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太白县政协把建好委员工作室作为落实省市政协部署要求的具体抓手,坚持精准定位、突出特色、务实建设、规范管理,推进品牌化打造、常态长效化运转。目前已建成3个界别、7个区域委员工作室,实现了19个界别和120名委员入室全覆盖,有效拓宽了政协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群众的工作链条,架起了与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
平台搭在家门口 协商之根深扎百姓中
“最近翠矶山公园的环境卫生比较差,着实影响5A级景区县城形象”,这是咀头镇东大街社区委员工作室接到的群众反映。翠矶山公园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宽阔的地理空间和便捷的生活条件,吸引了大量房车族和户外爱好者停留驻扎,因此环境卫生难以常态化保持,接到反映后社区委员工作室立即组织委员实地察看,督促住建部门开展车辆乱停乱放、垃圾污水乱倒乱排、帐篷乱搭乱建和卫生保洁力量薄弱等专项整治,有效改善了公园的环境卫生状况,群众高兴的称赞说“委员工作室这个平台管用、好用”。像社区这样搭在群众家门口的协商议事室在太白县有10个,它们逐渐成为政协履职的“好帮手”、干部群众的“连心桥”、委员履职的“新平台”。
为了探索出一条富有时代特征、基层特点、太白特色的协商新路子,太白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赴商洛市丹凤县考察学习,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出台了《委员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任务,统一标准要求,实现了有场所、有标识、有制度、有流程的规范化打造,做到了一界别一功能、一区域一特色。委员工作室还吸纳了产业带头人、致富能手及社会贤达人士驻室服务,把根深深的扎在了群众之中,让委员的履职融入百姓日常,更具烟火气和泥土香。
议题选在心坎上 协商之花绽放急难处
“有困难就来帮你解忧、有想法就来帮你圆梦、有目标就来帮你创业”是工商联界委员工作室的主旨。如何零距离服务好群众?商议后他们把精准选题作为突破口,以小课题、小切口来反映大问题、大民生,潘太公路拥堵不畅、眉太公路修建限行,群众菜运不出去卖不上价格,工商联界委员工作室组织委员和交通、交警、路政等部门共同协商,采取分流管控、搭建绿色通道等措施,较好地缓解了群众卖菜难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让群众吃上干净卫生的“放心水”,是农业农村界委员工作室聚焦民生履职的缩影之一,针对群众反映的供水工程全链条运营管护责任不够明细规范,水源保护水质监测措施落实不够到位等问题,组织委员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运营情况视察调研,分析研判问题,提实对策建议,报送县委县政府参阅,助推问题解决。
随着一件件急难问题的解决,群众把委员工作室当成了“根据地”,把委员当成了家人,群众说“很多事情,哪怕最终商议的结果不一定满意,但委员工作室让每个问题有始有终,让我们的心中有了着落、有了期盼”。为了确保委员工作室常态长效运转,太白县政协按照组织实施有计划、委员专长有特色、明确功能有作用、完善机制有保障、双向发力有情怀、团结各方有共识的要求,制订了《委员工作室管理办法》《委员工作室工作制度》《委员履职考评办法》等,规范建立委员个人档案、政策法规宣传薄、履职活动登记簿、社情民意登记簿、会议记录簿、学习培训登记簿,各委员工作室也根据界别和区域特点,制定了学习、协商计划等,让委员工作室真正“活”了起来。
方式活在多元化 协商之果纾解关切事
鹦鸽镇委员工作室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学习交流和反映社情民意活动;桃川镇委员工作室学习参观民宿产业发展,开展眉太高速征地拆迁微协商、小水电拆除企业职工情绪疏导活动;靖口镇委员工作室调研林麝产业情况,建言镇域经济发展......各个委员工作室丰富多彩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不局限形式载体,大胆实践创新,注重发挥界别优势和委员专长,以亮点和实效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提质量、上水平”,这是太白县政协主席秦斌对委员工作室负责人提出的要求,也是各个委员工作室功能定位和开展活动的指南,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各个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专长,灵活形式,多元服务,深入院坝街头、沉身田间地头开展微协商、微监督、微建议等活动20余次,收集社情民意34条,纾解群众揪心事烦心事17件。
委员工作室功能多元,方式活用,既是便民协商所在,还有“书香政协”氛围,让委员在此找到“家”的感觉,进一步增强了其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委员工作室建在基层、运行在民间,有困难能找到、有需求能诉说、有建议能反映,切实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增强了政协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亲和力,让履职更接地气,更富成效。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