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咸阳两会 一路向“阳”】尚科委员:让生物质资源成为“地上煤矿”

2021-02-25 15:58:58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尚科委员:让生物质资源成为“地上煤矿”...

  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剩余物,除做肥料外,还具有饲料功能和燃料功能,一度是农村地区群众冬季取暖的重要原材料。我省关中地区散煤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咸阳市在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创建中,所采用的“生物质颗粒+专用炉具”方式做饭取暖,因运行成本低、供热面积大而受到群众欢迎。“通过技术改造就地取材,既保障群众温暖过冬,又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在咸阳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泾阳县副县长尚科指出,目前推广“生物质颗粒+专用炉具”工作中,仍存在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大,市场主体不够活跃;进展不平衡,林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弱于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弱于肥料化、饲料化利用;对农林废弃物资源化的认识和综合利用能力不足,做饭煨炕直接燃烧或田间地头废弃、露天焚烧现象仍然存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

  为此,尚科建议要坚持规划引领,以政策资源统筹凝聚各方合力。一是精心编制以农林废弃物为重点的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规划。依据中省规划和我市发展实际,明确“十四五”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目标;依据农作物、经济林分布和农林废弃物总量,明确产业布局、主攻方向;依据市场需求和技术成熟度,明确生物质利用阶段工作重点,坚持“分布式开发、用户侧替代、融入环保、梯级利用”的原则,推进生物质能产业加快发展。二是加强对规划执行的组织领导。市县两级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外聘技术服务团队,跟进学习中省政策,广泛收集先进经验,编制工作计划,出台优惠政策,汇聚干群合力,激活市场潜力,压茬推进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

  坚持为民宗旨,以农村清洁取暖开启规划执行。一是科学议定“生物质颗粒+专用炉具”推广区域。充分听取农村群众意见,综合分析环境承载力、污染物疏散能力、居民经济承受力,为生物质颗粒做饭取暖留出发展空间。二是严格标准配备生物质炉具。建议省上出台户用生物质炉具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省标未出台前,暂将北京、河北标准作为我市生物质炉具市场准入条件,严防劣质炉具进咸阳、伤民心。三是支持小型生物质颗粒加工厂建设。选取班子得力、群众欢迎、资源丰富、有空闲建设用地或房舍的镇村进行试点,按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厂+果业农业合作社承包经营+村民收集晾晒、送厂加工”的模式,分散建设生物质颗粒加工厂,市县两级给予建厂支持,并将采暖补贴变为加工费补贴(可按每年户均300元标准连续补贴5年),加工费不足部分农民可付现金也可用生物质颗粒抵账,使村集体有投资收益、合作社有经营收益、村民有原料收益,迈出生物质颗粒燃料炉具助力清洁取暖坚实的第一步。

  坚持知行合一,以技术应用研发培育产业体系。在规划指导下,边实施边总结,逐步培育壮大以农林废弃物为重点、上下游产业有效链接、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生物质能产业体系。第一步,包装项目引投资。针对县城供热能力不足和城镇住区、企事业单位、路边店铺、种养殖户布局分散不易集中供热问题,积极谋划生物质颗粒供热、生物质粉供热、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项目,招引企业投资,培育市场需求。第二步,建设园区招企业。按照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标准,规划建设农林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专业园区,完备基础设施,给予政策优惠,成立专班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以规划聚企业,以市场招项目,以资源引投资,从农林废弃物委托收运、压缩成型加工、装备加工起步,逐步扩展以农林废弃物气化、液化、热解、发酵、水解等技术为支撑的产业,形成集聚效应。第三步,园区升级育产业。鼓励支持入园企业积极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成果就地转化,鼓励支持科研机构入驻园区、与生产企业合建实训基地、合作开发新技术,鼓励支持入园企业成立行业协会,深化合作交流,构建线上线下交易市场,打造产学研销一体的专业园区,培育完善的产业体系。紧跟产业发展组织订单式技能培训,让群众在产业链上找到岗位、就业创业,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群众路线,以宣教管理执法营造良好氛围。组织专业机构、院校、人民团体,积极创作接地气的作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平台,大张旗鼓开展生物质禁烧宣传。进一步夯实县镇村组四级生物质禁烧网格化管理责任,发挥热成像系统监测作用,常态巡查检查,及时劝止扑救,依法严查露天焚烧生物质行为。通过宣教和执法,让农林废弃物是资源、收集利用光荣、随意焚烧违规深入人心,让收集加工使用生物质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营造浓厚持久氛围,集聚群智群策群力,以推进农林废弃物利用工作一路向“阳”的实际行动,让咸阳的天更蓝、地更净、空气更清新、群众生活更幸福。(唐冰 记者 韩永国)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尚科委员 资源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