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协商 | 发出“政协好声音”,让世界听得见“陕西好声音”!

2020-09-29 06:10:21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9月28日,省政协围绕“推进我省地方音乐传承与保护规划的制定”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

  9月28日,省政协围绕“推进我省地方音乐传承与保护规划的制定”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市县政协负责人从加强顶层设计、提供人力保障、开展规划编制等方面发表意见建议。

会议发言汇编

关于地方音乐保护的思考

  尚飞林

  省政协委员、省音乐家协会主席

  地方音乐保护,其实就是民族民间音乐保护,这应该是老话重提,但很有必要。保护传承发展的关系是个什么?我觉得保护是根,是本,没有保护就谈不到传承,更没有发展的基础。但反过来讲,保护的意义就在于传承,没有传承保护有什么用?当然,最终是为了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就是在保护传承前提下的创新。因此,保护传承工作是一件非常有价值,也存在着巨大困难的事情,发展就更不易了。

  前几天,在刘宽忍主席带领下,我们赴安康平利、镇坪、紫阳调研,对汉调二黄、花鼓戏以及五句子歌、弦子腔进一步了解、学习。发现与陕北民歌一样,我们的保护工作还存在许多的盲区,需要我们及时纠正。由于正在与出版机构合作编辑陕北民歌的典籍,我们也在做一些陕北民歌的考查调研工作,我这里就报告一下调研的成果,虽然仅仅局限于陕北民歌,但对于其他地方的音乐应该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一、抢救保护要同时进行,而且要大力度的抓 榆林延安两个地区的陕北民歌有很多,我们国家最近的一次民歌采集整理工作应该是在上世纪60年代直到90年代,跨度超过三十年。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从乡镇、县级、市级、省级的所有的音乐资料都是十分珍贵的。然而,大家想想,全国民歌集成,各省能占多大份额?收入其中的微乎其微。而民歌的代表性不是谁能说的清楚的,现在传唱的许多陕北民歌并没有收录进大集成,所以保护基层当时的集成资料尤为重要。但事实上当时各地收集整理的资料基本没有了,市一级还稍好一些,县以下的可以说丢失殆尽。当时的老艺人早已去世,要全部找回这些花了大力气得到的宝贵资料,现在是完全不可能了。

  二、对于音乐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漠,尤其是得不到地方领导干部的重视 说实话,我们从上到下的保护意识等于零,建立资料、图书、博物馆是保护历史,传承接力,推动发展的发动机和加油站,没有了这些,你的初心在哪里?你的根在哪里?但事实是我们忽略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据我所知,前几年的一场大水,把绥德县的几乎所有宝贵资料洗劫一空。薄弱的资料档案保存,完全是某个人责任,某个人情怀,场馆根本达不到抗风险的效果。其结果是我们经常像猴子搬包谷,收一点丢一点,最后是一无所有。

  三、对人才的挖掘,爱护关心远远不够 保护传承需要人才,没有了有才能,热爱民间艺术事业的人,一切都是空谈。陕北民间艺术家中有影响的人物,比如唱民歌的王向荣、跳秧歌的六六旦、跑驴的张有万等等,都不是考文化课进的专业团体,后来都为民间艺术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古代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说法,我们现在是明知道是人才也要把他推走,这办不了那办不了,寒了大批民间音乐家的心。对待人才我们能不能灵活一些,这个问题对高精尖人才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对民间艺人现在似乎越来越困难。殊不知我们会损失多少优秀文化根脉,丢掉多少永远都不可能找回来的“初心”。因此,改变随意性,长官意志的无序状况,制定保护民间音乐的相关制度,加大对地方音乐的保护力度迫在眉睫,这应该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陕西省地方音乐传承、保护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雷达

  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主席

  一、陕西省地方音乐的概念与种类 凡流行在陕西省境内的各类民间音乐,均属陕西省地方音乐。可分声乐、器乐两大类。声乐有民间歌曲、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器乐有打击乐、吹奏乐、弹拨乐、丝弦乐、其他形式演奏乐(如吹树叶、生产工具打击乐)。

  二、陕西省地方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规划制定的意义 这次保护规划工程的性质,应该说是继十大民间文艺集成志书-陕西卷中四部民间音乐卷(即《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陕西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陕西卷》)编辑出版之后的一项扫尾工程;是一次对陕西民间音乐施行“刨家底、护财富、促发展”的最后一次全面保护的工程,也可以说是一项“空前绝后”的保护工程。 为什么说是一项“空前绝后”的保护工程呢?其一,这项全面扫尾工程,昭示着工程的“空前”和结束;其二,由于这些音乐遗产面临不断消失的局面,已经到了保护的最后阶段了。不保护,就会彻底消亡!这就是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这样,这种人为的自觉性地保护活动,今后再不会有了!这是由于作为保护对象的这些音乐文化遗产已经在残酷的条件下逐渐地消失了!这就是“绝后”的含义!

  三、陕西省地方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规划制定的原则 过去,我们从事十大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辑出版,其中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陕西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陕西卷》,都是遵照“范围广、品种全、质量高”的原则进行的。 这次“刨家底”的保护工程,应坚持“未曾收集整理的优先抢救整理”和“已经整理的要做到翻箱倒柜、查缺补漏、全面收集”的原则,力争做到“范围广、品种全、数量多”。 根据现状:应将未曾收集整理和整理不全的乐种作为传承、保护重点。如宗教音乐(宗教仪式音乐、经韵等)未曾录入原收录计划(还有古琴),这次就应该正式录入;又如陕北、关中、陕南各地农村广泛流行的纯打击乐、锣鼓乐等,过去很少有人收集整理,这次应该重视予以广泛收集保护。

  四、我们有优势条件制定并实施这些保护规划 其一,有三十年编辑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陕西卷的经验; 其二,有过去省、市、县积累的各种原始资料; 其三,有一批老、中、青音乐编辑骨干和收集整理人员。

  五、关于《保护规划》的实施 在省政协的领导、组织下,拟以省政协有关部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音协联合下达文件的形式,组织各地政协、文化部门参与。省政协负责筹集落实省级收集整理及出版经费,各地政协负责各地收集整理及推荐经费,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保证《保护规划》的实施。

关于加强对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的几点建议

  吴巧玲

  省政协委员、汉中市政协副主席

  陕南民歌是陕西省秦岭以南、秦巴山区的传统民俗文化之一,完美体现了陕南地区的传统民俗风情。地域上主要包括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市以及关中辖区秦岭里的几个县区,以汉中民歌和安康民歌为代表。其中汉中的镇巴民歌与安康的紫阳民歌已经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有效地保护。

  但由于农耕形式的改变,陕南民歌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正逐渐消亡,对陕南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和危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强:

  1.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对陕南民歌的挖掘整理和保护。重点对年龄偏大、居住偏远的老艺人进行音频、视频记录,分门别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避免人亡艺息传承不下来的情况发生。

  2.强化传承人队伍建设。传承人培养应从娃娃抓起。非遗保护传承单位应组织影响力较大的传承人深入到中小学校开展陕南民歌教唱活动,从中发现优秀苗子进行重点培养,壮大传承人队伍,改变陕南民歌传承人队伍后继乏人的局面。

  3.拓展生存空间,营造陕南民歌新的生态环境。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陕南民歌原有的在山坡河畔,田间地头传唱、对唱、合唱的空间已不复存在。建议把歌台搭建在人员稠密的农家乐院坝和景区内,拓展新的受众面,营造新的生存空间。

  4.创新出彩,打造精品。组织地域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和音乐人联手,在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从流传久远的经典词曲中提炼富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创作一批引领时代风尚、好唱好听又易于传播的精品力作,同时对涌现出的新歌手加以包装,着力提升陕南民歌新的制高点。

  5.建立机制,持续发力。传承发展陕南民歌不是一蹴而就的临时之举,而是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通过不断举办陕南民歌大赛,词曲创作征稿大赛等活动,形成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让热心于陕南民歌的创作者,歌唱家荣誉上有盼头,经济上得实惠,使之为陕南民歌的传承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加强同州梆子的传承保护 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常 伟

  省政协委员、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梆子腔是我国古典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它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州梆子是梆子腔系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剧种之一,其唱腔特点慷慨激越、粗犷豪放。它的产生和形成不仅对陕西其他剧种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中国的梆子腔体系所有剧种的形成起到了奠定性的作用。

  一、传承现状

  同州梆子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由渭南市大荔县剧团承担传承保护工作,该项目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1人,市级3人,剧团20名演职人员已列入县级同州梆子传承队伍。 同州梆子传统戏《银镯鉴》,2016年参加中宣部和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2017年以国家精准扶贫为题材新创编的现代戏《枣花香》,作为国家非遗代表项目参加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展演,荣获“文华剧目奖”“文华表演奖”“文华音乐创作奖”等多项殊荣。同州梆子《断桥相会》还代表陕西参加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活动。

  二、存在问题

  (一)市县财政投入不足 市级财政每年仅有60万元的非遗保护经费,各县(市、区)除华阴市外均未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级和省级项目保护经费只有中省拨付的部分,市县级财政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 (二)非遗保护机构不健全 全市大部分县级非遗中心是一套人马两套牌子,与文化馆或者局机关一起办公,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编制,专门从事非遗调查研究的专业技术人才极度缺乏,不利于科学合理地开展非遗保护工作。 (三)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后继乏人 受市场经济影响,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非遗文化不被年轻人接受和欣赏,传承人队伍老龄化日趋严重,许多独门绝技艺人为数不多且年事已高,大部分非遗项目后继乏人,更进一步加剧了部分非遗项目濒临失传的现状。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资金配套机制 参照中省做法,将市、县级非遗项目保护经费和传承人传习补助列入财政预算,各县(市、区)尽快将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二)理顺工作机构,促进非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市、县成立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完善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传承人评估制度、非遗保护考核指标体系等,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加大申报保护力度,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 对目前已经认定的传承人的传承活动继续采取必要的方式予以支持,关心他们的健康和生活状况,给传承人创造有利的生存和传承环境。设立传习专项基金,建立学员学习补贴制度,对传承人及学员予以考核奖励,吸引更多学员参与非遗项目学习传承中。

陕北民歌传承与保护新前哨——陕北民歌博物馆

  薛晓红

  榆阳区纪念馆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陕北民歌博物馆建于2017年,2018年5月23日正式开馆,位于榆林市榆阳区,是目前国内唯一以陕北文化为元素、以陕北民间音乐为主体,集民歌研究创作、培训交流、演艺推广、产品研发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我们通过一系列积极有益的尝试与实践活动,在陕北民歌传承与保护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迅速成为陕北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新地标和文化交流中心。

  一、提升硬件服务,增加科技含量

  陕北民歌博物馆及其基本陈列总投资1亿元,总建筑面积11800㎡,包括八大主题功能展厅及公共配套服务功能展区。其中科普功能区包括:(一)陕北民歌体验中心。设有试听体验电脑,观众可根据喜好点击试听经典陕北民歌。(二)球幕影院。通过7.5分钟的短片,在经典民歌旋律中,让听众如置身黄土高原,体验陕北民歌的前世和今生。(三)陕北民歌录音制作中心。配备专业录音师、混音师,可现场为企业、个人、团体提供单曲、对唱、合唱、器乐等多种录音体验。(四)数据库。馆内现有陕北民间音乐文化相关的图书、手稿、影音资料等藏品共3391项,通过对纸质资料、音视频资料电子化存储,实现资源数字化、信息化。(五)幻影成像技术。在《赶牲灵》《白毛女》等场景处应用幻影成像技术,以3D立体观感呈现真实场景。

  二、注重基地建设,强化品牌意识

  建馆伊始,博物馆就及时申请了“陕北民歌博物馆”品牌专利,并致力于打造社会教育基地。陕北民歌博物馆专门设立宣传教育部门与专业团队,形成“小组制”内部管理方式,以“由组到人”提供“专人专岗”的配套服务。目前,共开设有“天籁缭绕——中国民间音乐歌曲艺术赏析”“传承陕北民歌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互动讲座类活动、“青少年陕北民歌传习培训课堂”等体验制作类活动、及以古筝、笛子、唢呐等乐器传习体验课堂为主的趣味参与类活动共12项。

  同时积极打造一支稳定专业的讲解员队伍,成立志愿者服务团队,在讲解过程中,创新性地融入民歌老师现场定点经典民歌演唱、榆林小曲国家级传承人现场表演、陕北说书及二人台、秧歌剧的小舞台展演,使民歌艺术活态化,使每一位参观者都能近距离感受民歌、融入民歌。

  三、注重“展教”结合,加强活动交流

  陕北民歌博物馆在日常馆藏展出的同时,通过特色讲座、尾厅临展、对外交流等形式,全方位展示陕北民歌的历史发展与独特魅力,让陕北民歌走向更广阔空间。举办“陕北民歌博物馆杯”音乐比赛,民歌公益培训班坚持每周六常态化演出,成立陕北民歌陈列展合唱团,深入社区、校园、部队及各个社会群体,还走进景区、走向外地,先后在沈阳、北京等地进行展演,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深入挖掘馆藏IP,将党建工作、陕北民间音乐文化、科普教育、藏品研究与宣传传播渠道无缝对接,搭建起以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官方网站为基础的“双微一网”品牌传播阵地。借助融媒体中心入驻央广网、人民网、新浪网、网易等主流官方媒体平台,打造互动性强、渗透度高、传播力广的云直播公益服务。

  今年4月8日,创新实践“云直播”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由本馆讲解员担任主播,馆内工作人员自编自导,在手机、电脑、平板等主流终端对展览讲解进行实时直播,同时增设观众互动板块,并设置视频回放和单元分放功能,让观众足不出户也能畅享视听盛宴。据不完全统计,本次直播的页面曝光量超1亿次,播放次数32万,观看人数21万人。相较于我馆在2019年线下参观的统计人次13万人,本次线上2小时直播的覆盖率已经超过过去一年的数据。

  四、积极转型创新,开启发展新征程

  为了更好地传承陕北民歌文化,发挥传承保护新前哨主阵地作用,未来我们将力争做好以下工作:

  (一)创新云直播等新媒体展览内容,打造有特色的短视频内容。增加“讲解员的一天”“非遗国家级传承人的一天”“陕北民歌云教学”等系列内容,通过真实记录生活影像和音乐教学,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并根据不同节假日、纪念日和社会热点话题,策划主题宣传,更大维度地传承与保护陕北民歌。

  (二)积极合作资源单位,实现文化科技创意三融合。主动对接陕师大“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团队,探索文化资源的价值利用和商业运营模式,开展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模式和公益+商业的应用示范。主动对接陕西音像出版社,联合三届“陕北十大民歌手”,精选30首经典陕北民歌,出版发行专辑CD。主动对接榆林学院艺术系,建立陕北民歌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合作基地等。

  (三)依托陕北民歌传习所,传承和发扬陕北文化。今年7月,创办了陕北民歌传习所,由陕西省十大陕北民歌手、西部歌王王向荣弟子、陕北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琳负责,成为以教授和传承陕北民歌、陕北秧歌、腰鼓以及民族乐器为一体的专业学习机构,以守护“传唱陕北情 传承黄土魂”的初心,本着“让每个孩子都会唱陕北民歌、了解陕北文化”的办学宗旨,在未来不断做好博物馆民歌培训交流、演绎推广等活动。

  (四)加强数据库的文献支持功能。做好博物馆的资料收藏,分类建档等工作,建立数据库和实物(文字、音像、乐谱)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真正承担起以民歌为引领的集收藏、保护、展示、研究、编辑、出版、传承发展等功能的综合性民间音乐博物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璀璨的陕北民歌文化正刻画着陕北人的鲜活历史,增强着陕北人的文化自信。陕北民歌博物馆,任重而道远,唯有做好传承与保护陕北民歌、陕北民间音乐、陕北民间文化的新前哨,才能不负使命,砥砺前行。

关于陕西省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播的建议

  樊艺凤

  省政协委员、西安音乐学院教授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积累了丰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入选国际级、国家级和省市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近百种。进入新时代,如何让三秦大地的非遗音乐文化焕发新机、绽放光彩,走进人民的日常生活,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传承现状与出路

  陕西各地区的非遗音乐文化形态各不相同,如属音乐类的西安鼓乐、陕北民歌、埙乐艺术等;属曲艺类的陕北说书、关中道情、榆林小曲等。每一种音乐形式都浓缩着各地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然而,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非遗音乐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活动空间日益萎缩,许多传统音乐文化都存在着传承形式依赖口传心授单一模式;非遗演艺人员流失严重后继乏人;非遗音乐形式对当地生存环境依赖度高,使得非遗音乐的传承发展岌岌可危等突出问题,制定地方音乐保护规划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有鉴于此,我省非遗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事业,应从参考和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入手,构建我省自己的非遗音乐文化传承体系。比如,创建我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日”。2019年,广州市围绕40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全面总结和展示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经验和成果;同年,北京西城区举办“2019年西城区非遗演出季——古曲音乐会”,让该城区的老百姓近距离的领略古曲魅力,真正让非遗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在贵州,当地政府在草原搭建露天舞台,创建“乌蒙草原音乐节”,通过非遗民乐器展示与互动,将非遗音乐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走上了非遗保护创新发展的道路。

  二、可操作性规划提议

  建议以政府为主导举办两年一届的、由本地非遗音乐文化团体参与的“音乐类非遗文化音乐季”。在音乐季周期内,可在西安的文化公共空间,如大雁塔广场、大明宫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城墙公园等场所搭建舞台,举行非遗音乐文化项目展演活动,增强非遗音乐表演与人民群众的互动,增加当地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此外,还可将非遗音乐文化当中的乐器制作与国家当前大力推行的“地摊”经济结合起来,鼓励非遗艺人将具有文化特色的乐器等以商品的形式展现,此举既可丰富百姓文化生活,又为非遗艺术的传承提供经费来源。

  三、愿景

  陕西的非遗音乐文化丰富多彩,极具本土特色,无论是乐器表演还是民间歌曲,都是极为珍贵稀有的艺术资源。希望各级政府加强指导和扶持,刺激非遗的传承与创新,走出一条充满生机活力的非遗创新之路,形成品牌效应,让这些优秀的音乐形式能够活跃在百姓间,活跃在各类舞台,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系列非遗艺术品牌。

  紫阳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康树民

  紫阳县政协主席

  紫阳县地处秦巴腹地、陕南边陲,汉江横贯东西,任河倒流南北,明清时期起,紫阳成为典型的移民地区,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以巴蜀文化为底色的地域文化,其中典型代表就是紫阳民歌。

  一、紫阳民歌的历史、特点及发展现状

  紫阳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诗经》中“周南”“召南”25首歌谣就流传于汉水流域。紫阳民歌基本形式有山歌、号子、小调、社火歌曲、风俗歌曲和新民歌等,题材、结构、曲调灵活丰富,兼南方的婉约和北方的雄浑于一体。据资料记载,《中国民歌集成·陕西篇》收录紫阳民歌90多首,《中国民歌词典》“陕南民歌”条目中紫阳民歌占5首。1960年,紫阳民歌剧被省政府确定为陕西地方剧种,并载入《中国戏剧曲艺辞典》。2003至2020年,紫阳县先后六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6年,紫阳民歌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7年紫阳民歌剧被文化部录入《中国戏曲剧种全集》。

  二、保护和传承紫阳民歌的有益探索

  一是坚持挖掘与保护并举,做好民歌挖潜整理。先后三次进行普查、搜集、整理民歌3000多首。成立“非遗普查办公室”,对搜集到的民歌进行录音、录像、建立电子档案。出版《紫阳民歌选编》《紫阳民歌文化研究》等书籍和理论著作,《紫阳民歌剧》(史志)今年8月通过省级评审,发行紫阳民歌光碟两张及民歌传承人夏清华、樊光安、何耀信、王安银等歌手的个人专辑。

  二是坚持传承与发展共进,促使民歌发扬光大。一方面从体制上解决传承和发展的问题,对原汉剧团进行改制,以年轻员工为班底组建民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属国有独资企业,以老员工为班底组建民歌文化研究中心,性质为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另一方面扎实开展以民歌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为主的“五进”活动,举办“紫阳民歌大赛”“原生态民歌手大赛”等赛事活动,选拔优秀民歌手到专业艺术院校进行培训,建设并命名了5个紫阳民歌传承基地和10个民歌文化大院。

  三是坚持宣传与交流互补,逐步扩大社会影响。央视《乡约紫阳》《乡土》等栏目都把紫阳民歌作为重要拍摄内容。拍摄《不老的紫阳民歌》专辑20集在全国各大媒体连续播出。依托紫阳富硒茶文化节、安康龙舟节等多种节会,编排实景剧《清明已煮紫阳茶》、舞蹈《紫阳腰》、民歌联唱《多彩的紫阳》等节目。2015年12月,县政协委员、紫阳民歌手王安银走进央视“开门大吉”栏目,演唱多首原生态紫阳民歌,深受观众好评。

  四是坚持传统与现代融合,不断提升民歌品位。邀请中国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音协等机构在紫阳设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成立“紫阳民歌文化创新研究学会”,创作出《紫阳是个好地方》等一大批优秀新民歌作品,广为传唱。代表作《郎在对门唱山歌》实名制电影荣获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和最佳音乐奖。2018年5月在西安音乐厅成功举办了“山之茶”紫阳民歌音乐会。

  五是坚持保护和开发共赢,逐步凸现民歌社会价值。将紫阳民歌改编成广场舞曲、儿歌、快板等,扎根群众生活。积极尝试紫阳民歌同旅游产业融合,开展“春品茶、夏亲水、秋问道、冬养生”四季文旅主题活动,充分展现紫阳民歌文化魅力,用独特的地域文化吸引更多游客来紫阳观光旅游。

  三、紫阳民歌的发展危机

  一是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紫阳民歌是地域性很强的音乐,有其独特的音律、音介、调式、语言等,目前真正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不足十人,缺乏有学术造诣的领军人物,对其所涉及的多学科领域进行系统研究。

  二是缺乏有知名度的歌手和高素质创作人才。20世纪80年代能够从事民歌演唱在档的252民歌手,现仅有32名,且年事已高;同时由于缺乏有激情且综合素质过硬的创作人才,民歌艺术传承出现断档危机。

  三是缺乏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紫阳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及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但因没有相应的可操作性政策扶持和可持续性的经费支持,导致民歌保护和开发工作难度加大。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是实施“包装推介”工程。把紫阳民歌和紫阳富硒茶、紫阳美食、紫阳风土人文等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改进民歌服装、乐器、演唱方式,丰富表现业态和模式,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宣传力度,推向各大音乐平台,建立专门网站、抖音和微信公众号等。

  二是实施“传统保护”工程。通过录制音视频资料,制作音视频教材,保护传统民歌独特的音乐唱腔。对相关文史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建立紫阳民歌资料库,搞好民歌文化理论研究,定期举办紫阳民歌文化理论研讨会。

  三是实施“品牌打造”工程。建立“民歌小镇”“民歌广场”“民歌村”等文旅品牌项目和民歌地标场所,创编一批紫阳民歌剧,在重点景区进行展演,让外来游客有地方听民歌、学民歌,进一步发挥民歌的经济效益。

  四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培养民歌传承人,引进和扶持优秀民歌手及民歌创作人才,抓好新生代培育工作,坚持民歌“从娃娃抓起”,注重在中小学发现民歌“苗子”,实行跟踪培养。积极与省内外艺术院校对接,培育梯级人才队伍。

  五是实施“政策保障”工程。出台地方文化保护政策,设立紫阳民歌保护发展基金,建立激励民歌发展的长效机制,定期举办民歌演唱、创作等各类赛事活动,保持紫阳民歌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关于陕西地方音乐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几点看法

  邓萌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地方音乐蕴含着民歌、民间歌舞音乐、器乐曲、曲艺音乐和戏曲音乐等珍贵资源,凝聚着岁月的沧桑,是文化血脉的延续、民族文化的精髓。

  陕西地方音乐是陕西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品牌,也是陕西人的重要精神文化载体,在全国影响较大,尤其是陕北民歌、安塞腰鼓、秦腔、华阴老腔等每每能在国家级平台上得到充分展示,获得了诸多荣誉,产生了广泛影响,彰显了陕西地方音乐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丰富社会内涵、深刻政治思想和浓郁人文精神。

  但是,曾经的辉煌掩盖不住当前的困境。由于缺乏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科学性、合理性的整体规划,这些年陕西地方音乐在创作、表演、研究以及影响力上,总体处于下滑的趋势,错失了许多发展机遇。

  以陕北民歌为例,2006年陕西省民歌大赛评选出了“十大陕北民歌手”,陕北民歌的传承发展颇有前景,形势大好,但发展到2020年,实际情况却是严峻的,陕北民歌影响力远不如前,处于边缘化的境地,落后于周边的山西、甘肃、内蒙古,出现陕北民歌原产地“中央塌陷”,数次在全国性比赛中没有斩获,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山西的阿宝成了陕北民歌的代表性人物。

  再如陕西民乐曾经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但发展现状也不容乐观,相比于北京、上海,陕西民乐演出市场小、专业团队少、创作创新慢,很多民间的民乐团体已经退化为中老年人非盈利性自娱自乐组织,陕西民乐在全国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

  秦腔音乐、眉户音乐、曲子戏音乐、汉调二黄、紫阳民歌、陕北道情、陕北说书等等,相比于过去的繁荣重要,发展现状令人担忧。要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诸如资金投入不足、艺术人才流失、传承处境尴尬、文化产业弱小、缺乏有影响的作品和领军人物等突出问题,制定陕西地方音乐传承和保护规划迫在眉睫。否则,即使近几年火遍全国的华阴老腔,十年后也无法保证其继续正常传承发展。

  发展上缺少整体规划,刚性目标;推进中一般号召,缺乏措施;投入上严重不足,难以为继,这是文化艺术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信访、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党风廉政建设这些考核刚性要求,文化艺术建设在实际工作中成了软任务,在各级政府的工作中经常排不上位置。因此,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整体规划,甚至制定法规,建立保障体制机制,强制性保证陕西地方音乐有序传承与保护,才不会出现“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弊病,更重要的既能使保护资金有稳定的保证,也可以使资金使用更加科学、规范、合理、有效。

  总之,这次省政协能够针对当前陕西地方音乐传承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征求意见,研究制定保护规划,是十分必要的。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文化艺术的法律法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艺术家创作优秀艺术作品的热情,进一步提升公众的艺术修养和参与能力,积极引导广大公众广泛地参与文化艺术的发展,从而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助力添彩。

关于保护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几点建议

  刘耀林

  铜川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一、铜川地方音乐的现状

  铜川地处关中与陕北结合部,人文荟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山区移民居多,散落着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调较为广泛,如金锁的《锄地号子》,黄堡的《十绣》,耀州的《对花》,陈炉的《摘椒》等大量的民间曲调,特别是铜川词作者姚筱舟创作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唱遍新中国几十年,已成为我国代代传承的经典之作。近年来,随着铜川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全市广大音乐工作者先后创作出了大量地方音乐作品,如大型组歌《照金岁月》,歌曲《铜川谣》《药王山传奇》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音乐作品,唱响了铜川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存在问题

  一是我市一些地方民间音乐大都是口耳相传,民间音乐人或已经故去,或年事已高,“活资料”抢救工作非常迫切。群众对地方音乐保护传承意识不强,后继人才匮乏,地方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亟待加强。 二是地方音乐传承与保护缺乏总体规划,缺乏专门的保护传承工作机制。全市只有各级音乐家协会等群众组织,没有地方音乐的专门研究人员,也没有专门的资金保障。 三是缺乏有组织的开展地方音乐采集整理工作。我市在很多年前由时任市文联主席李浩宇挖掘整理了《沙柳木扁担》等许多优秀民歌曲调,但总体上由于没有专门的集中采集整理,导致大量民间曲调现已失传。 四是地方音乐的宣传交流不够,缺乏有组织的搭建传承地方音乐的交流平台,导致地方音乐在当前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不大,一些地方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承地方音乐活动基本没有。

  三、意见建议

  一是将地方音乐保护传承纳入全省文艺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门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落实经费人员,指导全省各级政府切实做好地方音乐保护与传承。

  二是加强地方音乐普查和采集整理工作。一要引导各级文艺组织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广泛开展地方音乐普查和采集整理工作,整理编辑出版我省地方音乐作品集,切实做好全省地方音乐的挖掘整理工作。二要尽快做好“活资料”的抢救工作。全省应拿出专项资金,上下联动,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活资料抢救工作。

  三是大力弘扬地方音乐。积极组织地方音乐家走进文化广场、学校社区、厂矿企业等开展传承地方音乐宣传演出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地方音乐的保护意识。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利用相关院校和专业团体进行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地方音乐人才素质。积极协调省级艺术家下基层支持地方开展传承地方音乐交流活动,大力搭建省级交流平台,促使地方音乐人才上下互动,共同提高。

  五是大力支持地方音乐打造提升。就铜川来讲,一个是支持铜川市打造提升大型组歌《照金岁月》,形成常态化巡演,唱响红色音乐旋律。大型组歌《照金岁月》是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创作素材,反映上世纪30年代初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苏区革命斗争的大型原创组歌,分为序曲、风、火、情、尾声五个部分。音乐创作以陕西地域音乐文化为基本元素,表现形式以画外音讲述照金革命岁月为引线,以合唱艺术为主导,融汇情景舞、现代声光舞美技术,全景式再现了照金苏区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另一个是支持铜川市策划唱响《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红色经典歌曲,繁荣地方音乐文化。

  各界导报记者 杜静波 摄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月度 协商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