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阐明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党中央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给广大民营企业吃下了定心丸,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创新壮大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企业融资难等不少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
以眉县为例,常兴工业园共有入园企业76家,其中纺织企业49家,据了解,目前园内不少企业都有融资的需求,但大多数都很难从银行贷到款或贷款额度不高,对企业发展壮大造成了一定影响。造成企业贷款难的原因,既有民营企业自身发展不足,也有金融制度和政策限制的因素。如何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助力企业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共同努力的目标。
因此,建议:
一是重视企业诚信问题。企业家要身体力行讲诚信,加强自身企业管理,注重企业诚信建设,坚持以诚信打造品牌,严格按照金融机构信贷要求,维护好企业征信,提升企业评级等级。
二是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机构贷款审核指标体系规定,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加强日常财务监督管理,不做假账,做到财务透明,和银行做好沟通,提高企业的信用。
三是合理规划企业发展。企业要善于把握国家政策和行业导向,努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凸显产业优势,合理评估企业资金状况,切忌盲目涉足不熟悉领域和扩大企业规模。
四是寻求多元化融资渠道。企业要创新融资方式,扩宽融资渠道,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可以走直接融资道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上市融资、知识产权融资、品牌融资等融资方式,解决企业融资途径单一的瓶颈。
五是改变国有银行授信办法。特别是要改变目前国有银行贷款审批权限在省级银行的现状,给基层分支机构一定的贷款权限,充分调动基层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贷款审批效率,缩短民营企业贷款周期,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六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辅导。银行要积极与当地中小企业进行对接,定期组织银行内部懂企业财务的信贷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辅导,辅导内容应涉及到近年来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相关政策、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征信知识、金融机构针对小企业的信贷产品、申请贷款流程、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有关知识、银行结算等。
七是创新金融产品。各银行要在既保证银行资金相对安全,又能为中小企业发展解决贷款难题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创新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企业贷款途径。
八是加大政府融资担保基金投入。政府融资担保基金在当地企业融资方面发挥的效果明显,普遍反响好,因此,要根据地方发展实情,不断增加政府融资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力保障。
九是建立银企信息互通机制。各地金融管理部门,要积极收集银行和企业双方借贷信息,定期组织召开银企双方座谈会,为银企双方搭建沟通平台,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畅的问题。
十是协助解决企业不动产登记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积极协助企业解决土地使用权问题,办理不动产登记等问题,为企业抵押融资提供保障。
十一是鼓励引进第三方担保公司。政府要积极引进第三方金融担保机构或公司,加强引导和规范,弥补中小企业因为担保不足而从银行贷不到款的问题。
( 李斐)
编辑: 陈晶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