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爱书写医者仁心 守初心绽放生命之花— —记全国道德模范、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路生梅

2021-12-16 08:48:43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说她是名医,不是因为她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她一直默默坚守在佳县这片黄土地上,不计个人得失,真心服务群众50年,即使退休后仍不止步,她就是来自北京的姑娘——路生梅。...

  说她是名医,不是因为她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她一直默默坚守在佳县这片黄土地上,不计个人得失,真心服务群众50年,即使退休后仍不止步,她就是来自北京的姑娘——路生梅。她24岁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1968年为响应国家“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服从组织分配,扎根条件最艰苦的西北农村,用50载芳华岁月践行了一位医者的初心,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戴和爱护。

  12月5日,正值寒冬时节,路生梅再次独自踏上西行的列车,来到了自己几十年身心眷恋的地方——黄土高原深处陕北小县城佳县。

  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梁峁起伏、沟壑纵横、交通不发达,工作环境、住宿环境、饮食习惯和生活差异等,让路生梅现在想起来都难以忘怀。喝的是每日仅有一瓢的黄河水,吃的是难以消化的羊油炒菜,不会生炉子,晚上只能睡冷炕,为防虱子,睡觉时衣服只能挂在墙上,第二天抖搂抖搂再穿。尽管生活环境艰苦,这位来自北京的姑娘一待就是一生,从韶华到白头,无怨无悔,将自己一腔热血和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这里的人民。50年来,她翻山越岭为群众暖心服务,也深深融入脚下这片英雄的黄土地。如今,路生梅已是古稀的年纪,却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依然走在服务病患的第一线。

  上世纪70年代,地处偏远的佳县,由于人的思想保守封闭,加之物资困乏生活艰难,一些村民生病了甚至不选择去医院找医生,而是请“神婆”驱邪,很多山里的病患出不去,也没有医生来治疗,这让初来乍到的路生梅甚为震惊。于是,她挤出时间,走村入户,主动上门为群众送医送药,普及基本医疗知识。短短几年间,路生梅的足迹便已踏遍了佳县的村村落落、山山水水。

  初到佳县的那几年,佳县当地的医院实行的是“半医半工”制度。休班的时候,早晨天还没亮,路生梅就得起床去修梯田、修公路,收工之后又回到医院,继续值班接诊。

  一次特别的出诊,给路生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当时徒步一个多小时来到一位待产妇家中,可一进门看到的场景至今仍让她历历在目。只见产妇坐在一个沾满血迹的土袋子上,家人害怕产妇休克,就用手拽着产妇的头发,并准备用一把黑乎乎的、没有消过毒的剪刀剪断脐带,路生梅看到此情此景,第一时间冲上前抢下剪刀,并快速拿出随身携带的消毒器械,有条不紊地给孩子断脐、包裹,避免了一起破伤风事件的发生。而当时破伤风在当地新生儿的死亡率近乎100%。事后,路生梅耐心地向他们普及了产妇生产方面的医疗卫生知识。

  也是通过这次义诊,让路生梅对当地医疗环境的艰苦有了切身体会。佳县实在太落后,太缺医生了!老百姓缺乏基本的医疗卫生常识、医院不时有危重期新生儿病人被送来、县级医院管理经验落后、乡镇医院医疗水平低、不能及时发现症状……面对这一切,路生梅发誓一定要改变这里落后的医疗条件,改变乡亲们落后的医疗卫生观念。在思考许久后,路生梅向医院党支部递交了决心书:“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这里的人民就是最需要我的人。我要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

  坚守初心守护一方百姓

  虽然条件艰苦,但下定决心扎根黄土地的路生梅没有退却,开始专注于提升当地医疗水平。佳县是当时榆林最穷县之一,医院的基础设施也很落后。1983年,从北京协和医院学习归来,路生梅便将北京协和医院的管理经验带到佳县人民医院。在她主持下,佳县人民医院开设了独立的儿科科室,并与妇产科相邻办公,共用一个护士办公室,新生儿出生的同时,儿科医生便进入产房同期开展工作。同时,路生梅在医院开始实施与北京协和医院一样的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各科室会诊制度。在进修期间,路生梅由于进修成绩突出,北京和西安等大城市的几家医院都有意挽留她,但路生梅都婉言谢绝了,毅然决然地回到佳县。

  普及医疗常识、下乡培训医生、筹建专业儿科、到村入户开展义诊……在路生梅的主持和推进下,佳县人民医院儿科的各项工作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小儿静脉穿刺技术,在当时榆林地区医务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和个人第一名。随着治愈患儿越来越多,“佳县儿科”在周边县区也打响了名气,许多外地患者纷纷慕名而来。

  在单位是工作,在家也是工作,有时患者慕名来到家里,路生梅二话不说放下饭碗,拿起听诊器就给孩子治病、开药方。工作中,路生梅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收红包,坚持让患者“少花钱治大病,不花钱能治病”,拒绝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走在县城的小路上,不时有人会拦住路生梅咨询病情,她每次都会停下来耐心解答。有位乡亲说,路生梅给他们一家四代人看过病,是全家的恩人。而对路生梅来说,病人就是她的亲人。

  也常有人问路生梅,“在佳县的这50多年,你觉得苦不苦?”路生梅每一次都认真地回答:“国家安排我到这里,我就本本分分干好。‘扶伤济世、敬德修业’是当年母校对我的期许,也是我坚守了几十年的初心。”

  不计私利情系佳县人民

  1999年,路生梅退休后,拒绝了北京亲人让她回京安度晚年的建议,也拒绝了各大医院的坐诊聘请,而是选择继续留在佳县,选择继续为当地群众诊疗治病。时至今日,路生梅依然坚守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每周坚持在佳县人民医院和佳县中医院义诊,其余时间则在家里为前来看病的病人诊治。

  据粗略统计,仅退休后的这20多年里,前来找路生梅义诊的患者就超过5万人次,就连黄河对岸的山西,也有许多病人前来找她看病诊疗。

  跨越半个多世纪,路生梅将自己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脚下这片黄土地。从门诊到手术台,从县医院到乡村,路生梅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从北京到陕北,从韶华到白头,情愿用一生的守候,为了理想坚持到最后。”这是陕北说书《路生梅礼赞》里的内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人对路生梅一生坚守的钦佩和礼赞。

  践行医者初心砥砺前行奉献终身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已经76岁高龄的路生梅第一时间主动请战,驰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参加,因为肩上有责任,心中有使命,因为我是中国医生。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这份“请战书”被媒体披露后,也激励了许多年轻医生主动请缨战“疫”。

  如今,路生梅还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宣传抗疫知识和个人防护常识,给环卫工人讲解七步洗手法,指导年轻护工给病房科学消毒。同时,她还组建了老年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关爱老人儿童、关爱社会、保护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

  一路走来,路生梅也是荣誉等身,先后被授予“感动榆林2015年度人物”“榆林好人楷模”“榆林市儿科医生终身成就奖”“陕西好人”“中国好人”“第五届陕西省道德模范”“中国好医生”“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三秦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这一项项荣誉称号的背后,都渗透着路生梅无数次的艰辛与奋斗;一枚枚闪亮的勋章背后,也映射出她用大爱书写医者仁心、初心不改的决绝。路生梅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与奉献,让所有人看到了医护人员的医德光芒,也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担当精神。同时,她的事迹还在继续感召和激励着每一个人。

  也正如路生梅所说:“我就是一只拴着线的风筝,无论走到哪,只要病人一拉线,我就会尽快地回到他们身边。”

编辑: 杨晨雨

相关热词: 医者仁心 道德模范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