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黄华云 李树德)连日来,宁强县政协机关领导和干部分别走进企业,钻进山林,深入了解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就业增收情况。
在阳平关镇张家河村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园区调研。
在阳平关镇张家河村白万袋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园里,四五十名员工正在劳作,有的在从冷库出货装车,有的在采摘、分拣香菇,有的在腾棚码架,有的在加固大棚。“我每天能挣八九十元,一个月能领两千多,比起到外地务工,工资是低一些,但是能就近照顾家务,也还是不错的。”来自本县大安镇干溪沟村的年轻妇女舒艳芳坦然地说。石兰芳,是当地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妇女,一直在园区干活,吃苦肯干,同时料理家务农活,去年挣工资15000多元。据园区负责人介绍,园区分三期建设,2019年给村集体分红31.6万元, 23户贫困户托管经营,每户3000袋,每户分利1500元,平时用工在50人上下,采摘旺季用工超过100人,优先录用贫困户劳力6人长期务工;2020 年,新增委托经营20户共计43户,每户保证分利1500元,同时给村集体分红23.6万元。
在毛坝河镇汤家坝村调研以天麻、淫羊藿种植为主的中药材产业。
目前,全县纳入经营主体带贫范围、在业状态公司345个、合作社585个、家庭农场129个、各类养殖加工厂基地133个,共计1172个。自2017年以来,承担带贫项目建设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196个,带动贫困户11067户,为宁强县对标对表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脱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调研建议,立足“脱贫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发展产业信心不动摇,坚持产业就业双双并举,在发展产业中培育农民,进一步发挥政策资金扶持产业“造血”“活血”功能,拓宽农民小康之路。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