造现代化、地标式并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咸阳“博物馆之城”。同时,配套实施咸阳美术馆等一批有承载性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咸阳走出全国、走向世界。二是坚持一体化打造。坚持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档升级为契机,重塑中山街等明清古文化街、名人故居,把安国寺、凤凰台、博物院、清渭楼和古渡廊桥、咸阳湖等进行专业化设计和一体化打造,构建集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餐饮等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遗存观光区、传统文化体验区和特色美食静享区,打造咸阳主城区5A级景区,提升城市文化承载力和发展软实力。三是坚持联动式推进。充分发挥西安都市圈的增长极作用,突出历史文化在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中的“源动力”作用,围绕汉唐帝陵文化带和北山绿色休闲康养带,加强设计规划,打破行政区划,以“十大文旅景区”建设提升为抓手,联动打造全域旅游“新地标”,打造历史文化游、红色文化游、乡村民俗游、山水风光游等经典旅游线路,培育“旅游+文博+教育”等个性化、专业化旅游新业态,把文博场馆开发成有品位、有体验的文旅产品,把旅游景区打造成有温度、有故事的文化载体。

  (三)坚持传承弘扬“大视野”,抓研究、重利用、强保障。一是深化专业研究。遴选高水平专家组建咸阳历史文化专业智库,坚持“政府主导项目化研究、民间为辅挖掘性研究”相结合,深入挖掘咸阳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加强汉唐帝陵、汉甘泉宫遗址、郑国渠遗址、秦直道遗址等大遗址的考古调查和科学研究,厘清中华文明历史发展脉络,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为产业融合、产城一体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二是“活化”历史文化。注重科技赋能,开发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产品,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亮”起来;探索非遗数字化保护、网络化传播、活态化传承,让非遗能“看得清”“听得见”“带得走”“学得来”,坚持深度挖掘传承,持续讲好咸阳故事,充分发挥历史智慧润今、文化传承育人的功能。三是“剧化”文艺创作。组织精干力量并邀请知名专家,创作推出反映历史文脉、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现实生活、讴歌奋斗精神的大型实景演出类文艺精品。可依托咸阳湖景区作为“剧场”,策划以秦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文明为题材的实景演出,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人民群众“民族大团结、祖国大一统”的爱国热忱。四是强化融资支持。组建咸阳文投集团、咸阳旅游集团,发挥咸阳城投集团作用,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为文化活动、文艺创作、品牌打造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挖掘 历史文化资源 城市 名片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