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国之大者”守护好秦岭绿水青山——六省一市政协环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会综述

2022-06-13 08:58:43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山川逶迤,气势磅礴,秦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 记者 赵婧

  山川逶迤,气势磅礴,秦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持续推动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6月9日,由全国政协指导、陕西省政协主办的六省一市政协环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会在陕西西安举行。会上,青海、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六省一市政协决定建立协商联动机制,从政协角度选取需要加强跨区域合作的议题,通过调研报告、专题报告、联名提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为推进环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事关秦岭地区省市发展,事关全国生态环境大局。

  广义的秦岭包括秦岭、巴山、西倾山及岷山的一部分,全长约1600公里,覆盖青、甘、陕、豫、鄂、川、渝六省一市,辐射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五大城市群,是中华大地一山(秦岭)两水(长江、黄河)核心生态圈的枢纽。但由于涉秦岭七省市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等存在差异,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发展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的问题十分突出。

  去年全国两会上,马中平等10名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推进秦岭生态保护和环秦岭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建议推动秦岭生态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将构建环秦岭经济圈作为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这件提案被全国政协遴选为年度重点提案,同年5月和9月,全国政协在甘肃、陕西两省开展督办调研。

  同年10月,全国政协办公厅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交了《关于推进秦岭生态保护和环秦岭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其中一条重要建议就是推动六省一市政协建立联动机制,从政协角度选取需要加强跨区域合作的议题,积极开展协商议政活动,充分汇聚智慧、凝聚共识,形成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供有关地区和部门参阅,共同助力秦岭地区的保护与发展。

  会上,六省一市政协聚焦环秦岭地区体制机制建立、水资源补偿、污水防治、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等工作,结合各自省情实际,直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秦岭的主体在陕西,东连豫鄂,西接甘陇,南望巴蜀,北瞰关中,在陕西境内蜿蜒于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安康、商洛6个市。近年来,我省修订了《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编制了《陕西省秦岭水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等8个省级专项规划,形成全省秦岭保护“1+N”规划体系,秦岭生态环境及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会上,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魏增军建议,建立国家层面大秦岭区域体制机制,编制大秦岭中央水塔保护规划,加大大秦岭水土保持支持力度,建立以“秦岭生态保护—南水北调发展基金”为主导的跨省补偿机制,加快大秦岭水资源利用工程建设,加强对大秦岭地区全方位研究。

  秦岭在陕、豫交界处分三支延伸进入河南,像一把巨大的芭蕉扇,伸展、铺开在豫西南的大地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霍金花表示,近年来,河南省聚焦水污染防治、育林造林、水土保持等重点领域,实施污水处理厂扩改建、河道综合治理、湿地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项目建设,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她建议,统筹推进秦岭地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建立上下游协同治理机制,加大对丹江口水源区生态补偿力度,进一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将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投资范围,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秦岭是湖北西北部地区的“靠山”,这片区域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多年来,湖北省把保护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作为第一政治任务,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保护协作体制机制,丹江口库区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水体质量持续向好。结合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实际情况,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周先旺建议,对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应逐年提高生态补偿,将秦巴山区生态修复项目纳入国家重点项目库,加快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充分运用六省一市政协协商联动机制从国家层面争取政策支持。

  重庆城口、巫溪、巫山地处秦岭南麓大巴山区,是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重要生态屏障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重要水源涵养地。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屈谦表示,近年来,重庆市编制总体规划,部署渝东北大巴山区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9平方公里,推动任河、大宁河等区域河流环境持续改善。他建议,加快启动战略平台和生态经济圈建设,推动完善秦岭地区生态保护顶层设计,全力搭建跨省市高层次会商协作平台,加大秦岭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资金投入,将城口县纳入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范围。

  巍峨秦岭成就了四川“天府之国”的美誉,其南麓嘉陵江流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近年来,四川省围绕区域水资源保护,积极开展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补短、河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不达标水体整治,确保嘉陵江、渠水两大流域水质优良。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钟勉建议,依据区域发展定位、资源禀赋及总体规划,向国家争取统一制定环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模式,由国家部委牵头,推进嘉陵江全流域立法;协商探索建立川渝陕甘嘉陵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甘肃涉秦岭地区分属长江流域的嘉陵江水系、汉江水系和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尚勋武表示,近年来,甘肃省持续抓好区域生态修复治理和环境改善,秦岭地区16县(区)2017年-2021年累计完成造林约308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11万平方公里。他建议,研究制定秦岭水资源保护、水功能规划、山洪灾害防治等专项规划;加快甘肃省白龙江引调水工程立项和实施进程,尽早解决庆阳、平凉及陕西延安等革命老区955万人口水资源短缺问题;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建设,设立秦岭生态保护专项资金。

  湟水流域横跨青、甘两省,是兰西城市群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青海省持续实施“湟水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等系列重大生态工程,湟水流域主要干支流监测断面均达到水环境功能目标,湟水出境断面稳定达到国家考核目标。青海省政协副主席张文魁建议,支持引黄济宁工程立项,提高湟水河支流生态流量保障;推动建立环秦岭地区水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探索水生态补偿的渠道和方式;构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强化区域协作,推动共保共治。

  大秦岭在陕西是“陕南”,在河南是“豫西”,在湖北是“鄂西北”,在重庆是“渝北”,在四川是“川北”,在甘肃是“陇南、甘南”,在青海是“河东”。保护好大秦岭中央水塔是“国之大者”,是六省一市共同的责任。会上,大家一致同意建立六省一市政协环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联动机制,牢记“国之大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守护好秦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让秦岭的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更为坚实、更为可靠、更为优质的生态环境。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秦岭 生态安全 屏障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