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满淑涵 吴军礼李昱彤 实习记者 叶睿
“始终坚持正确站位,着力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始终坚持真抓实干,不断提高参政为民的实效。”今年3月,在宁陕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新当选为县政协主席的马先友慷慨陈词,鼓舞县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干劲。
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围绕脱贫攻坚头等大事,今年以来,宁陕县政协继续统筹机关干部、驻村队员、政协委员、社会帮扶“四支力量”,不让一名困难群众掉队。“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智慧,激发一切可以激发的活力,真正把工作做到贫困群众心坎里。”马先友说。
“四支力量”如何统筹?县政协领导班子首先突出表率作用,强化示范带动,包抓了全县最偏僻的6个贫困村,每月到村督导扶贫工作不少于三次,目前已争取项目资金2200万元,建成3个镇7条连村通组公路、3处移动基站、1个村活动室和4个村组的自来水工程项目,还为机关包联的金川镇设计新民风建设宣传栏,通过开展“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道德评议活动,激发村民脱贫精神动力。
到退休年龄始终走不脱的小川村第一书记欧能高,被困难群众念念不忘的包帮干部沈兰虎……不少在脱贫攻坚一线涌现出来的典型,体现了县政协机关干部尽心尽力办事,用心用情帮扶的态度和热情。马先友认为,困难群众的日子过好了就是对政协帮扶工作的最大肯定。
今年7月,宁陕县政协还创新开展“12345”竞赛活动,在经济科技委办公室、提案法制委办公室、学宣文卫委办公室、机关办公室之间评优评奖,签订委办年度目标责任书,制定印发考评细则,实行百分制考评,根据考评结果评选出1个先进集体;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评选出2名先进工作者、3名优秀共产党员;在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工作业绩竞赛活动,评选4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5名新闻宣传先进个人。马先友介绍说,在各委办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赋分表中,就有“完成包帮扶贫、连心工程工作任务;本办干部职工每月至少走访1次包联群众,认真填写包帮《民情日志》《纪实簿》等相关记录;办好县政协机关第三期脱贫攻坚宣传专栏”等要求。
目前,宁陕县政协机关21名干部职工共结对帮扶49户179名贫困人口,坚持每月至少进村不少于两次。县政协机关党支部还与包帮的小川村党支部开展连心联建活动,帮助村上发展生态养殖、有机杂粮、中药材等主导产业。
脱贫攻坚战场上,还活跃着不少政协委员的身影。《关于加大扶贫产业园建设,稳定搬迁群众增收的建议》《关于制定产业大户带贫困户脱贫奖励办法的提案》《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引领,创新秦巴山区旅游脱贫模式》《坚定信心、初心不改,扛起企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创新路,农企携手奔小康》等这些从委员笔端流淌出来的真知灼见,正是他们深入实际问来、看来、思考来的。
“不光鼓励委员围绕脱贫攻坚献计献策,还引导他们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积极行动。”马先友介绍说,县政协将“助力脱贫攻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纳入委员履职评价考核体系,给予10到30分加分。全县政协委员共包联贫困户230户,19名委员所在企业安排贫困户就业173人,辐射带动481户贫困户发展产业,24名委员所在企业爱心捐赠238.7万元。“点滴之爱彰显委员情怀与担当。”
为了在脱贫攻坚中更好地发挥凝心聚力作用,宁陕县政协还联合宁陕县慈善协会发起设立了“宁陕县边远学校优秀教师奖励基金”,表彰奖励坚守在边远乡村的优秀教师和省、市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为加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扶贫成效贡献政协力量。同时,组织包联贫困村的各级驻村干部、村班子成员“走出去”学习经验,把特色种植养殖技术人员“请进来”开展专题培训,向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提供长见识学本领的机会,有效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让困难群众吃上了增收“定心丸”。
编辑: 罗亚秀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