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蒋维博)6月27日,铜川市政协邀请省市相关领域5位专家和政府相关单位、政协相关部门及部分政协委员围坐一起,就本届政协首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协商议题“建设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城市”展开座谈交流,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我插一句,铜川被纳入全省光电子产业‘追光计划’,这是个很大的事……”“我打断一下,铜川是陕西强腰战略的‘腰眼’,你们在大局中寻找突破……”“我补充一句,利用新媒体平台,讲好铜川转型发展故事,非常重要……”。座谈伊始,五位专家争相发言。
“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融入秦创原创新平台,大力引进科技项目、初创创新企业、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落户,帮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市场化推广,扶持企业发展,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上市,全面提升本地产业质量和价值。”省政协委员、陕西世纪华耀公司董事长刘振宇围绕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推进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独到见解。
围绕座谈会主题,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郭秦川认为,铜川要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发展大局,对标对表全省对外贸易逆差各大子项,做好“填空”题,突出发展“专、精、特、新”产业项目。他建议,第一,持续盘活土地,深耕土地资源要素使用效率;第二,依托国家战略,深度融入西安都市圈和关中城市群,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政策支持,推动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第三,做好传统产业的稳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定位的平衡问题。
对于“一示范四高地”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如何破题?交大特聘教授、横渠智库首席专家党天虎介绍了产业布局国际惯例。他说,一个地方的区域产业体系建设,必须包含先导产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配套产业四大核心要素。他建议,建设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城市,要优化产业布局,做强存量、做大增量、激活变量。特别是在打造生态文旅康养高地方面,要重新构建中医药在全球稀缺性优势,广泛吸纳国际药企先进技术,将铜川打造成为全省乃至西部首个知名中医药产业特色城市。
中西部城乡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吴建锋认为,铜川作为资源枯竭城市在转型过程中,要树立强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制定宏观产业转型规划,加强城市替代产业的选择和培育,积极推动和促进中心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努力营造资源型产业转型的良好环境。同时,加大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他建议,设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可持续发展基金,争取国家层面相应的税收优惠,降低资源型产业的退出壁垒。
结合铜川实际,中共铜川市委党校经济学副教授张瑞炜认为,铜川建设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城市,首先是要讲好铜川故事,即: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变化、新成就,突出排他性、唯一性、差异性、领先性特点,宣传好、推介好转型发展的亮点和成就。此外,重点围绕西北地区唯一拥有双国资品牌的董家河循环产业园,把“陕西制造 铜川配套”以及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大力培树园区承载体系的示范和典型。
专家们的发言赢得了参会人员阵阵掌声,多位委员不失时机抛出问题向专家提问、咨询,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络。
“格局大、言值高、干货多。”“有数据支撑,有现象分析,有对策建议。” 付国峰、赵博等多位委员表示,专家的解读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为他们精准建言开阔了视野,提供了思路启发和路径指引。
记者了解到,在铜川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着力打造“一示范四高地”奋斗目标后,铜川市政协就将“建设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城市”列为本届政协首个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议题,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及时组织委员赴外学经验、市内深调研,此次又邀请专家做议题解读,扎实做足会前“功课”,确保首次专题议政会议资政建言质量取得实效。
编辑: 穆小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