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言汇声 共议改革 铺就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榆林市政协专题视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活动侧记

2020-10-20 16:02:44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10月19日,为了解掌握榆林市职业技术教育中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情况,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榆林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榆林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贾正兰带领市政协教科委、部分委员、市工商联及相关部门深入榆林市职教中心、榆林能源化工职业技术学校、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地开展专题视察,并召开座谈会。...

  10月19日,为了解掌握榆林市职业技术教育中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情况,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榆林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榆林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贾正兰带领市政协教科委、部分委员、市工商联及相关部门深入榆林市职教中心、榆林能源化工职业技术学校、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地开展专题视察,并召开座谈会。

 贾正兰一行到榆林职业技术学院视察

  贾正兰一行先后到市职教中心、榆林能源化工职业技术学校、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地,围绕产教融合发展、校企合作、学生就业、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实地查看了职业教育院校、校企合作企业,详细了解了院校及企业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召集政府、学校及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座谈会

  在召开的座谈会上,政协委员、工商联会员以及与会校企负责人就榆林职业学校发展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榆林市教育局副局长百万才介绍到,榆林中职教育在基础条件、规模质量、经费投入等方面与普通高中教育差距悬殊,与榆林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不相匹配,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是全市教育的短板,亟待统筹推进解决。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提请市政府研究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工作,协调市发改、人社、财政、编办等部门出台教师“进出、培训、激励”改革制度,落实职业院校文化课教师校园招聘补充政策,着力解决职业院校文化课教师不强、专业课教师不专的问题。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实习实践,选聘企业一线高级工和技师到校执教,引进优秀企业专家进校任教,参与教学管理,形成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同时应成立专门组织机构,联系企业和学校,指导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对校企合作的参与方资格进行筛选,对校企合作过程加强监管。

  对于校企合作,榆林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辛田指出目前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企业主体意识不强,参与不深;二是学校和企业深度交流少;三是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下企业交流少。针对这些情况,辛田建议,要加强“政、校、企、生”四方协同,设立由政府顾问、高校专家和专业领导和教师、企业骨干和行业专家、学生等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就校企合作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探讨和研究。同时要进一步健全课程体系,争取政府支持,牵头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产教集团,延展教师教学面、学生实习面、学校管理面,打造立体化的实习体验场所。

贾正兰

  榆林市职教中心主任王鹏程说到,目前社会上对职教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对职业教育有偏见,对此政府应该加大对职教的支持力度,逐步扭转人们的认知。目前国内教育很大程度上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用人单位又看重的是学生的实操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将学生的实操作为衡量学生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榆林市工商联会员、陕西嘉和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骏认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该加强专门课程设置,职业教育学校可根据企业的需求,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建立起企业和学校的互学互助机制,学校可以不定期邀请企业里的高级技工走进课堂为学生们现场教学,企业也可以安排在校学生进入企业车间上岗实际操作。

  贾正兰指出,要紧抓发展机遇,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走好校企合作、产企融合的办学路子,培养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要不断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让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够选择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政策激励,强化教育保障,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推动榆林市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记者 许鹏)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职业教育 榆林市政协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