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如何做好政协工作?听地方政协“一把手”分享经验

2021-10-11 19:43:34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10月11日,全省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主会场设在省政协机关,各市县(区)设立分会场。...

  10月11日,全省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主会场设在省政协机关,各市县(区)设立分会场。铜川市等9个市县(区)政协和省政协教育科技委员会分别围绕推动协商提质增效、做精做实提案工作、解决“两个薄弱”、深化“双走进”、做好政协文史工作等作交流发言。

会议发言汇编

  聚焦“准专深实优”

  着力促进协商建言高质量

  (资料照片)

  铜川市政协主席 刘印生

  协商是政协的主责主业,高质量是协商建言的关键。近年来,铜川市政协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准专深实优”下功夫,以协商建言的高质量助推铜川高质量发展。

  聚焦“准”字选好题。一是把准方向。紧扣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围绕转型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安排协商议题19个,确保履职方向始终与党政中心工作保持一致。二是精准选题。坚持党委命题、政府出题、主席会议点题、社会各界征题等方式征集,专委会初选、秘书长办公会讨论、主席会审议、市委审定的程序确定议题,确保选题精准。三是选准形式。灵活采取跨年度连续跟踪、重点协商转民主监督、视察监督协商成果等形式,拓展履职深度。如连续3年将优化营商环境、小区物业管理问题列为专题协商或民主监督议题;今年就2020年“教师职薪绩效改革”双月协商成果开展视察监督。

  聚焦“专”字集智慧。一是组建专业队伍。吸收党政部门、高校、医院、研究所、艺术馆等领域党政干部、专家学者30人建立政协智库,将其按专业特长分至各专委会进行管理。开展协商议政活动,均邀请1-2名界别群众、党政部门专业人员、政协机关干部与政协委员、智库成员共同组建调研视察组,一起调研、共商对策。二是力求专业建议。调研考察结束后,召集调研组全体成员、相关领域专家和专业人才,对委员意见建议进行“综合会诊”,多维度扫描问题,多角度审视建议,确保形成最佳“政协方案”。

  聚焦“深”字搞调研。一是前期深学习。组织调研组成员提前开展网上学习、专题培训,邀请部门通报工作,帮助了解国家政策、学习各地经验、熟悉铜川市情,做好调研准备。二是市内深调研。以更加广泛、深度的调研,摸准实情、找准症结。如双月协商“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薪绩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各类调研16场次,与300多名各级干部、校长、教师代表座谈交流,为了解情况、找实问题奠定基础。三是赴外省考察。带着市内调研发现的问题,精选2-3个外省地市进行考察学习,与党政部门、政协组织座谈交流听经验,深入实地看做法,学到了“真金白银”。

  聚焦“实”字出成果。一是协商过程实。把协商贯穿调研、视察、会议全过程,会后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协商报告,做到协商无处不在、建言贯穿始终。二是意见建议实。每次协商都提前确定3-5个重点发言方向,由业务精通、参政能力强的委员牵头起草发言材料。经调研组会议研究、专委会把关、主席会议审定,几上几下精心打磨,确保意见建议实实在在。三是成果转化实。完善党政领导批示反馈、跟踪落实机制,努力改变“建议止于批示”履职模式。如市委、市政府采纳委员建议,为新区一次性调整教师编制500名、改造学校11所,投入1.1亿元落实教师工资补差、提高试点学校教师工资。市委书记、市长对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协商成果“一事双批”,还开会专题研究落实委员建议。

  聚焦“优”字强保障。一是优能力。邀请市委书记到政协作专题辅导,赴浙大、厦大等地举办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依托专委会常态化开展政协业务专题培训,两年举办培训班20余期、培训1000余人次;争取市委支持,增设市政协委员建言资政服务中心,增加10名事业编制,委员协商建言能力和机关干部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二是优平台。搭建“结亲戚”、委员工作室、“微协商”等平台,畅通了委员了解社情民意、掌握一线情况的渠道。三是优制度。出台提高协商议政质量意见、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评价办法等,为高质量协商建言提供制度保障。

  探索协商新模式

  构建协商议政新格局

  (资料照片)

  渭南市政协主席 陈俊哲

  去年以来,渭南市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协商新模式,努力构建协商新格局,更好实现政协系统与党委政府系统良性互动,着力促进政协协商优势向社会治理效能转化。

  一、全委会协商聚焦“国之大者”,服务“中心大局”。全委会协商的是“国是”,是政协最高层次协商。我们聚焦“国之大者”,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问题,组织委员畅所欲言,广聚良策、广聚共识,助推实现高质量发展。搭建大会协商、界别小组协商、联组小组协商、提案审查交办协商等平台,服务多层次、多领域协商。紧扣大会主题,印发协商讨论、大会发言、委员提案参考提纲,适度组织调研,依托党派、界别、专委会做好协商准备。把大会发言调整到开幕式之后,让委员直接“对话”书记、市长和部门负责人,提升协商影响。今年全委会期间,市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与委员“零距离”协商农业经济界别关于果业发展和营商环境的大会发言中反映的问题建议。会后,发言转为主要领导领衔督办的一号二号提案,列入主席会议协商计划。协商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书记批示,一篇被省政协评为优秀调研报告。

  二、专题会议协商紧扣“堵点”“难点”“痛点”,当好“参谋助手”。专题会议协商的是“要事”,是专业化协商。着力于当好参谋助手,紧盯全市“一市两区三地”建设和“十项重点工作”,瞄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问题,发挥专业特长、集中专业优势,使各类专题协商互为补充,形成协商集群效应,协助党委政府通“堵点”、破“难点”、消“痛点”,努力把政协智力优势转化为推动全市跨越式发展的实招、良策。确定每季度一次常委会协商、每两月一次主席会议协商、每月一次月度协商的议政模式,请市委“点题”、政府“交题”、委员“荐题”、群众“征题”,提高协商贴近度、精准度。不断拓展协商深度,完善领导领衔、专委会组织、部门和委员参加、专家和群众代表参与的协商机制,开展域内外调研协商、界别协商、市县联动协商,坚持不调研不协商、报告不成熟不提交,想方设法把情况摸透、问题找准、建议提实。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协商中,对职院等单位反映的问题进行二次调研,形成主席会议建议案,所提建议被政府采纳。建立协商意见建议转化督办机制,跟踪督查、上门督办。针对《关于加快实施华山风景名胜区门票、车票、索道票票务系统整合的建议》,主动联系沟通,省文化旅游厅认真办理、及时回复,华山“一票通”问题得到解决。

  三、委员工作室协商倾力“实事好事”,解决“急难愁盼”。以委员工作室为平台开展协商,着眼“微事”,是“接地气”的协商,也是聚力打造“渭事微协商”平台的鼎力之作。我们依托专门委员会建立40个委员工作室,开展“六有”工作室创建。聚焦老百姓的急事、难事、愁事和渴望解决的事情,突出结果导向,以委员工作室为载体,小事简议、急事快议,开展靶向协商,协助党委政府把“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不断完善机制,把“微协商”列入“创争出”考评考核。今年以来,组织“微协商”70余次,张晓玲委员工作室协调推动职能部门筹集资金100余万元改造饮水管网,解决盈田居民吃水问题,蒲城县委员工作室调研撰写的《医保政策引发的“看病贵”应重视》获副省长批示。“微协商”让群众听到了政协“声音”,看到了政协“身影”,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温暖”。

  抓好“四个”环节

  提高协商建言实效

  (资料照片)

  榆林市政协主席 刘春桥

  近年来,榆林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文件精神,注重抓好精准选题、平台搭建、协商闭环、成果落实“四个”环节,高质量开展协商活动,较好地发挥了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一、抓好精准选题环节。始终坚持把党政所思、群众所盼、政协所能作为政协协商选题的总体要求,以选题精准、调研深入、建议可行为目标,精准确定协商议题,每年确定各类协商议题40个以上。在制定年度协商计划时,一方面,征求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每位成员的意见,将他们提出的协商议题纳入年度计划草案;另一方面,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结合政协委员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再确定一部分协商议题。综合后报请市委主要领导审阅,最后以市委办公室文件印发实施。通过“政协选题、党委审题”的形式,确保政协协商课题与市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合力合拍。

  二、抓好平台搭建环节。除了坚持好常委会专题议政协商、调研视察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界别协商等多种协商形式外,我们创新“请你来协商”平台,组织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群众代表和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开放式协商平台。例如,我们围绕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组织委员、记者在市区校园周边多点调研采访、录制专题片,在榆林电视台《法制经纬》栏目播出3期,收到并整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20余条。在此基础上,邀请市政府分管领导、相关部门、群众代表协商座谈,明确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有关问题,受到群众广泛好评。同时,积极探索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去年以来,我们以推动基层协商为目的,在街道、社区、企业创建了文化创意、社会公益、红色教育、法律服务等不同特色的委员工作室,广泛开展“微协商”。目前,已开展各类“微协商”活动30余次,通过市政协向有关领导、部门单位提出意见建议40余条,实现了政协协商同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结合。

  三、抓好协商闭合环节。凡重点协商议题,注重抓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跟踪协商,形成闭环。在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前,通过组织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泛开展调研协商;决策中,提交有关书面建言材料,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决策实施后,继续组织力量跟踪监督协商,助力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例如,针对榆林市生态环境治理,事前,组织力量深入调研,召开了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形成了建言材料,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参阅;事中,市委主要领导审阅建言材料后,责成市政协代市委草拟《榆林市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决定》,并经市委四届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事后,我们又紧扣文件的贯彻落实,多次开展视察协商活动,形成了协商建言闭环。

  四、抓好成果落实环节。对协商建议中涉及的一些重点难点,坚持紧盯问题、多措并举、跟踪问效。例如,近年来,过敏性鼻炎防治是群众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通过综合运用专题协商座谈会、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市级领导督办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持续跟踪督办,推动协商成果落实。目前,市委、市政府已将这一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采取设立动态监测网点、设置临床专科治疗门诊、将过敏性鼻炎纳入医保目录范围等措施,形成“组合拳”,合力化解过敏性鼻炎防治问题,有效地回应了群众的意愿和诉求。

  做精做实提案工作

  提升专门协商机构效能

  (资料照片)

  汉中市政协主席 严维佳

  汉中市政协以提案为抓手,突出“提”“商”“办”“服”四字诀,开展提案质量“提升年”和“深化年”活动,推动提案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促进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更好发挥。

  一、筑基础,注重“提”的质量。抓引导准聚焦。坚持关口前移、提早介入,公开征集线索,提前印发引导目录和选题参考,给委员定方向、划重点、出题目、交任务,促进提案靶向发力,建言资政更加精准。严把关优质量。规范“初、复、终”三审环节,用好“补、并、转”三种办法,对有价值但深度不够的要求及时补充完善,对反映同类问题的分类整理、协商并案,对暂无条件办理的及时转为社情民意信息等供党政参阅,杜绝“照顾案”“凑数案”,近两年提案立案率稳定在75%左右,实现了“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做精品树亮点。通过“命题+选题”方式,围绕大事要事做实调研,发扬工匠精神将集体提案、联名提案打造成精品,形成参政议政品牌效应。譬如《关于做实区域特色品牌 推动“医养在汉中”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促进市政府出台了《汉中市医养结合机构行业标准》,有力助推了“医养在汉中”战略落地。

  二、搭平台,构建“商”的环境。坚持“面复”协商。落实办前、办中、办后“三见面”,通过现场走访与线上交流相结合,帮助提案人与承办单位互通提案意图和办理思路,及时修正偏差,促进了提办双方充分沟通、良性互动。加强“会诊”协商。对于工作相连、业务交叉、涉及多个部门的综合性提案,搭建集中协商平台。两年来,通过部门联动、现场会商形式,召集有关职能部门与提案人沟通交流400人次,凝聚了提案办理协商“最大公约数”。深化视察协商。先后组织党派团体、界别委员深入承办单位,开展带案视察和座谈交流30余场次,共商解决办法、评议办理成效,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扩大办理参与面和协商面,形成了提案工作整体合力。

  三、抓督促,突出“办”的实效。领导领衔督办。深化市级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机制,今年20位市级领导挂帅上阵、实地调研,领衔督办29件重点提案,高位协调解决堵点难点,形成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示范效应。联合检查督办。健全完善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联合督办机制,建立台账、全程督导,及时反馈、沟通问题,协助承办单位登门走访、面对面协商,促进“办理满意”与“落实满意”双达标。评议问效督办。创新建立提案办理“回头看”督导机制,去年年底市政协领导带队对26个重点承办单位进行民主评议和督查问效,根据落实情况建立“ABC”三类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构建工作“闭环”,19件提案由B类“晋升”A类,109件提案得以明确办理时限承诺。

  四、强保障,提升“服”的水平。注重制度领航。出台了《关于提高提案质量的实施意见》《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评价办法》,修订细化了《优秀提案、先进承办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法》,整理印发了《提案工作制度汇编》,使提案工作有章可循、更加规范。完善信息平台。加强提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升级完善网上提案办理系统,方便委员及时提交提案,实时跟踪办理进度,公开办理结果接受监督,工作流程更加透明、办理效能持续提升。扩大宣传激励。办好《提案跟踪》专刊,邀请媒体跟踪报道提案办理全过程,宣传办理成效和委员履职风采,同时加大奖补力度,对优秀提案单位和个人分别补助调研经费2000元至5000元,对提案办理先进个人奖励800元,今年年初向9个提案单位和39名个人兑现10万元奖补资金,提案工作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了专门协商机构的一张鲜亮名片。

  聚力“五个重点”

  提升协商质效

  (资料照片)

  商洛市政协主席 高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为政协履职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商洛市政协坚持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职全过程,聚力“五个重点”,推动协商高效开展。

  一、坚持“六个结合”抓学习,让协商民主聚焦中心。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也是协商民主保持正确方向的基础前提。我们采取“集体学习+专题研讨”“履职培训+现场教学”“线上读书群+线下自主学习”“委员读书班+主题培训”相融合的方式,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与学习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中央40号文件、党史学习教育、省委和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等“六个结合”,推动协商围绕党政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议题开展,确保协商聚焦中心不偏航、不走样。

  二、创新“六种形式”显特色,让协商民主丰富多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丰富协商形式,拓宽政协协商参与面,扩大界别群众工作覆盖面。我们通过党政点题、委员征题、部门商题、群众荐题等方式,精选“小切口、大切面”的议题,每年至少安排17次专题协商,保证协商频次。在坚持常委会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等形式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党委政府和党派团体联动协商、集中视察主题协商、“政协·院校”合作协商、重点提案督办协商、远程网络议政协商、委员工作室“微协商”等“六种形式”,构建起宽领域、多层次、常态化协商议政新格局,使协商活动更具灵活性、多样化和吸引力。

  三、拓展“六个渠道”搭平台,让协商民主活跃顺畅。中央40号文件强调,市县政协主要工作方式是搭台。我们聚力搭建“六大平台”,成立市县经济协作联谊会,为2070名委员参与家乡建设搭建桥梁纽带;成立市县各界爱心济困协会,为服务大局提供凝聚爱心的家园;成立“政协·院校”合作协商交流中心,3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调研协商,为提升协商质量提供人才支撑;成立委员建言献策服务中心,为强化协商跟踪服务注入新动能;首批选聘26名资政员组建应用型智库,为提升协商质效提供智力支持;建成48个市县委员工作室,让委员议政有舞台,形成了多渠道、广覆盖的协商议政新体系。

  四、落实“六项举措”促转化,让协商民主富有成效。汪洋主席指出,要把提质增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意见建议站得住脚、落得了地。我们探索建立协商成果“六个一”转化落实机制,即每年对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情况评优考核一次、对重点协商成果面对面交办落实一次、对重要协商成果落实情况在媒体上公布一次、将上年度重点协商议题转化为下年度民主监督议题一次、承办单位向政协书面反馈汇报一次、在政协全会上表彰通报一次,压茬推进,拓展履职深度,推动协商从“提出了多少建议”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

  五、明确“六项要求”强管理,让协商民主推进有力。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身处协商民主建设第一线。我们将332名市政协委员全部编入7个专委会,将132名党员委员全部编入7个专委会党支部,实现“两个全覆盖”。落实委员履职“六个一”要求,即每年至少提出一件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信息、参加一次视察调研、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提交一份述职简报、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强化委员思想和行动自觉。实行年度履职考核积分制,与年度优秀委员评选、委员连任提名挂钩,推动委员履职制度化,为协商民主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找准解决“两个薄弱”的路径方法

  不断推进市县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资料照片)

  韩城市政协党组书记 刘革

  近年来,韩城市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把争取党委重视、增强工作力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作为解决“两个薄弱”问题的关键点、突破点和着力点,有效提升了政协工作整体水平和质量。

  一、争取党委重视,抓住解决“两个薄弱”问题的关键点。在破解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难题方面,我们重点抓好“两件事”。一是利用市委常委会会议等平台,就“两个薄弱”问题经常性向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汇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亲自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二是协助市委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加强专门委员会工作力量配备和政协机关干部的提拔交流使用等刚性要求,为解决“两个薄弱”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坚持多管齐下,找准加强工作力量配备的突破点。一是积极向市委提出成立委员工作委员会、研究室两个机构及增加事业编制的申请后,均得到批复。专委会主任、副主任作了相应配备并增加了8个人员编制,每个专委会组成人员8-10人,政协专委会“一人委”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目前,我市政协的组织架构为“一办五委一室”,在职干部职工47人,政协工作力量得到了极大充实。二是坚持“特色建室,服务兴室”的理念,成立了4个委员工作室,出台了委员工作室实施办法,明确了“八个有”的设立条件(即:有固定工作场所、有工作室标识牌、有牵头人、有委员基本信息、有工作内容、有工作时间、有工作制度、有规范的工作记录)。同时,建立了“六个一”年度考核制度(即:开展一次宣讲活动、组织一次专题调研活动、至少提一条社情民意信息、为群众办一件好事、提交一件高质量提案、提供一篇文史资料),由委员工作委员会负责考核工作,压紧压实工作室及委员责任。三是组建了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成立了一支由700余人组成的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和14个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站,及时准确反映群众的愿望诉求。

  三、聚焦协商主业,把握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着力点。一是进一步落实市政协会同党委、政府共同制定实施年度重点协商计划工作机制,围绕市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问题,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确定8-10个议题组织开展协商。今年我们增加了协商密度,确定了30个协商议题,为助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聚智献策。二是各专门委员会每年都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确定2-3个议题,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与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对口协商。如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农村污水处理、打造全运韩城等对口协商活动,都收到了良好实效。坚持每年开展三次界别协商活动,组织委员深入镇村、社区,察民情、汇民意、纾民困。今年确定了围绕商贸物流业发展、乡村振兴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开展三次界别协商活动。三是积极探索开展切口小、方式活、见效快的“微协商”,把协商阵地前移到议题发生地,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先后就“西延桥噪声扰民、占道经营”“交通事故易发路段架设天桥”等焦点问题,组织委员及群众代表与相关部门现场开展了6次“微协商”并进行联合整治,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社会反响良好。

  搭建群众身边“小平台”

  做好基层协商民主“大文章”

  (资料照片)

  西安市灞桥区政协主席 韩孝民

  政协委员工作室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的新载体,是让政协走进群众、让群众走进政协的新渠道。灞桥区目前有政协委员工作室23个,自2018年9月创建以来,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形成了颇见成效的委员工作室建设模式。

  一、坚持“一个引领”,让委员工作室“红”起来。坚持党的领导是委员工作室建设的首要原则。我们坚持“党的工作全覆盖、党的思想无盲区”,以党建为引领,让委员工作室“红”起来。一是筑牢思想阵地。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理论,加强思想引领,提高政治站位。二是拓展党建载体。依托委员工作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积极参与市政协组织的“百千万”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件,让基层群众感受到政协温度。三是发挥党员委员先锋作用。党员委员主动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将委员工作室打造成党员委员服务基层群众、团结社会各界的重要阵地。如宋虎杰委员工作室为疫情筹集捐款200余万元,积极组建抗疫援鄂医疗队,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二、用活“一个抓手”,让委员工作室“动”起来。为确保每个委员工作室都能真正“动起来”“活起来”“靓起来”,我们以“五个一”履职实践活动为抓手,指导工作室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一是把准定位。紧扣工作室职能定位,指导开展“一次党史学习教育、一次‘微协商’、提一条建议、为全运办一件实事、开展一次特色活动”的“五个一”活动,着力打造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众的桥梁、社情民意的窗口、协商民主的渠道、汇智聚力的平台。二是突出特色。活动内容和形式紧扣政协职能、突出政协特色,避免将委员工作室变成“信访室”“活动室”。三是示范引领。定期通报“五个一”履职活动开展情况,宣传典型案例和做法,组织全区委员工作室观摩学习、共同提升。如我区杨爱丽委员工作室积极参与“五个一”履职实践活动,组织基层“微协商”、开展委员宣讲活动、成立志愿者队伍服务基层群众,今年7月,她的委员工作室入选全国39个“优秀委员工作室(站)”,《各界导报》进行了宣传报道,为全区委员工作室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树立了标杆、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三、夯实“四项机制”,让委员工作室“强”起来。一是严格实行准入机制。始终坚持严格的准入标准,坚持选择履职热情高、履职能力强、影响力大的委员参与工作室建设,同时带动周边或专业领域相近的委员共同参与。二是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区政协为每个新成立的委员工作室挂牌,制定统一的信息公示牌和工作流程牌。每个工作室公开委员姓名、照片、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公开委员工作室工作流程,使群众一目了然。三是强化保障机制。我们不仅从场地、制度、活动开展、转办机制等方面给予了指导和支持,今年还为每个委员工作室争取了建设和活动经费,为工作室提供了坚实保障。四是完善评价和退出机制。将委员工作室履职效果纳入区政协委员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委员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如有违纪违法、履职不当或不履职的情况,一律责令退出。

  持续推进 创新驱动

  不断扩大文史工作服务社会效应

  (资料照片)

  旬邑县政协主席 张克

  文史资料工作是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做好文史资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重要方向。近年来,我们按照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要求,提出了“丰富库室资料、征编精品读物、拓展工作内涵”的新思路,较好地发挥了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一、丰富内涵,广集内征,增加存量。始终把文史资料征集作为文史工作的基础,按照“三亲”原则,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征集文史资料。一是发挥优势。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利用政协常委会、全委会、文史座谈会、各党派团体联谊会等形式,广泛动员宣传,并采用出具收藏证等办法,加大文史征集力度,使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新征集了肖恩翰、朱相斌等人撰写的《习仲勋与肖之葆交往轶事》《历史的痕迹》等具有存史价值的“三亲”史料60多万字,库室资料由起初的2000多册达到5000多册。二是灵活形式。坚持广征博采,充分挖掘我县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资源,广泛征集旬邑人民在衣食住行、农业生产、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实物照片1400多张,光盘、录像带60多盘。三是突出特色。以界别为依托,由专委会牵头负责,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征集本县区域内各级各界编辑出版的图书、镇志村史、族谱家谱等600多册,与省内外80多家政协交流文史资料400多册。目前文史资料室保存各类资料7大类5000多册。其中,本县出版的文史资料存量2000多册,极大地丰富了库室建设内涵。

  二、高点定位,注重质量,扩大影响。始终本着“为旬邑立史、为时代立鉴、为人民立言”的定位,着眼传承传统文化,投资78万元,挖掘整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剪纸艺术作品231幅、歌谣85首、传承人作品34幅。系统整理、编辑出版了《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一书,该书收录了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对库淑兰作品评论文章10篇,填补了旬邑在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的空白,充分展示了古豳独特民俗文化。同时编辑出版了《豳风·旬邑民俗风情录》《豳韵·旬邑民间唢呐》《红色记忆》等文史资料。旬邑文史资料首次走进了中央美院、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高等学府文化殿堂,远播台湾汉声杂志社,为旬邑文史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创新驱动,拓展主题,服务社会。始终坚持文史资料“走出历史、走出库室、走进社会”的理念,无障碍开放、零距离接触、面对面阅读,不断增强文史工作社会效应。一是创新文史阅览平台。在政协机关设立了文史资料室、阅览室、展厅、采编室,创设良好的读史阅览环境。同时,在全县10个镇办委员工作室设立了视频室,将文史资料系统整理,翻录成光盘,制作成视频,与镇办互联互通,实现了远程网上阅览。二是定期举办开放活动。本届政协决定将每年4月23日“全民读书日”定为“旬邑县文史资料开放日”,倡导全社会重视文史,激发社会各界人士“读史、用史、写史”热情,首次参与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达1200多名,当场发放文史资料2300多册,年均借阅人次达到千人次,使现存资料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三是文史资料下基层。坚持把文史工作与“书香政协”建设有机结合,深入开展政协文史资料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五进”活动,每年利用“委员活动日”“双走进”等活动,向基层单位赠送文史资料图书2000多册,使政协文史资料进一步走进社会、服务社会,达到了存史育人、以文化人的社会效果。

  聚焦“双向发力”

  改进“两个薄弱”

  (资料照片)

  安康市汉滨区政协主席 李建飞

  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汉滨区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突出主业主责,锐意工作创新,聚焦“双向发力”,改进“两个薄弱”,交上了一份高质量履职尽责的合格答卷。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好思想政治引领“方向盘”。加强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管大局、把方向、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提请区委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通知》,完善区政协党组统揽、机关党组主抓、各支部具体落实、党员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强专委会党支部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两个全覆盖。加强理论学习。坚持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统领,以“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活动为契机,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及‘七一’讲话”“延安精神”等学习研讨会,举办专题辅导培训班,举行“书香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切实增强广大政协委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凝聚共识。促进凝聚共识与建言资政双向发力,推动委员积极参与汉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等中心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履职定位、发挥优势作用。

  二、创新履职赋能,制定提升专门协商效能“路线图”。完善多元协商机制。积极探索基层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途径,推进联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与区委办、区政府办联合制定区政协专门委员会同党政部门对口联系协商制度,每年以“三办”名义印发年度协商工作计划,明确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专题议政协商会议,提升提案办理协商、党政对口协商及界别协商频次,鼓励委员围绕服务半径推行“微协商”“一线协商”,着力解决民主协商“最后一公里”问题。创建委员工作室。目前建成22个委员工作室,制定委员工作室工作制度、示范标准及考核办法,累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71条,开展“微协商”150余次,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丰富了“双走进”活动实践载体。成立镇办政协联络组。在全区27个镇办建立政协联络组,落实镇办党委副书记担任联络组长,配备1-2名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开展,推进政协职能向基层延伸,确保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扎实开展民主监督。在统筹安排重大民主监督活动的基础上,选派84名政策理论水平高、政治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委员,分别担任42个窗口服务行业民主监督员,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提升“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口碑。

  三、着眼“两支队伍”,打好力量配备“组合拳”。着力加强委员队伍管理。修订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专委会联系界别和委员办法》《委员履职考评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委员履职档案,加强委员履职管理,及时调整更换16名因工作变动不能正常履职或履职不到位的委员,撤销违纪违法委员资格4人,并根据委员履职成效,编辑出版了《汉滨区政协十五届委员会风采录》,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委员的责任感、使命感。配强机关干部队伍。本届政协党组注重机关干部队伍配备,先后从机关内部提拔3名干部,从区直部门、镇办调进4名科级干部,充实机关干部队伍。政协机关干部共有29名,7个委室保证至少2名干部,未出现“一人委”现象。目前汉滨政协上下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奋楫笃行谱新篇”的喜人局面。

  尽政协之责 展科教之长

  让“双走进”活动行稳致远

  省政协教育科技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张北京

  省政协教育科技委员会积极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自身在教育科技领域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等优势,牢记国之大者,紧扣时代所需,恪尽为民之责,深化“双走进”活动,不断推进专委会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政治建设,打通三级联动“直通车”。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向基层延伸,推进新时代专委会工作创新发展。一是用红色资源培根铸魂。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初心使命教育,组织各市教科委负责同志和政协委员70余人,分别赴井冈山和西柏坡进行“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党史学习教育,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增强坚定不移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用理论武装导航强基。发挥理论宣讲的主阵地作用,组织担任省政协委员的高校党委书记到渭南、安康、铜川等地讲党课,召开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党史学习教育座谈会,实现理论共学、思想共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用云端会议凝聚共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分党组将党史学习搬入“云端”,组织各级政协委员在直播间里学党史,分党组书记作“主播”,分党组成员接续“连麦”,其他委员在“云端会议室”互动交流,有效拓宽委员交流学习渠道,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深处迈进、向广度拓展。

  二、发挥科教优势,用好教育科技“金钥匙”。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积极开展教育科技进校园活动。一是开展委员进校园读书演讲活动。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赴高校开展读书演讲活动,通过讲党的创新理论、讲优秀传统文化、讲时代英模典型、讲青春学子情怀,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凝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二是组织科技大篷车进校园活动。联合科技馆把科技大篷车开进校园,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勤动手、善动脑的科学素养,让科技的种子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三是组织科技知识辅导讲座。邀请航空航天领域的政协委员为学生作专题报告,科普航空航天知识,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情系民生所盼,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一是利用网络协商传递政协好声音。把“委员活动日”做新做实,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做客直播间,就群众关切的教育“双减”政策进行网络协商,通过政策解读、互动交流、留言反馈等形式分享教育观点,为家长和教育从业者们答疑解惑,为我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二是拓宽社情民意渠道。邀请特聘专家、学者为我省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与中小学校开展党建共建,在加强立德树人、强化教育管理等方面予以指导,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贡献。扎实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组织有专长的委员在“延安精神读书”群,为500多名省政协委员开展7场线上专题辅导,使广大委员在明理上有新提高,在增信上有新感悟,在崇德上有新境界,在力行上有新担当。三是引导委员勇担社会责任。引导委员发挥自身优势,担起社会责任,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今年以来,教科委委员向部分困难家庭大学新生捐款10万余元,为困难党员和群众捐款2万余元,为企业赠送价值4000余元的防暑降温用品,让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摄影:各界导报记者 杜静波)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政协工作 协商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