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长安区政协助力花园乡村建设记事

2021-05-20 08:48:03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长安区政协助力花园乡村建设记事...

  □ 记者 唐冰 实习记者 闫智

  长安区地处秦岭北麓,距离西安市中心10余公里,由于生态环境良好,长期以来,这里已成为西安市民的“后花园”。结合地理优势和产业特点,2019年以来,长安区找准定位,高标准建设“花园乡村”,在前期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等基础上,建设公园、广场、村史馆等,努力探索符合长安实际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新路径。

  “区委想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协帮什么”,近年来,长安区政协把助力花园乡村建设作为履职的主攻方向,积极调研视察,深入协商议政,形成了一批调研深、质量高、建议实的履职成果。同时,区政协及时向全体委员发出倡议书,动员广大委员争做“花园乡村”建设的宣传者、参与者、推动者,在实施“三三三”战略、建设美好新长安的新征程中展示政协作为、书写政协担当。

  实现“软硬件”双提升

  走进五台街道西尧村,青翠的秦岭近在眼前,干净的水泥硬化道路通往整洁亮丽的房屋巷隅,一面面洁白的院墙被色彩斑斓的花朵点缀,墙脚纳凉的村民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客人……眼前美丽和谐的景象,很难让人与长安区政协委员、西尧村党支部书记张生口中的“最脏最乱”联系起来。

  “2017年,我们村开始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建好建,建好后如何维护和保持才是关键。”张生说,在与村干部和村民交流中,西尧村探索出了“街长制”管理新模式,即通过干部包片、党员联户、保洁员分段、监管员分区、群众参与的方式,对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将乡村基层治理延伸到“末梢神经”。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2019年起,西尧村按照“花园乡村”建设要求,对村容村貌乡村业态发展等再提升,其溢出效应目前已有所展现。“现在一到周末,大家都喜欢来山里游玩,我们正是看中了西尧村的整体环境和地理位置,所以与村上合作,将废弃学校盘活建设民宿。”该项目负责人说。

  张生说,截至目前,村上已发展农家乐民宿6家,闲置土地基本都流转出去了,许多城里人也来村里盘活闲置的房屋,带动了房屋租赁等产业的发展。“我们村位于石砭峪水库入口处,进入石砭峪的摆渡车乘坐点就在村子旁。”一直思考如何利用生态和区位优势留住游客的张生,在去重庆同良考察学习并与村委会成员商量后,计划将村子里30亩空地建成玫瑰园。

  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舞台

  花园乡村,仅仅有“青山郭外斜”的情怀是不够的。只有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培育出美丽经济幸福产业,让农民钱包鼓起来,才是“花园乡村”建设的正确打开方式。

  黄良街道葛邵村南依秦岭终南山,见子河从村边流过,做豆腐的历史在这里延续了150多年,村民至今还保留着制作烧锅豆腐的老手艺。

  “‘花园乡村’建设以来,村子环境更好了,来的人也多了,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了。”葛邵村村委会副主任王辉说,全村现有43户在做豆腐,因为沿用古法,不能机械化生产,因此大多是家庭小作坊,每天每家仅能生产三四百斤新鲜豆腐,而销售豆腐的方式也还停留在走街串巷的原始阶段。

  如何扩大葛邵村豆腐的生产和销售,让原汁原味的农家豆腐走进大城市、走向大市场。这不仅是王辉的所思所想,也是包抓葛邵村的长安区政协委员、黄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胡泊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今年4月初,黄良街道成立了西安市长安区长良物业服务公司和西安市长安区长良资产运营公司,目前已经完成资产摸底等工作。胡泊介绍,下一步,街办将以“资产运营公司+村集体经济+公司”的模式,确保产业发展既有政府公信力背书,又有市场主体的灵活性,打破当前葛邵村豆腐产业发展“小散弱”困局,引导豆腐产业集约化发展。

  “花园乡村建设是一项开创性、探索性的新实践,在推进过程中也有一些美中不足,比如缺乏文化内涵、缺少人文精神、乡风乡情不鲜明等问题。”胡泊说,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京畿之地,文化资源丰富,众多文人骚客留下了数百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歌,这些都是我们的文化主题。但在实际中,这些题材却很少被发掘并融入花园乡村创建中。

  “‘保存过去’才是文化村落的特质。”胡泊建议,应在花园乡村建设中,深入挖掘历史故事、传说、人物、遗址、文物等文化遗产资源,精心选择人文主题,真正把历史文化展现出来,把村落文化价值体现出来。她的这些建议,目前已体现在许多乡村的建设实践中。

  花园乡村建设要留出乡愁

  “花园乡村”建设,让乡村面貌、生活状态、业态模式等发生了质的变化,但不应改变的是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只有把握住这些变与不变,才能留住乡愁,推动乡村文明的觉醒。

  拥有独特地理位置的立邵村,不仅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也特别深厚。农闲时扭秧歌、耍社火、唱秦腔是黄良街道立邵村村民的独特习俗。为满足群众这一需求,村上在“花园乡村”建设中新建了造型雅致的秦曲广场,每到傍晚,这里便聚集着喜好秦腔的村民引吭高歌,成为村民娱乐休闲的“打卡地”,弘扬民俗文化的大舞台。

  “‘老村’变‘新村’,文化不能丢,乡村振兴更需要有文化和文化产业来支撑。”长安区政协委员孙易天说,得益于“花园乡村”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全面提升,建议各村充分挖掘当地人文资源,用好文化协会资源,让公共艺术走进乡村,融入乡村的生态环境中,让村民在耳濡目染中提高文化水平和艺术素养。

  一张张泛黄的布票、粮票整齐码放,一台老式织布机摆在角落,一双泥屐诉说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走进鸣犊街道黎明村村史馆,长安区政协委员、陕西鑫昌德建设工程公司总经理蒲军平的话忍不住多了起来,这些镌刻着岁月印记、蕴含着人生情感的老物件,勾起了他对往昔的无尽回忆。

  村史馆不大,但存放着村里不少“宝贝”。从农耕用的犁耙镰刀,到寻常人家的收音机、算盘,孩子学习用的书本……衣食住行,无所不包。“这里的每一样老物件都是村民自发捐赠的,都留有黎明村人的温度。”黎明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王勃说,2020年下半年,村子计划建设村史馆,得到了村里人的大力支持,家家户户“慷慨解囊”都想为村史馆建设出一份力,尤其是蒲军平兄弟俩,将自家的收藏全部拿了出来。

  村史馆不仅是当地生产力发展、生活习惯演变的记录,也是让村民产生情感认同与共鸣的载体。“村史馆承载着我们的记忆和文化,外面回来的人来到这里能看到童年的记忆,看见一件东西,想起一段文化……”对这座村史馆,蒲军平有着触及心底的深情,他认为,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在农村,良好的家风、村风、民风只有一代代传承下去,才能留住乡愁,并在乡愁中获取新时代美丽乡村对于传统文化与乡土文明的深层次表达。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乡村振兴 长安区政协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