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履职方式方法 切实提高履职质效
——省政协各市政协主席座谈会发言摘编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中共延安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市政协党组传达汇报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市县两级全部召开党委政协工作会议,推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走深走实。举办政协委员(干部)培训班,邀请全国政协理论专家、中央党校教授,围绕学习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专题授课。中央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出台后,市委在充分吸收现有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推动解决“两个薄弱”。一是调整优化政协机构编制。市、县两级党委大力支持政协调整优化机构编制工作,政协主席、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各工作机构主任和驻会常委实行编制单列。二是加强政协党组领导班子建设。市委统战部部长兼任市政协党组副书记,13个县(市、区)政协已有8个县区统战部部长兼任政协党组副书记。三是协调支持县区政协充实工作力量。召开市县政协推动解决“两个薄弱”问题调研座谈会,县区换届之前未设秘书长的4个县区政协已增设配备秘书长,支持县区政协基本解决“一人委”问题。
(三)党建引领政协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健全学习制度,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邀请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革命纪念馆专家教授,定期为政协党组讲党课、做辅导,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二是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以党支部为单位,扎实开展专题学习教育,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组织党员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三是落实政治过硬要求。130名党员委员全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择优确定界别活动小组、全体会和常委会小组讨论第一召集人,实现第一召集人党员委员全覆盖,引导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增强政治共同体意识。
针对解决“两个薄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化组织机构设置。建议市政协设立4个副秘书长(其中1名非党专职副秘书长),副县级实职编制单列;参照全国政协和省政协机构设置,增设市政协农业农村工作专委会,增加农业农村科、侨务外事科,解决省市政协机构设置不对等、联动协商衔接不顺畅等问题;设立市政协信息中心,强化信息宣传和智慧政协建设;各专委会综合办公室增设一名副主任编制,解决“一室一人”、编制不足和人员老化等问题;增加文史馆编制,达到全省政协系统中等水平。
(二)充实基层政协力量。增加县区专委会数量,每县区设置6个以上专委会;统一县区政协专委会名称,副科级实职编制单列;设立存史资政专门机构(比如文史馆),设立研究室,加强政协理论研究;县区专委会设立副主任和专委办公室。
(三)促进政协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议省政协规范政协调研视察、协商议政等工作规则,指导建立政协协商成果办理反馈及跟踪问效工作机制,每年对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情况进行评优考核,着力解决协商成果转化落实问题。政协机关深度参与委员推选工作,严把委员入口关,切实提高委员专业化水平。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