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激荡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2-07-15 15:39:43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夏日的神木一片绿意盎然,一个个美丽乡村光彩夺目。行走在宽敞的通村公路上,看房屋俨然,赏似锦繁花,听鸟鸣啾啾,微风吹过,远处飘来泥土的芬芳,田间劳作的人们都是幸福的模样,神木乡村胜江南。...

  夏日的神木一片绿意盎然,一个个美丽乡村光彩夺目。行走在宽敞的通村公路上,看房屋俨然,赏似锦繁花,听鸟鸣啾啾,微风吹过,远处飘来泥土的芬芳,田间劳作的人们都是幸福的模样,神木乡村胜江南。

  今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神木市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如何?如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近日,神木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深入中鸡镇纳林采当村、尔林兔镇袁家圪堵村、西沟街道四卜树村、沙峁镇石角塔村,实地视察了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并召开了座谈会,政协委员满怀热情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强力聚才留才,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要引进人才,更要留住人才,为乡村振兴聚集更多“人气”。

  委员张欣建议,建立乡土人才库和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采取“内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村干部综合素质;着力培育高素质农民,积极鼓励产业发展大户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邀请市县农林牧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实地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回馈机制、表彰机制,培养造就一批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委员刘宇璐建议,从土地流转、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创业扶持,吸引更多本土人才回归家乡创业。

  委员杨志强建议,要重视对返乡创业青年的政策扶持,引导青年返乡创业、抱团发展、集群创业,聚焦融资难、用地难、引才难、销售难等返乡创业者面临的“难点”问题,因地制宜制定政策举措,让人才留得住、能致富、有奔头。

  发展特色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垒”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

  委员张小红建议,聚焦高效农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特色农产品既能产得出、产得优,也能卖得出、卖得好,严防土地二次荒化,通过特色兴农、质量兴农让百姓富起来。

  “应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农畜产品,大力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农畜产品以及申请地理标志和商标注册。”委员刘玉磊建议,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宣传神木市特色产业以及全域旅游,邀请市长、镇长以及知名人士、网红等参与宣传推广,提升神木市农产品知名度。

  龙头企业带动,助力乡村发展“高质量”

  农业龙头企业是带动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火车头”,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神木市作为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县(市),具有涉煤企业众多的优势。委员任欢建议,应加快推动神木市涉煤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对涉煤企业加强科学引导、广泛动员,注重顶层设计, 并建立健全帮扶结果评价机制,实现村企双赢的目标。

  委员王襁建议,对神木市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科学发展,实行草畜平衡,降低企业投资成本风险,增加土地供给,保障重点龙头企业的畜牧养殖实现草畜平衡。将羊子、种牛、肉牛等畜牧品种,纳入畜牧保险范畴,给予同猪、鸡、奶牛一样的保险补贴政策,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委员高飞建议,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或产业链条关键企业,创新利益联接机制,探索联农、惠农、带农新模式,让各经营主体在产业链中找到自己合适位置,并围绕主导产业,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的方式,提升附加值和竞争力。

  盘活闲置土地,让撂荒地变成“致富田”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命根子,整治土地撂荒是关系到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问题。

  委员牛惠建议,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完善现有土地流转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综合经济效益。完善农业相关补贴政策和机制,并将撂荒的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规划,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强化乡村治理,让乡村有气质“增颜值”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

  “期待幸福乡村让城市居民更向往。”谈及如何在乡村治理上下功夫,委员赵志鹏建议,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要完善党建引领机制,激发村民自治热情;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全力推进健康乡村建设,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健全乡村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弘扬社会新风尚。

  委员何世高建议,应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乡村物流运输和旅游事业升级提速;推进“智慧乡村”建设,加大农村通讯基站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并提高电力等级,全面实施农网改造;强化绿化美化,改善村容村貌,加大村组周围种树力度,鼓励农村自行种植公益林,提升绿化覆盖率;推广较为成熟的村庄改厕模式,推广微生物降解处理技术,实现示范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

  加大惠农政策力度,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好势头”

  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产业,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稳步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应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探索多种渠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就进一步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委员龚增利建议,应进一步增加乡村资金投入,财政投入应重点下移农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支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争取建一块,成一块,用一块。围绕“牛、羊、小杂粮、中药材”区域特色产业,分别引进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带动引领发展。

  委员杜海斌建议,加强乡村振兴专业咨询机构建设,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向“三农”。进一步健全涉农投融资政策,切实解决农民、农业企业贷款难问题。建立完善农业保险政策,重点发展符合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需求的多层次、高保障农业保险产品与服务。

  农旅融合促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添活力”

  因地制宜深入发掘乡村的旅游潜力、旅游资源,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活力”。

  神木地处秦晋蒙三省交汇处,黄土文化、草原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委员刘宇明建议,将乡村振兴与神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挖掘本地有特色、有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周密部署,重点打造精品旅游产品,辐射带动周围乡村发展。

  三产融合发展,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近年来农业农村政策关注的重要课题,并连续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今年也不例外。

  委员王克军建议,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打造品牌和打通营销渠道。充分调动各类优质资源和利用各类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引进龙头企业,鼓励引导二产企业投资农业。要发展高科技设施农业、发展生物质燃料及大力发展畜牧业。红枣产业方面,增加红枣的附加价值,延长产业链,将红枣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饲料及肥料价值完全开发出来,带动沿黄农民受益。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从聚力脱贫攻坚到推进乡村振兴,在逐梦小康的新征程中,神木市政协将持续拿出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闯劲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拼劲,履职尽责、躬行不辍,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政协担当,为神木续写新时代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记者 许鹏 通讯员 韩艳艳)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神木市政协 乡村振兴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