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亲山 幸福为先 ——西安市政协张建华的韦兆情

2020-08-27 00:19:34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短短两年时间,韦兆东村是如何实现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的历史蜕变,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村民自信奠定坚实基础。韦兆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建华总结了12个字:找准定位,换位思考,众人划桨。...

  8月25日,伴着清晨第一缕阳光从天空洒下,长安区王莽街道的韦兆东村又热闹了起来,田里、铺中、街道上,人们三五成群,或忙碌、或攀谈,欢笑声和鸟鸣不时回荡,与远山近水共同勾勒出一副乡村美如画、幸福千万家的恬静卷章。

  如果不了解,谁也想不到两年前的这里还是污水满街流、垃圾到处飞,本村人出去后都不愿回来的落后村。

韦兆东村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小花园

  短短两年时间,韦兆东村是如何实现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的历史蜕变,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村民自信奠定坚实基础。韦兆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建华总结了12个字:找准定位,换位思考,众人划桨。

老物件新用 人居旧貌换新颜

  张建华,1964年出生于山东,军校毕业后入伍,于2005年转业至西安市政协机关工作。

  韦兆东村位于长安区东南20公里,全村共有891户3752人,是西安市重点帮扶村。

  2108年3月,正值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张建华主动请缨驻村扶贫。

  一间7、8平米的办公室兼宿舍,生活用水要去院子用水桶提,一日三餐面条馒头加稀饭,入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虽然从部队到机关,张建华从未深入过“三农”生活,但山东、陕西两地和军旅历练共同铸就的豪爽、实在、坚韧品格,让他将相较艰苦的驻村看做了一次宝贵机遇和挑战,迅速适应融入,于驻村的第一个月便走遍了全村所有贫困户家庭,

  与村委班子成员分别进行了深入交谈。在工作之余,张建华也不闲着,走街串巷,看到有人就坐下来聊聊天,拉拉家常。

  说起韦兆东村花园乡村改造,张建华就止不住了话匣子

  “来到韦兆东村,我就是韦兆东村人,就要尽快让相亲们过的好,活的自信。”经过走访,张建华发现,村民们对改善人居环境的意愿十分迫切。

  为此,张建华多次与村支部讨论,制定方案,并和市政协分管领导一起,积极联系市区相关部门,争取资金2000余万元,通过美丽家居乡村建设、花园乡村建设、厕所垃圾台改造、全村绿化建设等多个项目,拉开了韦兆东村人居大升级的序幕。

  厕所从屋外改到屋内,从茅厕改成抽水式;随处堆放的秸秆、垃圾,多台农用三轮不停歇拉了一个月……村支部委员李鼎告诉记者,为了让改造改到群众心坎里,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那段时间,张建华带领村支部成员,每天都“泡”在群众家里,“泡”在施工现场。

  同时,庭前改造中,工作队还号召政协委员们捐赠绿植花卉,号召村民将家里不用的物件拿出来造景。你家犁,我家缸,他家青砖瓷瓦,甚至连废旧的汽车轮胎,都摇身一变,成了特色花园的造景物。

  如今,走在韦兆东村的大街小巷,路平了,庭前绿了,空气清新了,各家每户门前迥异的小花园,让人不论走到哪,都美到哪。老物件的应用,也让人在观景的同时,唤醒农耕文化记忆,不忘初心,向着美好生活砥砺奋斗。

  韦兆东村的改造经验也得到了长安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肯定,被评为区级最美花园乡村。该区多次花园乡村建设现场会也韦兆东村举行。

提收入 盖新房 贫困户的知心亲戚

  为了让贫困户快脱贫、真脱贫,张建华始终将自己视为老百姓亲戚和最值得信赖的贴心人。

  贫困户张喜琴,几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儿子又患慢性肾病欠了不少外债,为了让张喜琴摆脱生活困境,张建华多方联系,为张喜琴找份保洁工作,每月稳定收入3000元,并帮她儿子进入技师学院学习,为以后生活打好基础。

  “多亏有了张书记的帮助,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一提及这几年来张建华的帮助,张喜琴泪水就打湿了眼眶。

  贫困户王省利,身患残疾,和88岁的老母亲李玉芳相依为命,也没有安全住房。张建华依照国家的扶贫政策不仅给他们新盖了住房,还帮忙将他们闲置的院子出租,有了固定收入。“俺娃来咧,俺娃好滴很,快进屋……”张建华来到王家,李玉芳老人抓着他的手不愿松开,打心底将张建华当成了自家人。

  不仅是解决工作、帮助创收,两年来,张建华还多次联系西安多家医疗结构,累计为贫困户免费送诊20余人次,帮助申请各类生活补助费用5万余元,并协助制定了贫困户集体产业入股分红规定。如今,韦兆东村贫困已基本消除。

脱贫 振兴 新产业助力集体经济壮大

  驻村期间,张建华始终将产业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作为韦兆东村的腾飞引擎。

  同时,作为一名“政协人”,西安市的政协委员们也成了韦兆东村的智囊团,先后有近百名市政协委员受邀到村调研,共商产业发展之路。

去年栽植,今年挂果的桃子,让张建华在意外之余,更多了几分期待

  2019年,在张建华的牵线下,28名政协委员筹集资金30余万元,帮助村里成立种养合作社和政协委员产业帮扶基地,种植各类优质桃树6000余棵和猕猴桃200余棵。同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委员中的农业专家,以及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也定期受邀,到基地进行科学化、标准化、品种化专业指导。

  明年,该基地以无公害方式种植的水果将陆续上市,为集体增收、群众种植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8月24日,在产业园一角,一片翠绿的黄瓜园试验田中,2019年大国农匠金奖获得者、西安松岭黄瓜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陶晓谊,正在采摘成熟的黄瓜,她也是张建华为了提高韦兆东村农产业竞争力,引进的高等科研人才。

  经过4个多月的实验,她的新品种黄瓜岭优3号在韦兆试种成功。对比实验的其他国内外现有品种,该品种味道更香甜,耐病虫害。“基本上不用农药,周期短,价值高,非常适合做韦兆东村的新产业。”对于帮扶发展,陶晓谊自信满满。

  受张建华之邀,陶晓谊在韦兆东村园区实验成功的新品种黄瓜味甘脆美

  抬头望终南,北靠少陵塬,西临兴教寺,坐拥大峪河,韦兆东村拥有近水亲山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及历史底蕴。坐在办公室里,望着不远处的终南山和大峪河,张建华计划下一步在韦兆东村发展“旅游+”,用新环境、新产业、新模式振兴韦兆,使其像终南山一样声名远播,让这里的人民活的更自信。(各界导报记者 赵坤 王路)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西安 政协 张建华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