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则鱼悦 城强则贾兴” ——铜川市政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民主监督调研侧记

2021-12-01 14:28:42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鲜明标签和先决条件,是推动实现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作。...

  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蒋维博)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鲜明标签和先决条件,是推动实现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作。11月24日至25日,铜川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在全市开展“提升营商环境,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专题民主监督调研活动,以政协力量推动营商环境再上台阶。

  事实上,聚焦营商环境“痛点”和“堵点”问题开展调研协商和民主监督,是铜川市政协近三年来监督式协商重要议题之一。据铜川市政协经科委主任赵官龙介绍,2019年,市政协组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三级政协联动专题民主监督调研,去年又召开营商环境专题双月协商座谈会,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政务服务、营造良好金融环境等方面形成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20余条,供政府部门改进提高。

  此次调研通过“回头看”,重点监督2019年、2020年市政协民主监督调研营商环境工作发现问题及对策建议落实情况,一边实地考察,总结经验,一边座谈交流,深挖问题,再次为优化营商环境把脉问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

  聚焦痛点堵点 听取企业家心声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详细了解市区县政务服务中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系列政策文件落实情况以及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倾听一线最真实的声音,凝聚改革的共识。

  “‘放管服’政策极大地减少了审批时间”“政府帮忙跑腿,办证更加快捷”“‘办不成事’兜底窗口很贴心”……今年以来,铜川市出台《铜川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全市深化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开展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1+18”攻坚行动,全市大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的效果得到了企业负责人的一致肯定。

  不唯是听成绩亮点,重在倾听企业家心声,发现问题,查遗补缺。“水质的好坏鱼先知道,花的芬芳蜜蜂先知道,营商环境好坏你们有切身体会。还有哪些事情不好办,哪些事情办起来费事费力?请你们畅所欲言。” 带队调研的市政协副主席成登鹏诚挚的向企业家征询意见建议。

  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部分企业负责人反映优惠政策宣传不到位、兑付不及时,重审批、轻监管,“信息孤岛”现象,法治环境公平公正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群众办事的烦心事、企业投资经营的“痛点”、政务服务的“堵点”还有不少。

  在交流探讨中,调研组召开了4次座谈会,详细询问了30位企业负责人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他们对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精准发力提建议 助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

  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调研中,调研组与各市发展改革委(营商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遮掩,开诚布公探讨。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市政协委员、王益区商务局姚咪娜坦言因为工作原因,平时与企业家打交道最多,深知营商环境对培育企业的重要性。“优惠政策不能像‘大饼’高高挂在空中,兑付单位一定要守信守诺,坚决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她说。

  面对金融投资行业企业注册变更难问题,任晓龙委员建议,实施投资教育进社区的基础上,对金融类企业分类管理,放开事前注册、严格事中控制、加大事后处罚。

  对于“信息孤岛”现象,马彦江委员建议,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通过进一步优化流程倒逼政务服务部门协同联动,简化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倒逼推进政务服务的协同化、便捷化和智能化,力促“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

  “优化营商环境,人情味不可少。”市政协委员唐孝标说,唐孝标是福建人,来铜投资兴业16年,且以商招商,对铜川经济社会做出积极贡献,铜川也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因为在铜川的积极贡献,最近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现身说法,“这么多年我一直在铜川发展,这就是铜川营商环境最好例证,企业家要和政府部门做朋友,建立清亲政商关系。”

  市政协委员,省、市两级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肖承才也是一位企业家,他认为,“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不应仅仅优在各种政策的优惠,更应优在政策的落地,优在有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营商法治环境。”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今年以来,铜川市探索推行人才服务“一企一策一专班”工作机制、金融顾问制度、知识产权激励政策等一系列创新做法。税务、财政、金融、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建立有效机制,率先在全省成立“退役军人涉税事项服务站”,全市企业知识产权专利授权量增幅全省第一,“政采贷”投放规模全省第一;市场主体同比增长32.69%,增幅居全省前列。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铜川市政协 营商环境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