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汉滨区政协“农村文化场所建设”双月协商座谈会侧记

2020-04-29 20:30:28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4月29日,汉滨区政协召开“农村文化场所建设”双月协商座谈会。...

  4月29日,汉滨区政协召开“农村文化场所建设”双月协商座谈会,相关单位负责人、专家及部分区政协委员集聚一堂,建言献计,助力全区农村文化场所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石。

场所建设与内涵发展需同步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而言,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仍较为滞后,与全面小康建设、乡村振兴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对参与文化生活的渴求有一定差距。”对此,汉滨区文史委主委姚舜杰建议,要摸清当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特性,文化阵地建设与文化活动开展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俗易通,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认可度和参与度,让农村基层文化阵地真正成为农村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的“文化之家”。同时要积极探索公益文化项目市场化,把文化资源整合成项目向社会推介,丰富文化内涵建设,解决“供给跟不上”的问题。

  “近年来,汉滨区累计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10余个,百姓大舞台150余个,村史馆10个...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日益完善,但从全区布局和实际成效来看,仍面临诸多问题。”区政协委员惠星说,除了功能设置不全、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常见问题,部分村镇出现文化场所和部室被挤占、挪用的现象。

  惠星建议,要重视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将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规划中,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逐步完善基层文化场所建设;部门间加强沟通合作、统筹协调,整合利用好基层设施设备资源。

  谈及此,区政协常委、区少儿图书馆馆员薛淼接过话题,她说:“农家书屋不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更是农村文化扶贫的重要推手。经过多年推广,全区基本达到全覆盖,目前图书品类少、实用价值不高、管理落后是群众反映较突出的问题。”

  薛淼认为,当前农家书屋进入转型期,如何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管好用好农家书屋是“必答题”。她建议,积极融入共建共享的农村公共阅读资源系统,推广区域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整合区域内公共阅读资源,采购配送可读性高的适合村民阅读的最新图书,同时利用互联网优势,建立线上线下共享平台,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此外,她还建议,加强对区域内专兼职队伍业务培训和阅读推广人员培训,以专业提升强化服务能力,逐步解决“管理”落后问题。

让基层文化充满“乡愁”记忆

  “汉调二黄在安康具有独特的地位,寄托着老百姓的乡愁,在其推广和传承上应当与基层文化建设融合起来。”区政协委员、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团务委员肖飞结合工作实际,在推进汉调二黄传播与农村群众文化普及相结合的问题上提出建议,他认为,要利用好“百姓大舞台”,发挥联系群众情感纽带的作用,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汉调二黄所传达的精神内涵,要注重内容创新,传播时代价值新风尚,在传播的同时得到发展。

  他建议,要加强与镇办文化站的联系,充分发挥汉调二黄这一综合性的活态传播方式,传播地方戏曲这一独特文化形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加大政府购买文化惠民演出、送戏下乡活动的投入,精选老百姓喜爱的优秀剧目,多反映民风民俗,让传统的经典剧目如盐入水般溶解在老百姓的文化形态中。

  “基层文化建设与乡愁的另一个呈现便是农村古建筑。石板房、石头墙、老戏楼、旧祠堂等极具保存价值的农村古建筑在汉滨区可不少。”区政协常委罗先余建议,出台古民居评价标准,对有价值的古民居进行保护、利用,为乡村振兴留下农耕文化的遗存,要给旧宅腾退中的安全的、有特色的建筑给予宽松政策,留下地方文化记忆;广泛收集地方文献资料、地方传说、农耕文化器物等,丰富文化内涵。(来昌荣)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汉滨区 政协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