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是回归育人初心和教育规律,是解决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措施。“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于营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
“‘双减’政策实施半年来,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推动落实,取得初步成效。虽然课外培训机构得到规范,课后服务普遍推广,教育生态趋向优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正在召开的榆林市两会上,榆林市政协委员、榆林智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生岗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双减”政策下的家庭教育上。他指出,目前榆林市的家庭教育刚刚开始实施,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家长对双减政策理解不到位;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产生严重焦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没有有效衔接,互不交融;部分家长有家庭教育意识但是社会资源匮乏,没有落地实操。
面对家长们的困扰,李生岗委员建议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好“双减”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工作,讲清楚“双减”政策的重要意义和要达到的目标,让更多的家长理解孩子的未来幸福需要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消除焦躁和顾虑,使“双减”政策真正深入人心,从而减轻家长的焦虑。二是由学校引用更加专业、先进的课后服务管理系统,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三是坚持社会是教育的大环境的理念,发挥各方资源力量,为学生开拓视野、全面发展、实践锻炼提供重要平台。(记者 许鹏)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