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联系群众新纽带、协商民主新路径、团结联谊新平台,探索富有时代特征、政协特点的协商新路子,宝鸡市扎实开展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搭建“百姓家门口”的协商平台。麟游县政协委员工作室突出委员界别特色,实用、管用、好用,让委员工作室真正活了起来,也让委员工作室真正走进了百姓,让百姓感觉到了政协就在他们身边。
小小登记册成为履职“指南针”
麟游县文化艺术界委员工作室设立在麟游县文化馆,而它的负责人就是市政协委员、麟游县文化馆馆长杨华。在杨华委员文化艺术服务工作室里,广场舞队正在起舞,乐声清泠于耳畔,舞蹈队员手中的折扇合拢握起.....这支舞蹈队将代表宝鸡市“出征”2021年陕西省群众文化艺术节暨全省广场舞集中展演活动。这边的舞蹈还没跳完,那边非遗传习所里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栩栩如生的木偶戏已经开场。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7月,主要围绕“两送一活动”即送戏、送文化进社区进基层和服务群众文化活动为主题开展活动。
“工作室的七位成员,都是文化界别的政协委员,服务群众文化生活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成立了文化服务队,为乡镇村群众送书画、春联,为矿厂的一线劳动者送去慰问演出,丰富城区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使广大农民朋友能充分地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就是我们工作室的作用,这些也都离不开县政协的指导,政协给了我们履职方向,增强了我们履职的底气。”说起工作室,杨华的语气中满满的都是自豪。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了让工作室充分发挥力量,聚焦民生热点,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麟游县政协在工作室建立之初就充分考虑牵头人人选和工作室的组织构成,充分利用政协委员的界别优势,依托工作室这个平台,发挥团队力量,让政协贴近群众。“工作室的社情民意登记册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指南针,这小小的登记册,承载着群众的心愿。”杨华一边翻开登记册一边说。“我们设立了木偶戏传习所,邀请木偶戏传承人刺红喜老师为大家传授表演技艺,这既满足了群众的心愿,同时也是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之前在麟游当知青的任宝珠老师,今年70岁了,她每年都会来这给大家教唱歌,她的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成为了麟游百姓的知心好朋友,她也把麟游作为她的第二故乡。我想这就是政协委员的荣耀时刻吧。”杨华弯弯的笑眼都在诉说她的喜悦。
微服务平台成为履职“小技巧”
麟游县政协医卫界委员工作室设立在麟游县妇幼保健院,它的负责人是县妇幼保健中心主任郭国琴。谈起山区百姓看病的不易,她的眼眶湿润了。“前段时间有个妇女在我们这查出来患宫颈癌,我拿到她的检查报告就心急如焚,想快点联系到她去市上的医院复查,但是她不接电话,我在微信群里经过好几个人才联系到她。”从偏僻的基层卫生所走出来的郭国琴深知偏远乡村群众看病难。如何为辖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一直是她心里最重要的事。“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妇女和儿童,工作室一成立,我们就联合通讯公司向全县18000名妇女发送短信,告诉她们我们的微信群并告知我们即将开展的工作。在我看来行胜于言,直接开展工作就是这个工作室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通过建立‘微信群’向全县居民普及健康保健知识、医改政策等,大家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向我们反映心声。”通过“微建议、微监督”,解决群众“微困难、微问题”,依托这个工作室让郭国琴的履职步伐更加精准了。
“微平台”擦亮专门协商机构“金牌子”,麟游政协委员工作室不仅实现了有场所、有标识、有制度、有流程,还积极打造双向发力新渠道,把委员工作室真正建在群众家门口、居民手指尖。通过嵌入式协商,帮助群众破难题、找办法,让百姓脸上“添喜气”,委员履职“接地气”、基层协商“增底气”。
群众好口碑成为履职“小成就”
麟游县政协农林科技界委员工作室设立在县农技中心,它的负责人是麟游县政协委员、县农技中心主任王秀学。麟游县现今已成立5个委员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做优牵线搭桥型协商,促进党政部门同基层群众直接对话,做精智力支持型协商,化解矛盾等专业性强的事务就是王秀学农林科技服务工作室的“个性”。
“我们工作室的七位成员都是农业、林业、水利等方面的精英,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农业种植新技术,开设农业科技装备使用指导课堂,帮助农户解决保险赔偿的问题是我们这个工作室的职责。近段时间有农户购买玉米种子播种后,种子不出苗,长势不好,农户‘投诉无门’,我们迅速前往种植地查看,发现情况属实后,工作室就协调供应商和农户协商解决此事,企业给予补偿,农户也自愿承担一定的责任,只用了几天我们就达成处理意见,这是我们工作室成立一年以来协商成果最明显的典型案例。”王秀学擦着额头上的汗珠说到。
工作室立足农村、面向农民、服务农业,及时反应社情民意、协调解决矛盾纠纷、牵线搭桥党政部门,在提供政策宣传、农技和法律咨询,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依照往常,出现需要赔偿的事情,老百姓需要自己找保险公司、找政府,但这个工作室成立之后,老百姓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了‘娘家人’。”麟游县农业局局长李乃兴说。今年春季,工作室组织农林界委员深入田间地头,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小麦条锈病防治,确保了小麦稳定高产。王秀学工作室就是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做起,用群众熟悉的方式回应群众期盼,收获农户一致好评。“农户经常和我分享他们的种植经验和丰收的喜悦,遇见难题会找我们协商解决,这就是我们工作室的成就吧。”王秀学开心地说到。
谈起建立委员工作室,麟游县政协主席王中选表示,工作室在精不在多,“发挥特色,重在实效”是麟游委员工作室的特色,“我们选择的牵头人都是他们这个界别的精英,工作能力强,深得群众的信任,搭配的成员都各有各的专长,他们在一起能发挥出这个团队的最大力量,让工作室有用、管用、好用。”让每个工作室发挥作用,每一份社情民意都能得到重视,每个委员都能真正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工作室存在的意义,让老百姓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够在“家门口”得到解决,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全面提升,真正让政协走进群众、让群众走进政协。(实习记者 刘楠)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