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向发力 在践行新思想上展现新作为

2019-08-15 09:08:00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近年来,凤翔县政协创新工作形式,在加强党的建设、助推经济发展和促进民生改善上下功夫,以双向发力的实际行动,体现人民政协政治上的高站位。...

  □ 鲁立

  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近年来,凤翔县政协创新工作形式,在加强党的建设、助推经济发展和促进民生改善上下功夫,以双向发力的实际行动,体现人民政协政治上的高站位。

  用“政协魅力”凝聚各界共识

  凝聚政治共识。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也是广泛凝聚共识、提高政治站位的必然选择。县政协先后建立了政协党组会、主席会、常委会和中心组学习会制度,出台了县政协党组成员联系界别、中共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等制度,推进了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全覆盖。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入心入脑、学懂做实上下功夫,在学出政治坚定、学出责任担当、学出思想方法、学出务实举措上求实效,以学习增强“四个意识”,用履职检验“两个维护”。

  增强文化认同。凤翔是周秦文化发祥地,是中华文化发育、发展的重要源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凤翔干群文化自信,县政协创新思路,连年举办“秦雍文化讲堂”活动,邀请肖云儒、孙皓晖等专家学者宣讲秦雍历史文化,弘扬自强不息精神;编辑出版《雍州探秘》《赳赳老秦》等文史资料,普及历史知识;举办“秦人吼秦腔·赞美大凤翔”西北五省秦腔名家大型演唱会,振奋民众精神,以文化人,用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文化力量,引导社会各界坚定“四个自信”。

  用“政协智慧”彰显政协担当

  着力实体经济,集中协商议政。西凤酒是中华老字号,也是陕西的名片、宝鸡的骄傲、凤翔人的乡愁。为振兴西凤名酒,擦亮民族品牌,凤翔县政协先后多次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接高层谋规划,走访乡贤寻故事,深度研讨,集思广益,形成《关于中国西凤酒城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得到省、市党政领导重视和批示。今年以来,县政协继续借势发力,组织主席会成员集体视察西凤酒城和县域民营白酒企业,组织委员赴川贵晋苏考察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洋河等白酒企业,形成《对标传统名酒做大西凤酒城》调研报告,激发了各界群众共建西凤酒城、壮大民族品牌的热情,形成了聚焦产城融合、共推发展的强大合力。

  着眼乡村振兴,专题建言资政。脱贫攻坚是中央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助推全县农民增收再上台阶,弥补农村经济发展短板,凤翔县政协深度关注适宜凤翔农村经济发展的苹果产业,拿出有说服力、有操作性的《苹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持续发力,年年跟进,既视察调研,又协商座谈,县委连续5年出台一号文件,实施苹果产业发展工程,通过各方不懈努力,苹果产业已成为凤翔县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

  着手文化旅游,贡献善策良方。凤翔东湖始建于殷商,文化底蕴深厚。为进一步挖掘东湖旅游龙头潜力,凤翔县政协组织委员反复座谈论证,多次调研视察,形成《关于东湖景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提出了突出苏轼文化、彰显园林特色、保护水土资源、唱响苏轼赞歌等建议。县上于2016年启动东湖扩建工程,投资4.6亿元建设大东湖景区,助推凤翔文化产业和旅游事业迈入发展快车道。

  用“政协力量”诠释政协作为

  反映社情传民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近年来,凤翔县政协坚持每季度召开社情民意座谈会,每月举行委员议政日和委员无主题约谈活动,不定期走访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收集整理社情民意,以“社情民意信息专刊”为“直通车”,及时送达党委政府,快捷反映群众呼声。其中,《关于加快户县机场搬迁推进凤翔机场建设的建议》,得到省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批示;《凤翔县群众呼吁加快事业单位技术职称设置与管理》,得到中央办公厅采纳;《关于擦亮陕西名片西凤酒的几点建议》等数十篇社情民意信息被省市批办或批转。

  关注热点解民忧。民生无小事,体现大作为。近年来,凤翔县政协聚焦小切口,着眼大民生,围绕解决上学难、看病难、停车难、如厕难以及供热、供气等群众“烦心事、闹心事”,以提案督办、对口协商为抓手,狠抓民生热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纾解,理性提出意见举措,积极呼吁落实解决。目前,县城新小学、新中医院已建成投用,县城新划定车位890个,对外开放公厕83座,每天应急调峰液化天然气5万余立方,新建的燃气供暖设施将在供暖季每天增加热量29兆瓦。

  身体力行纾民困。政协既是“智囊团”,又是“人才库”。凤翔县政协充分发挥非公经济界委员能人带动作用,积极倡导民营企业家帮助贫困人口就业,解决老弱病残群体困难。大学毕业返乡创业的张凌云委员,创办养猪场,带动周边5个村近300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彭亚明委员创办农业耕播专业合作社,年技能培训4500多人次,其中贫困人口2000多人次,耕播植保面积7万余亩;张录强委员捐资设立“一梅志愿者基金会”,倡导社会累计捐资1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和贫困家庭。委员的善行义举释放了政协温情,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作者系凤翔县政协主席)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凤翔县 政协 经济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