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文化资源 赋能乡村振兴——洋县政协专题协商乡村文化振兴小记

2022-06-15 16:49:10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在乡村振兴五大目标中,文化振兴处于重要一环,内涵深刻,外延更加宽广”“洋县非遗传承和文化底蕴根深流长,要全面整合朱鹮文化、蔡伦纸文化等一系列特色元素,为乡村振兴赋能助跑”……...

  □ 记者 谢昊天 通讯员 靳深 段国芳

  “在乡村振兴五大目标中,文化振兴处于重要一环,内涵深刻,外延更加宽广”“洋县非遗传承和文化底蕴根深流长,要全面整合朱鹮文化、蔡伦纸文化等一系列特色元素,为乡村振兴赋能助跑”……

  近日,洋县政协召开十四届二次常委会议,围绕乡村文化振兴进行专题议政,委员们围绕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建立乡土文化人才库、打造红色名片等建真言、献良策。

  如何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是洋县政协持续关注并致力解决的一个课题。县政协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召开专题议政常委会,就乡村文化振兴汇聚金点子、拿出真办法。

  黄红娟委员说:“当前,洋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文化产业严重滞后等问题。”她建议,要摸清地域传统文化家底,打造皮影、汉调桄桄、端公戏等文化互动交流项目,提升乡村文化体验感。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以文明提升工程为统揽,以文明村镇创建为引领,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文明实践所为载体,移风易俗,厚植道德沃土。要丰富文化建设内涵,擦亮革命老区、张富清故居等红色名片,讲好朱鹮故事、古洋州新故事,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乡村振兴首先要办好乡村教育,学校是乡村文化的活跃地方。”来自教育界别的韩静委员建议,要注重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发挥乡村学校文化辐射作用,深度挖掘文化积淀,编写乡土文化教材。要充分利用乡村少年宫平台,定期开展民俗活动表演,并向村民开放,鼓励退休教师和乡贤参与到文化振兴中来。

  提起乡村文化振兴,长期从事民俗文化研究的翟群涛委员深有体会。他认为,应当着眼于洋县非遗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实际,创建文化品牌共同体,优化组合,补齐短板,赋予乡村文化新时代内核,以民风民俗分区位重新定位,吸收民间资本参与,打造多个洋县版的“袁家村”,加速文化资源“变现”。

  “洋县东韩村清末民宅群落,集中连片,分布有序,建筑特色鲜明,家训家风牌匾遗存较多,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翟群涛说,可以整合该村的锣鼓、祭祖、丧葬、社火、说唱等固有文化项目,建立民宅民俗风情园,既能教化村民,留住根和乡愁,又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实现文旅融合进而脱贫增收。

  赵宏一委员说,要想让文化振兴成为乡村振兴“加速器”,应抓住三个关键点,一是乡村文化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宣传正能量,坚决反对低俗迷信;二是建立乡土文化人才库和文化品牌,增强文化竞争软实力;三是借助一些活跃的自媒体平台,推出更多“蓝蓝小院”“奋青小院”“心灵驿站”,扶植一批文化创收产业项目,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致富。

  “洋县最大的资源禀赋就是青山绿水,要用好朱鹮文化、张富清故居、华阳景区、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等文化遗存,为乡村振兴加油提速。”王亚玲委员激动地说。

  洋县政协主席路建侠表示,要用好用足现有乡村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乡村大舞台、健身广场等文化阵地综合效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乡村文化振兴队伍建设,大力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推出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以乡村文化振兴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洋县 政协 乡村振兴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