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摘编 | 这8位发言人带我们走进“秦岭保护主题课堂”

2019-07-17 10:24:29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 7月16日,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在西安开幕,围绕“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建言资政。...

  7月16日,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在西安开幕,围绕“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建言资政。


  大会发言汇编

  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闵生华  省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民进省委会专职副主委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省的重点工作,总体来看,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实现了稳中向好趋势,同时我们也看到,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存在,生态环保基础能力还比较薄弱,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依旧矛盾突出,挑战重重,压力巨大。环境污染有着较强的反复性,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再次解决起来难度会更高,代价会更大,后果会更严重。这就提醒我们要认清面临的形势,不能有丝毫懈怠,为此建议: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依靠制度的完善和强化执行。进一步健全地方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严格的政府环保绩效考核机制和监督制约体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理念,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对盲目上项目引投资,为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开方便之门,降低环保标准,放松环境监管和污染治理的行为,要严格按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进行追责。

  二是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对于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的地方降低GDP考核权重,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权重,尝试建立以绿色GDP为基调的绩效考核体系,实行差异化考核。对生态环境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为生态环境保护牺牲自身发展的区域或个人,要由受益区域或政府给予生态补偿,保证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益。

  三是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环保决策科学化水平。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需坚持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遵循,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指导,将绿色发展作为落实追赶超越和“五新”战略的具体化行动,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建设等决策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分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考虑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

  四是分类施策,实现治污精准化。要根据陕南、关中、陕北存在的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分类施策。结合不同区域、流域的环境容量、环境质量,抓住主要矛盾,精准发力。还要加大财政投入,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于企业主体灭失,形成的无序、粗犷开采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遗留问题、城市基础设施欠账等问题,要加大财政预算和支出,保证问题解决。同时,还需加强生态环境干部队伍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中央部署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其难度、广度、深度可想而知,需要像扶贫攻坚战一样,配强配齐生态环境干部队伍,形成能打硬仗的生态文明建设“铁军”。

  生态环境问题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大事,还需我们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扎实持久地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让美丽陕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关于秦岭植被建设与保护的建议

  陈怡平 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分布区,植被建设是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秦岭植被建设与保护存在如下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森林资源分布面积广,管护难度较大。秦岭是我省最大森林分布区,目前公益林管护效果良好,但管护林区面积比较分散、战线较长,目前管护工作主要依靠人力巡查,管护效率较低,难度较大。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规划界限不明确。目前秦岭保护依然存在法规制度不健全,规划不到位的问题。规划过于宏观,用途管制不深入、不细致;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乡建设与旅游开发空间界定不明确,规划及建设随意性较大。三是植被保护工作基础薄弱,科技手段落后。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新技术应用不足,科技含量较低。基层专业人员严重匮乏。管护用房、道路、供电、管护手段仍然陈旧落后。四是生态保护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对植被建设与保护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一些居民点转变为农家乐,导致垃圾、污水乱排滥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发展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有悖生态文明建设。如何破解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实现保护与利用双赢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快编制秦岭保护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研究不同类型土地单元空间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力,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现状,科学划分核心保育区(禁止开发区),生态保育修复区(禁止开发区),传统利用区(限制开发),游憩与科普教育区(适度开发)。

  二、科学优化秦岭植被结构。目前秦岭地区有400多万亩飞播森林需进行抚育,其中200万亩高密度林分急需加速抚育。营造带状或块状的混交林,科学搭配树木种类,科学间伐生长过速的树木,优化植被结构,是提升秦岭植被建设的可持续性的有效措施。建议我省开展秦岭森林资源调查,摸清秦岭林区资源储量,为科学保护秦岭森林资源提供科学支撑。

  三、科学保护珍稀动植物。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秦岭大熊猫是国宝中的国宝。建议建立秦岭国家公园,扩大保护区面积,复壮和人工种植大熊猫主食竹巴山木竹、秦岭箭竹;人为诱导兴隆岭地区大熊猫向外疏散,维护合理种群密度。目前秦岭羚牛缺乏天敌,种群数量过大。如果继续扩大种群数量,必然引发新的生态问题。建议林业管理部门采取必要措施淘汰老弱羚牛,维护合理种群密度。

  四、加强生态补偿力度。秦岭既是秦巴山区连片贫困区,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区。既要保护秦岭的绿水青山,也要让周边的人民群众从绿水青山中受益,增强他们的福祉。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秦岭山区人民为秦岭“复绿”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虽然国家有生态补偿,但生态补偿标准低且不统一,调研获悉,农民每亩地每年获得补偿约300—400元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秦岭地区比较突出。为此建议从省级层面呼吁国家推动提高补偿标准,助力秦岭各市县脱贫与可持续发展,为京津冀等提供更多优质水资源。同时,建议出台“关于支持秦岭地区各市发展生态经济的实施意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出台“关于规范秦岭周边开办农家乐的可行办法”,促进秦岭周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五、提高管理技术装备水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能,建立智慧林业信息管理平台;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三维模型、地面摄影测量等技术手段进行自然资源及生态监测与保护。建立监测影像数据库,及时提供秦岭自然和生态变化的动态数据,为科学管理与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强化秦岭农村环境整治 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高健 商洛市政协主席

  地处秦岭腹地的商洛,近年来坚持“生态立市”不动摇,以实施国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为抓手,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持续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垃圾,不断加大人畜污染治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还存在“四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环保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村环保是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各县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重视程度高,但部分镇村工作推进力度不大,呈现“上热下凉、逐级递减”的趋势,特别是一些群众环保意识淡漠,全社会防治污染、爱护环境的共识尚未形成。

  二是环保基础设施欠账多。目前全市尚有68个镇、460多个移民搬迁安置点、780多个村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的各类环保设施运行不够规范,特别是偏远农村设施配备落后,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措施还不到位。

  三是环保监管力量还不足。农村环境监管量大面广、情况复杂,镇与村、社区与农户、产业与企业之间情况差异较大,污水、垃圾、畜厕的治理还任重道远。加之,各级环保力量严重不足,环境监管存在“专而无人、管而不专”现象,特别是农村保洁员报酬偏低、人员缺乏。

  四是环保管理机制不健全。各级环保责任落实不到位,专业规范管理和民间自主管理的互补机制尚未形成;特别是,基层镇办、社区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手段缺乏,各类执法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监管有缺位,村级网格化管理还不到位。

  借此机会,提“四点建议”:

  一要完善环境整治规划。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各项政策的宣传普及,认真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对标“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善“十三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注重规划的指向性和操作性,加快美丽乡村、美丽社区、美丽庭院建设,全力打好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上台阶。

  二要严格环保执法监管。严把工业集中区和各类工矿企业的环评准入门槛,杜绝“三高一资”企业进入。严格环保违法行为执法监管,切实解决镇村工业污染突出问题。积极推行人畜粪便、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范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加强群众环保法律普及教育,加大环境污染惩罚力度,逐步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状况。

  三要创新投资运营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农村环保“投资管理运营”新模式,推动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服务新机制,探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的生态补偿新方式,大力倡导和推广PPP模式,积极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建、运、管、服”一条龙服务等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着力破解“瓶颈”制约。

  四要健全工作政策机制。建议省上及时出台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或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工作责任,明确标准规范,明确保障要求,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能动性。不断完善农村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着力解决“资金投入、管理机制、监保队伍”等问题,加快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努力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秦岭水环境保护的建议

  刘勇 全国工商联执委,省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总商会副会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秦岭水环境保护一直是我省关注的重点,它是秦岭乃至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秦岭之水,源于国脉,孕育万物。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绿水青山等生态产品的需求愈发迫切。秦岭作为八百里秦川大地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嘉陵江、汉江、丹江的源头区和渭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地,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秦岭水资源总量为222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的50%,是全省用水安全的生命线,更是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现阶段,秦岭水环境本身固有的脆弱性、不可逆性,加之人类活动的频繁破坏使其水源涵养及生态水补给功能减损严重。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山体破坏严重。矿石开采、过度开发建设严重破坏山体形态;随意开采地下水,造成山体不均匀沉降等诸如此类的行为导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生态功能愈发脆弱。二是植被覆盖率下降。秦岭降水充沛,山地茂密的植被为涵养水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秦岭北麓的水滋润着关中盆地,南麓的水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哺育着长江中下游与华北平原地区,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长期的毁林开荒行为导致秦岭植被的覆盖率由64%下降至56%,森林资源储藏量下降70%以上,林塬线后退10-20km,这是相当严峻的问题。三是水环境的破坏。具体表现为植被破坏,水量急剧减少,河床干枯;污水随意排放,污染河流;挖沙采石挤占河道;建(构)筑物占压河床等等。为此提出四点建议:

  一、完善秦岭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秦岭作为重点保护区,应当统筹规划,严格监管,明令禁止违规行为,但这些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需要相关法律制度进行约束,也不能简单限于秦岭北麓范围或是南麓范围保护条例,还要对秦岭周边控制地区进行约束,因此,需要全面统一的构建完整的保护法规体系。

  二、注重秦岭水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建设利民工程的同时要注重环保性,这也是符合人民需求的应有之行。比如,制约关中和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引汉济渭项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战略性举措,它包括调水和输水两个部分,秦岭输水隧洞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秦岭生态自然保护区的身份对其有着高质量的环保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配套齐全、标准规范的污水处理站,并且利用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确保绿色环保施工,尽可能的减少对保护区的不良影响。

  三、利用技术手段对秦岭的水环境进行全面监控。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集成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及污染源监测数据,不断提高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区水质监测能力,全面监控秦岭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同时,要加大对伪造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行为的查处力度及对监测机构、排污单位和运维机构监督检查力度。

  四、全民共促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秦岭的水环境监测,一方面靠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靠人民群众的监督,治理与监督双管齐下。我们可以定期公开秦岭水环境的监测信息,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感,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一起捍卫蓝天白云和青山碧水,还秦岭一片祥和美丽。

  南北之界线,生态之底线。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绿水青山必可期,百里秦川永不朽。让我们携手并进,一起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助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

  推进秦岭生态旅游规范化发展 助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郭明 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

  我省秦岭区域拥有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30个、森林公园39个,有华山等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区15个;128种动物、56种植物被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对象,具有开展自然、人文和乡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前我省应坚持绿色发展、立足规划引领,完善制度体系、推进转型升级,壮大产业规模、做大品牌效应,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双赢。为此建议:

  一、制定完善秦岭区域全域规划。坚持把秦岭作为一个区域、一个景区来统一规划,统筹主体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城镇体系、土地利用、森林保护利用一系列空间性规划,梳理并化解林地、建设用地之间的规划矛盾;明确秦岭区域重点产业,统筹布局城镇、旅游度假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编制包含城市、乡镇、农村各区域在内的《秦岭区域总体规划》,科学绘就秦岭区域“一张规划蓝图”。据此,秦岭区域的各市县制定本属地中的城镇发展、生态发展、农村发展的专项规划,对涉及秦岭区域的经济、生态发展进行规范。同时,要探索建立“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整合各类空间数据,在合规性审查、选址审查、辅助生态红线督查等方面发挥功能,减少自由裁量权。

  二、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引领秦岭区域全面发展。对秦岭区域所属市县,创新制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将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民生工程纳入,大幅提升生态文明在考核中的权重。一是聚焦资源循环利用、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全面客观地反映绿色发展情况,并引入公众对环境质量满意度指标,注重发挥考核指标的引领导向作用。二是进一步细化我省绿色发展目标指标、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加大循环经济考核比重,可在涉及秦岭区域的陕南三市率先实施,考核结果作为各设区市党政领导和干部的综合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三、注重内涵发展、项目带动、智慧管理,推进秦岭生态旅游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借鉴云南考察经验,以智慧城市、数字小镇建设为抓手,构建定位清晰、资源高效、优势互补、管理规范的发展格局,推进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加快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加快新材料、新技术在景区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推进路、光、电、气、水等旅游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推动电子商务智能化、办公自动化、信息数字化平台建设,推进旅游信息转型升级;策划实现“一部手机游陕西”,实行24小时受理游客退货诉求及30天无理由退货,创新服务管理,重塑诚信、智慧、健康、良好的陕西旅游形象。

  四、利用秦岭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塑造特色鲜明的秦岭生态旅游品牌形象。一是注重品牌效应。利用手机APP、微信等平台打造太白山、“七十二峪”和以“秦岭四宝”为主的旅游精品,提升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二是挖掘特色旅游。打造天然氧吧、骑行、徒步、休闲农业等生态文化品牌,积极发展蔬菜、花卉和果木等新型产业,实现保护、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倡导文明出行。开展诸如游客零污染送门票、送纪念品等活动,积极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引导游客提升环保意识。四是生态经济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统筹规范生态环境保护网络,科学评估景区的生态环境容量,把握承载力,规定不同时期、地区游客的临界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精神状态和紧迫的责任感,多措并举,综合施政,扎实推动秦岭生态旅游规范化发展,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走出一条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之路,使三秦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构建秦岭全要素生态补偿机制 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赵力强 省政协副秘书长、九三学社省委会专职副主委

  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秦岭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统筹协调和横向协作。秦岭生态保护区已经实施的水土流失、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方面的生态补偿,以纵向管理机制为主,缺乏统筹协调和横向协作,没有充分发挥保护成效和补偿绩效。

  (二)对资源保护性行为的生态补偿相对较少。已实施的生态补偿项目更多针对秦岭生态服务功能造成破坏结果的外部不经济性行为补偿,对秦岭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的外部经济性行为的生态补偿相对偏少,保护成效不够明显。

  (三)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单一,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秦岭生态补偿资金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资金、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居多,服务受益方通过市场化机制支付的补偿资金较少,来源相对单一,筹措的市场化机制滞后。

  (四)以项目为主的补偿模式持续性与稳定性较弱。秦岭生态补偿大多以工程项目的模式进行,都有明确的时限,缺乏持续性,实施期限内农民靠补助生存,当补助期限过后,农民利益得不到保证,很可能出现新的生态破坏。

  (五)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监管和绩效评价需要加强。秦岭实施的生态补偿项目散见于国家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有的受偿主体的权利义务不够明晰,纵向检查落实较多,区域内资金使用监管、生态保护绩效评价相对较少,影响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效果。

  二、构建秦岭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厚植生态保护意识,设立秦岭生态保护新区。加强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教育和宣传,加深群众对习总书记“两山”理论和生态补偿的认识,形成生态资源不是永远免费使用的观念。设立秦岭生态保护新区,构建和实施秦岭全要素生态补偿机制,更好地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构建点面结合与协调、以面为主、重点突破的秦岭全要素生态补偿机制。“面”是指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水、土壤、森林、草场、矿藏、野生生物、自然遗迹等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进行的相关利用、开发和各类建设活动等。“点”是指保护范围内某一特定的自然资源的保护或某一特定的利用、开发和建设活动。以面为主就是全面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实现全要素生态补偿的目标;重点突破就是从实际出发,在财力有限的前提下,优先对重点自然资源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点面协调就是做到多点兼顾不遗漏,点面配合少重复,点面结合,协调推进。

  (三)积极推动补偿资金筹措市场化机制建设。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所需生态补偿资金要在财政资金之外多元筹资,积极推动资金筹措的市场化机制建设,尽快建立资源、成本、市场的价格机制,使秦岭北麓资源、生态服务功能的众多受益者成为生态补偿资金的重要供给者。通过合作交流,积极争取国际金融机构的低息贷款及环保项目,广纳海内外社团和个人的捐赠,形成以市场化渠道为主,政府、社会渠道并举的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格局。

  (四)加强补偿资金使用监管和绩效评价。把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政绩考核的核心指标,明确区域管理者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可量化、易操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管,通过预算管理、项目管理、过程督查、项目验收等形式,确保补偿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确保项目真实有效、有始有终。聘请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绩效、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关于创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建议

  刘吉发 省政协委员、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长安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秦岭是中国的自然标识,也是东亚的南北界标,素有“中国父亲山”之美称,也是中华民族的龙脉所在。秦岭地质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秦岭内部巨大的“天然宝库”;秦岭山水蕴藏着丰富的微量元素,从而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秦岭生物,加之秦岭南北分界的过渡性质,更加强化了秦岭生物南北融合的生命特质,从而构成了秦岭山水自然生态的独特价值。面对秦岭山水林草药果的生态环境,急需创新生态保护机制,方能杜绝生态价值流失,从而永续造福中华民族。为此,我省应站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高度,以“秦岭违建整治工程”为历史契机,以秦岭山水生态环境守护者的主人翁姿态,立体化开启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战略工程。

  一、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顶层设计。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首先应纳入陕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实践,从生态政治的战略高度,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顶层设计,成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委员会,设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议事机构,制定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战略规划,对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实践方式,形成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协同的运行机制,构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实践的权责体系,创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独特方式。

  二、整合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三元合力。秦岭山系延绵之长,生态保护工程巨大,必须整合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多元合力,方能推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持续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首先要加强省、市、县三级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三级联动,进而加强秦岭相关市、县地方政府横向之间在秦岭保护实践中的府际协同,充分发挥秦岭山系所属区域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协同职能;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和市场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的多元力量,做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公益性动力与经营性动力的有机整合,使其在秦岭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发挥协同驱动作用,以形成政府、社会和市场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实践中的三元合力。

  三、优化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方式的发展路径。秦岭具有丰富的生态价值,秦岭生态价值既需要立体保护,同时也更需要良性开发,形成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良性互动的实践机制。秦岭生态价值的保护性开发,首先应以生态农业为坐标,构筑秦岭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其次应以山水旅游为载体,打造秦岭休闲养生的东方品牌;再次还应以秦岭小镇为依托,延伸秦岭健康产业的生态长链。通过秦岭生态价值保护性开发的三维路径,形成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价值立体开发的良性互动,全面开启秦岭山水优质资源良性发展的生态模式,做到秦岭山水生态价值向经济社会发展价值的良性兑现。

  四、创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生态文化。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应建立秦岭生态绿色发展实践的“生态智库”,加强秦岭生态绿色发展的学理研究,形成富有东方生态文化特色的“秦岭”学派;进而树立“生态保护人人有责,环境治理全民行动”的生态理念,把“绿色发展”的时代理念内化到每个人的文化血液之中,以形成陕西民众绿色发展实践的行为方式。与此同时,还应全面整合秦岭山水生态发展的秦岭文化,多维度建立“秦岭生态文化博物馆”,提炼富有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秦岭生态文化标识,使人们能够更加集中地感知秦岭生态文化的博大精深,立体化提升秦岭作为中华民族“自然标识”的文化审美,从而使秦岭生态价值与秦岭文化审美相得益彰,全方位彰显东方秦岭山水生态的文化魅力。

  加快旱腰带地区生态修复 助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贺书田 咸阳市政协主席

  咸阳旱腰带地区涉及乾县、礼泉、泾阳、三原4县,共36个乡镇(社区),502个行政村,人口80.93万,区域总面积1880.56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117.64万亩,有林地39.8万亩,荒山荒坡45.82万亩,森林覆盖率14.1%。

  一是科学编制生态恢复规划。立足旱腰带地区高效林果产业优势,编制了《咸阳市旱腰带地区2011-2020年林业发展规划》,计划用10年时间,将使旱腰带地区森林面积增加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

  二是扎实实施林业重点工程。近年累计争取中、省资金6000万元,市级林业专项补助资金 1500万元,在旱腰带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等工程10万余亩,实施森林抚育7万亩,中央造林补贴0.6万亩,栽植花卉2万亩,旱腰带地区森林植被逐步恢复。

  三是大力推广先进生态修复技术。编制了《咸阳市困难立地造林总体规划》。探索出了直接造林、客土造林、水泥网格、植生袋绿化、种植槽绿化和综合治理等8种适用于旱腰带植被恢复工程的生态修复植绿模式。

  四是积极号召全社会参与。近年来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全社会参与生态修复,累计义务植树活动143万人次,组织各类志愿者团体60余家,栽植各类苗木1000万余株,有力地推动了旱腰带生态修复工作。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旱腰带地区开山采石,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虽然经过中省林业重点工程及项目及市级专项资金的投入,引进中兵、伊利等社会资本力量参与,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面对整体生态环境待修复面积大、立地条件差、气候环境不佳等困难,仍有较大的资金缺口。

  2.中省林业项目资金投入标准多年不变,三北工程500元/亩,新一轮退耕还林1600元/亩,森林抚育200元/亩,而且无后续管护专项经费,近年来人工费、物料费上涨幅度较大,群众实施积极性不高,造成历年林业重点工程及项目成效压力加大、新工程和项目难于开展的现状。

  旱腰带生态修复的建议:

  1.建设苗木花卉产业项目。持续推进三原县“40105”建设工程,打造以北部塬区沟坡地带为重点,以四十里塬坡治理为核心,推广核桃、元宝枫、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产业树种,积极吸引、扶持农户组建花木合作社、家庭农场,利用3-5年时间,形成集珍稀树种、绿化苗木、盆景盆花、草皮草毯、鲜花切花生产和交易为一体的苗木花卉生产和交易基地。

  2.建设精品生态和经济林项目。按照《咸阳市旱腰带地区2011-2020年林业发展规划》,全市在旱腰带荒山荒坡栽植生态林和经济林,使我市旱腰带地区林果面积增加6万亩,其中:新增以刺槐、侧柏、油松等为主的生态林1.2万亩(各县1000亩/年),新增或改造以核桃、石榴、葡萄等为主的经济林4.8万亩(各县4000亩/年),使全市旱腰带地区林果覆盖率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20%。

  3.建设生态修复项目。针对泾阳县北部旱腰带矿区多年开采作业造成原有植被毁坏严重的问题,开展旱腰带矿区生态治理恢复工作,全面改善提升泾阳县北部旱腰带整体形象。项目造林总面积达到3000余亩,投资6300万元,其中县财政自筹3000万元,争取省市补助资金3300万元。积极争取欧投行项目和亚行二期项目,进一步加大林业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实施,在乾县、礼泉、三原等旱腰带地区河道两岸及荒山沟坡、道路大力实施造林绿化,有效改善旱腰带区域生态环境面貌,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摄影:各界导报记者 杜静波)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发言 秦岭保护 主题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