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闪耀的民族精神

2020-03-06 13:25:03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面对疫情,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迎难而上,逆风而行,演绎了一曲新时代感天动地、气吞山河的抗"疫"凯歌,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这次疫情,传播之快、范围之广、疫情之重,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可谓是国人之灾、民族之难。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迎难而上,逆风而行,演绎了一曲新时代感天动地、气吞山河的抗"疫"凯歌,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上古之时,先民们就认识到了人是万物之灵。《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子也把人本主义提升到了儒学的核心地位,提出了“仁者人也”“仁者爱人”的思想。孟子更是把人本思想上升到了治国理政的核心地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人本主义精神,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大年初一,中央政治局就专门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全面安排,动员全国一切力量,打一场全民抗"疫"的阻击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孙春兰,亲赴疫区指导检查防疫工作。为了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武汉以最快的速度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接着又建造了多个数万张床位的方舱医院,对所有的患者全部实行免费治疗。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武汉毅然决然地采取了封城的壮举,把病魔封锁在了城内。全国29个省、自治区不惜牺牲巨大的经济利益,启动了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形成了全民抗疫的良好局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宗旨。

  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孝经》说人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轻易损毁,但为了仁德和真理,应当舍生取义。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鼎立于世界之林,就在于这个国家与民族,拥有一批敢于为正义而献身的志士,“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他们的这种献身精神,也感召着人们勇敢地承担起“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的责任。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即使没有先进的武器,没有基本的后勤保障,就连病原体也不太明了情况下,李文亮、张继先等无数武汉的白衣战士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冲向了病魔,高喊着向病魔亮剑,打响了抗疫阻击战的第一枪。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不顾自身的安危,再次披上白色的战袍,指挥着成千上万的白衣勇士,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火线上。仅仅个把月的时间,几十位白衣战士倒在了病魔的利刃之下,四十多位公安干警和三十多位基层干部,也为抗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所以鲁迅先生就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扶危济困的互助精神。《商君》说:“凡仁者以爱利为务,而贤者以相出为道。”意思是说讲仁爱互助的人,把爱人利人作为迫切的任务,贤人则把互相推让作为当然的道理。孟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圣贤们大爱的思想,凝聚了人心,蓄积了能量,营造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淳厚民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刚一爆发,中央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专家就奔赴了疫区,全国三万多名医护精英也汇集在了武汉,吹响了抗疫阻击战的号角;全国近四百万社区工作人员,日夜坚守在防控一线;上万名的志愿者,为市民提供米面油和药品的代购服务;全国各阶层份份伸出援手,踊跃捐款捐物,其中捐款达130多亿。这不仅表现了国人大爱无疆的崇高品德,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民族精神。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周易》说:“远观诸物,近取诸身。”《中庸》说:格物致知,道家更是用阴阳、五行来观察世界、解读自然。这些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使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的奇迹,也为民族的强盛植下了科学的种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钟南山院士第一时间公布了人传人的发现,李兰娟院士第一个提出了武汉封城的壮举,科技人也快速分离出了新冠病毒的毒株,有了“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方案,这些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大大的减少了疫毒的传播。为了提高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中西医的专家们夜以继日秉烛达旦,仅仅个把月的时间,就先后改进了七次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救治了患者的生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不得不说,中国为控制新冠病毒并避免其蔓延,已做出巨大和非凡的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肆虐的病毒已被缚住,疯狂的疫情也已被控制,抗疫阻击战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我相信:爬过坡越过坎的民族,筋骨会更强,意志会更坚,精神会更强大。

  作者:咸阳市渭城区塔尔坡学校校长张宽斌

编辑: 韩永国

相关热词: 疫情 民族精神 咸阳市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