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更智慧 让生活更便利 ——铜川市政协双月协商聚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侧记

2022-10-26 10:07:41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铜川市自2017年启动建设智慧城市工作以来,推动城市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凭借数字化转型规模效应、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智慧城市“铜川模式”连续三年中稳居全省第一梯队。...

  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蒋维博)铜川市自2017年启动建设智慧城市工作以来,推动城市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凭借数字化转型规模效应、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智慧城市“铜川模式”连续三年中稳居全省第一梯队。

  推进智慧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求,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种重要举措,但在实际工作中,数据资源共享不畅、智能化应用场景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唤醒“沉睡的数据”,架构“城市大脑”,让数字科技为现代城市治理、社会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成为铜川市协商议政推动构建“可感知、会思考、有温度”智慧城市的题中之意。

  10月19日,在我省出台《陕西省大数据条例》后仅20天,铜川市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紧扣“以智慧建设为抓手,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主题,以《陕西省大数据条例》为依据,在协商中汇集力量,推动大数据“上下贯通、横向联通”,加快推动智慧城市应用落地生根。

  打破数据“壁垒” 创新智能应用场景

  铜川市政协调研组前期摸底统计,全市现有各类便民App多达20余个,除“铜城办”、健康铜川、铜川人社等功能相对完善外,大部分App下载用户少、使用频次低、数据更新慢,作用发挥不明显。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调研组摸清了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家底”和“堵点”,边调研边学习边协商,一些突出问题得以及时破解。“对有重复功能以及能够予以共享数据的平台进行了整合,规避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 参加调研的市政协委员、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喜军介绍说。

  如何解决信息壁垒和数据利用质量不高等问题,让其完全发挥系统效能,是本次协商活动中委员们关注的主题之一。赵喜军提出了系统性建议:“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全市云网、数据存储中心等基础设施,推动各类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将数字经济思维能力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提高干部数字经济素养。”…。

  场景创新是一道城市智慧治理的“必答题”,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成败。赵喜军还建议,根据群众需求,梳理城市发展堵点、难点,探索挖掘大数据在便民服务、教育教学、医疗健康等方面的应用场景,逐步建设推广,最终实现政务服务依托“秦务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便民服务、综合服务依托“铜城办”App“一号通用”。

  让城市管理更精细,市民生活更便利

  一座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慧城市,必然是能为居民提供主动、精准、智能、高效服务的城市。

  市政协委员、印台区政协主席文志奇调研发现,智慧社区系统在实践应用中多偏向于政务服务、平安建设等领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社区“互助”和“治理”的功能,“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等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小变化关乎大民生,为此他建议,围绕建设好城市一刻钟服务圈和线上线下社区“商圈”,加强对居民的数据技能教育和培训,加快信息领域的无障碍建设,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共享数字生活。

  作为城市的“大动脉”,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落地的首要环节。市政协委员王振伟建议,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优化调度公交运行,建设网络定制公交平台,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公交服务。特别是在高峰时段,调整车辆使医院、学校、市场、旅游景点等人流集中的场所有较多的公交车停靠,减少乘客等待时间。

  市政协委员、市财政局副局长张宜萍建议,以群众衣食住行等日常需求为出发点,依托“铜城办”App建设开发智慧城管专栏专区,为群众提供在线投诉建议、城管地图,将便民摊点、公园、生活垃圾投放点、公厕等服务功能纳入城管地图中,实现城市运行一屏展示。同时,她还建议引入外省市柔性执法经验,提升城市执法管理的“温度”。

  “质量高、立意新、问题准,充分体现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大局意识和超前意识,建言建在关键处,议政议在点子上。”在听取委员发言后,副市长宋桂合连连点赞,他表示认真梳理研究、吸收借鉴,切实把委员高质量建言转化为工作成效。

  出席会议的市政协主席刘西林最后指出,智慧化建设既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打造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广泛采用新兴技术支撑打造“城市大脑”,大幅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提高群众生活品质,让智慧建设成果更好服务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

  本次协商活动坚持在“容、融、通”上发力,容纳各方意见建议,兼容各方意见建议,更好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融会贯通、融合力量、融合发展,畅通由上向下、由内向外的聚识通道,团结向未来,聚力走在前,营造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生动局面。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城市 智慧 生活 便利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