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下午,出席平利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委员们围绕政协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展开了讨论,并就如何推动政协工作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热议报告 催人振奋
“报告内容亮点纷呈,对过去一年的重点工作、委员优秀表现的阐述,尤其是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方面,充分展现人民政协的力量。”县政协委员石凯表示,“这让委员充满自豪感,对今后工作中更好的履职也有激励作用。”
梁明委员说到:“报告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会认真落实新一年政协工作部署,带头参加政协活动、带头履行委员职责,为全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脱贫攻坚收官战、经济发展保卫战,贡献力量。”
关于调研报告的质量问题,县政协委员陈政建议:“改进调研方式,委员不打招呼深入一线、求真求实,把问题症结找出来,提高调研质量,避免委员为了发声而发声。”
“人民政协为人民,委员要主动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民发声。”县政协委员崔刚建议,成立更好、更多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团体,广泛联系民众,听取民众心声。”
建言产业 提质增效
茶产业是平利县经济发展的明星产业,如何推动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委员们绕不开的话题。“茶产业的发展规模要与市场容量、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促进该产业从扩大面积转变到提质增效才是现阶段的主要发展方向。”县政协委员汪显安说到。
“一叶一芽和一叶两芽的硒含量是不同的,用一个‘泛’标准来定义不同等级产品,在产品质量检测上出现争议。此外农残也是影响产业品质的一大问题。”对此,汪显安建议对“富硒”标准进行细化规范,对茶饮加工企业设立保证金制度,提高企业的重视程度。同时建议财政给予支持,配备农残测配仪,确保茶叶质量。
说到茶产业,县政协委员、秦巴茶厂平利分公司负责人缪伟雄也有他的见解:“茶厂制茶,一旦机器启动,需要鲜叶量的极大的,但平利县茶叶收购方面比较松散,茶叶资源没有得到整合,建议以市场为导向,指导试点设立茶叶鲜叶交易市场,填补产业链的断档,推动平利县茶产业的发展。”
面对经济下行和外部环境复杂的双重压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显得举步维艰。“作为经济界的委员,我们除了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政协工作报告中,还要坚定信心发展经济,为复工复产作出贡献。”陈艾委员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政府及时出台了许多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企业更要坚定发展信心,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现在正是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为中小微企业排忧解难,解决资金难题是重点。”平利县农商银行董事长、县政协委员唐德东表示,平利农商银行将进一步发挥好行业优势,撬动信贷资金,降低贷款利率,简化办贷流程,推行阳光信贷工程,加大贷款的投放力度,用足用活金融政策,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支持五个十万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建设中国最美乡村贡献力量。
关切民生 稳定发展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承载着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等职能。随着社会化管理创新的要求,社区的各项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但社区工作人员的薪资却几乎没有变化。”杨春红委员建议,建立一个合理的、稳定的增长机制,及时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确保社区能留得住人才、干得好事情,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疫情影响下,幼儿园迟迟不能开学,幼儿园秒变“烧烤店”的“自救”新闻频频登上热搜。对此,明正平委员认为,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金融、税务等部门应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保证民办幼儿园的正常运行,稳定教师队伍,从而避免大范围的人才流失。
“青年人才的引入和回流是农村发展振兴的关键支撑点。”刘付祥委员建议到,要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和人才培训机制,为青年人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创业阵地;强化返乡发展青年人才队伍建设,让回乡知识青年找到归属、激发热情、提升凝聚力。
“政协委员要通过参加政协全会,统一思想,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共识;要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平利发展大计;要关注民生,反映热点难点问题;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县政协主席魏传利在参加分组讨论时指出。
就做好2020年县政协工作,魏传利说,要密切关注当前发展形势,关注2020年县政协重点工作,围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要扎实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提升”主题实践活动,抓好政协党建、调研协商、委员提案、社情民意、委员履职、政协宣传“六大提升”工作,全面提升政协工作水平。要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委员学习,强化责任担当,做好“委员作业”,交好委员答卷。(来昌荣 雷文姣 何娟)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