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优势 做活“农”字文章——渭南市政协委员聚焦资源优势建言出招

2020-07-01 08:53:46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 地处关中平原东部的渭南,耕地面积达700多万亩,是我省农业主产区,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何发挥优势做强特色助推渭南高质量发展?在渭南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多位委员聚焦“农”字积极建言献策。...

  □记者 唐冰 樊星

  地处关中平原东部的渭南,耕地面积达700多万亩,是我省农业主产区,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何发挥优势做强特色助推渭南高质量发展?在渭南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多位委员聚焦“农”字积极建言献策。

  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申遗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遗产试点项目”。截至目前,我省只有佳县古枣园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渭南市政协委员、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常伟认为,渭南拥有规模最大、历史最长、资源丰富的渭北土壤耕作制度及其古土遗存、新旧龙首坝及古今龙首渠、渭北粟作文化、大荔丰图义仓等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使之成为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的有效载体,既是向世界展示渭南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渭南优质农产品走向国际化、品牌化、特色化的有效途径。

  常伟建议,应在全市范围内对农业文化遗产开展普查,根据遗产地不同情况,建立测评和监督考核机制,分析农业文化遗产基本情况,编制《渭南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农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更应成为传承和受益的主体。”常伟同时建议,成立渭南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门机构,加大扶持力度,逐步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避免过度开发,呈现原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和走近农业文化遗产,将生态与文化优势有机结合,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高渭南知名度和影响力。

  打造农业版“京东”平台

  “招商引资与培育本土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必须两手抓。”渭南市政协委员、陕西光大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瑞元认为,招商引资可以弥补渭南市产业布局的“缺位”,但扶助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同样重要。

  杨瑞元指出,全国和陕西农业生产每年需要农业生产资料分别为1.8万亿元和487亿元,这个领域存在着巨大商机。他建议,应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优势,在渭南打造中国农业版的“京东”平台,培育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农”字产业。

  “渭南的瓜果菜名扬全国,但是至今还没有诞生一个农产品线上交易平台。”杨瑞元表示,应做大做强农产品线上交易平台,促进农产品进城。同时以渭南经开区酵素城为依托,挖掘国际顶尖级农产品深加工专家,购买相关专利,筑巢引凤,集中孵化,带动地方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大发展。

  “城里有‘货拉拉’,村里如果有‘村拉拉’,一定会‘拉’出一个大产业。”杨瑞元认为,为此需要平台物流业的支撑。

  做活生态农业唤醒乡村潜能

  “渭南最大的优势是农业,农业的最大优势是生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提供更多优质生态农产品,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渭南市政协委员、雷氏红色文化典藏博物馆创办人雷转运认为,应注重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态文化价值,通过规划实现城乡交互式情景,发挥农业生态功能,唤醒乡村潜能,实现生态文化融合。

  雷转运建议,应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形成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链延长和价值链增值,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建立农业技术分级管理咨询数据平台,提供更为及时便捷的科技服务;培育壮大农业企业,组织农民适度规模经营,健全信用制度及其体系,建立和完善更加稳定、高效的农企多种形式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农企命运共同体,让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渭南政协 资源 关中平原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