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产道路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生产道路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推手。
近年来,榆林市农村生产道路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生产靠肩挑背驮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
“由于榆林南部山区沟峁梁渠纵横,地面非常破碎,生产道路大都是土路,没有排洪设施,加之土质疏松,抗险能力差,时常出现道路水毁受阻难以通行,每年要多次养护的情况。”榆林市政协委员、榆林厚德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夜冈表示,随着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群众自筹能力越来越弱,加之农村集体缺乏收入渠道,养护资金短缺成为农村生产道路养护工作滞后的关键因素。
为确保农村生产道路得到及时维护,王夜冈委员建议,榆林市设立农村生产道路维护基金,固定拨款。按照政府相关部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县道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维护,乡村道路由乡(镇)人民政府及村民委员会负责维护。
其次,按照规范来源、足额安排、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确保效益、接受监督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农村生产道路维护资金的使用管理制度,进而规范农村生产道路维护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做到专款专用,让维护资金发挥应有作用。(记者 许鹏)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