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有所“得”也要有所“保” ——省政协社法委“做好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专题民主监督调研随行记

2021-06-15 01:01:41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专家,联合省民政厅、人社厅、医保局和省总工会组成调研组,选取宝鸡和西安为代表城市,开展民主监督专题调研。...

  能否解决好一线职工的劳动保障问题,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为了解我省劳动保障工作开展情况,6月1日至3日,6月8日,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专家,联合省民政厅、人社厅、医保局和省总工会组成调研组,选取宝鸡和西安为代表城市,采取明察暗访、闭门座谈等形式,就“做好全省劳动保障工作” 先后到两市开展民主监督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劳动保障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破除“数据壁垒” 实现信息共享

  电子屏内,显示着实时变化的大数据,管理着10万份高校毕业生和流动就业人员的档案,能确保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在宝鸡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大厅一隅,“实名制动态就业服务平台”正向调研组展示着大数据带来的便民优势。

  实名制的信息来源是如何采集的?数据是多久更新一次?没有单位的就业人员数据如何收集?平台数据是否全面、准确?……一边听着情况介绍,一个个充斥在调研组成员心头的疑惑一边随之而出。

  宝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中心主任赵宝岐说,平台数据除主要来源于人社部门内部资源外,还有出自公安部门与部分诸如退役军人、脱贫、移动电信运营商等外部数据;人社部门内部数据为实时更新,外部数据更新则是一个月或者更晚。针对无具体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其数据则通过利用医保人社两部门的数据比对和各县区更新上传数据,多种渠道和方式确保数据全面、准确。

  “归根结底,信息要全面准确,关键还是要打通各个部门信息渠道共享制度。”听完介绍,省政协委员、省民政厅副厅长郭惠敏一针见血地说。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大数据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唇齿相依,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破除“数据壁垒”成为当务之急。

  宝鸡市渭滨区金陵街道机厂街社区党总支书记鲁红常年扎根基层,对数据共享问题颇有感触。“不同于养老保险可以在手机上操作,部分业务认证需要居民前往社区现场认证。”她说,居民误认为是社区工作衔接不当,引发了他们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满,应实现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让老百姓“最多跑一次”。

  调研组建议,省上要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各项社会保险人员信息、参保信息、缴费信息等数据共享,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提供精准服务,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多措并举 确保人才“留得住”

  城市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工资水平是否达到预期、福利津贴是否能保障到位……如今,就业人员的多元化需求对企业用工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华小刚是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人事处副处长,身着国企的“华丽外衣”,看似招聘不是难事,但人才流失却成了他和企业的“头疼事”。

  “我们公司每年定的招聘指标是30人到50人区间,最后能留下来的人只有招聘时的三分之一。” 6月2日,在宝鸡召开的闭门座谈会上,华小刚无奈表示,宝鸡综合实力在陕西虽排名靠前,但依然很难满足毕业生对生活各方面需求,他建议,政府要从交通、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加强投入,不断提升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以高水平的硬件条件留住人才。

  “同样的工资水平、甚至比一线城市更好的福利待遇都难招到人才,即便招进企业,也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这是我们面临的普遍问题。”参会多名企业代表一致表示。

  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新民路社区支部书记李连娥说,目前,对于社区而言,工作人员流失也是最大的问题,大学生将社区作为了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的一个跳板,对于基层社区建设发展是极大损失,不利于接班人的培养。

  她建议,要结合实际,多给予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聘机会,扩大招聘覆盖面;同时,要加大对资金投入力度,及时完善升级社区基础设施。

  “大家都说的很好,此次民主监督性调研我们就是想把问题摸清楚,在形成调研报告时,能够将大家的诉求更明晰地表达出来,以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听完各位代表诉求后,省政协副主席杨冠军由衷地说。

  通过先后在宝鸡、西安两市开展深入调研后,调研组发现,引人难、留人更难不仅发生在宝鸡,西安作为新一线城市,类似问题同样存在。西安市人社局副局长王晓杰在作情况汇报时表示,西安高校众多,资源荟萃,是人才大市,但大型企业却面临招工难等问题,“蓝领工人”更是短缺。

  调研组建议,要加强制度设计,积极落实细化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引才育才并重,注重本土人才培养,依托校地合作等途径吸引人才,营造良好的重才氛围。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

  近年来,灵活就业已成为我国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数据统计,包括快递、家政、网约车等在内的灵活就业人数高达2亿左右,占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的40%以上。

  灵活就业人员是否纳入了社会保障范畴?他们的权益当如何保障?这也是此次调研组关注的重点之一。

  走进宝鸡市眉县金渠镇便民服务中心,调研组对灵活就业人员领取社保补贴问题尤为关注。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金渠镇已建立起全面精准、动态更新的全民参保数据库,到2020年年底,全镇共参保入库1.9万人,基本实现应参尽参、应保尽保。截至目前,全镇灵活就业人员领取社保补贴有300余人。

  灵活就业人群主要分布在服务类企业、基层等地,在宝鸡市金台区东街引渭路社区书记胡丽红看来,目前给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相对较低,且覆盖面小。

  她以自己所在的引渭路社区为例向大家分享道,社区每年新增劳动力的任务是170人,但在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里,只有20多人能享受到政策,比例不到10%,且能享受到这一政策的人群,女性需在40岁以上,男性则要在50岁以上。她建议,应放宽补贴范围,让灵活就业人员都能应享尽享。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的西安市未央区张家埠人力资源市场内,求职等待区、务工洽谈区、图书阅览室、免费停车区、工具存放区和实训考核基地等功能配备一应俱全,同时,这里还有两块电子大屏幕,屏幕里面每天在滚动播放相关岗位日工、小时工的需求。

  据工作人员介绍,场内有专门的的工作人员引导,按照工种类型,引导求职者与企业一对一洽谈。据统计,该人力资源市场每天接待人员为1000人左右,每年培训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在内的求职者3000人以上,有效解决了企业和各类求职人员对接难题。

  调研组表示,还要继续加大扶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力度,同时,进一步扩大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范围,建立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和工商保险制度,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应保尽保。

  实习记者 孙高菊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专题 调研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