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依依为“农”情 ——记军转干部吴保恒同志服务“三农”的优秀事迹

2018-11-12 19:12:33  来源:各界导报—各界新闻网  


[摘要]在陕西,有一位深切热心农业、热爱农民、热爱农村,并将农民之事当作国事、大事和自己人生之事,且倾其一生为之奋斗不止,被三秦大地农村干部群众尊称为“吴老”的人,他就是被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老干局2015年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吴保恒。...

  武刚强 张冠林

  在陕西,有一位深切热心农业、热爱农民、热爱农村,并将农民之事当作国事、大事和自己人生之事,且倾其一生为之奋斗不止,被三秦大地农村干部群众尊称为“吴老”的人,他就是发展中国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新农村建设(内参)》编委、陕西省老科协农业分会副会长和陕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理事,被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老干局2015年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吴保恒。

  今年已有76岁高龄的吴保恒老先生,人生阅历丰富,做事持之以恒。他在部队时,就曾对部队支持地方农业生产,写过大量报道;转业地方后,从农业记者做起,到省级主流报社农业宣传的负责人;退休后,他更是不忘农本,惦记农事和农民之艰,在国内最早自筹资金,并经陕西省教委批准,创办了服务于“三农”的应用实体——陕西省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现西安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以解决三秦大地农民的所需之事,以此实干精神来落实中央、省委涉农文件所关注的国家农业之需;并以此为平台坚持十六年,矢志不移,倾其余生之全力,为农民苦乐奔波不止。

  吴保恒老先生,在我国“三农”行业,可谓是一位前瞻者,思想者,更是一位躬身实践者,是从事我国农业“三产”融合运行的始作俑研究者之一。理所当然,他还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改革实践的带头人。有的农村干部说:“听吴老讲话,能给村子‘号脉’,能给贫困者开窍,话能说到骨子里,讲在人心上,用在实际中。”直到现在,吴保恒已耳朵有些背,视力也有些下降了,但上门或联络找他的人仍然不断。

  不忘党恩,给了他不尽源源动力

  吴保恒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逃荒要饭、家贫如洗,这让吴保恒从童年起,就在他的脑海里打下了农民生活之艰的深刻烙印。所以刚解放时,给他家分了七八亩地,上学又给他助学金,他就牢牢记了一辈子共产党的恩情,产生了服务三农的无穷动力。

  蒋介石欲于反攻大陆时,吴保恒1962年6月参军,1964年6月入党,当兵三年,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并被选为延安地区和陕西武警总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在他们一批当兵的60多人中,他最早当班长,第一个提拔为干部。由于他勤奋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部队就任了处级干部。1980年部队精简整编,吴保恒转业到陕西日报社工作,这让他写起农业报道如鱼得水。尽管他较长时间是负责报社经营管理工作,但仍未了断他对三农的挚情,他穿插创办了服务三农的《农家信使》报和还主管过《陕西农民报》。也就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认真学习和研究农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提出了不少有真知灼见的问题。随着学习和思考的日渐加深,在他的脑子里,他会经常思考着“农村长远应该怎么搞?”等这样的一些大问题。

  因此,他读了许多涉农方面的书,并积极参与三农调研和实践。从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封建社会屯田制、均田制,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打土豪、分田地,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建国后搞的土改及人民公社化和1978年后至今的家庭联产承包、土地流转等。他深刻地认为,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石。他对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邓小平、习近平等领导人关于三农问题的论述、讲话都反复研读,精心理解。他在全省四十多个县区农村调研、培训实践中,深深感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融合”是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因为企业有钱,合作社有田,村官有权,把此三者结合,抱团发展,相得益彰。故此他极力宣传这一理念,并于2012年经陕西省民政厅批准,在西安成立了陕西省经济学会服务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

  吴保恒把他十六年培训农民的实践归纳为三点:教窍、提神、外联。所谓教窍,即“授之以渔”,搞培训教实用农业科学知识,提高农民技能;所谓提神,就是积极宣传中央和省上关于三农政策,及提供一些搞得好的典型,使其掌握政策和学有榜样;所谓外联,就是广泛对外联合。如为了使先进更先进,先进带后进,因此他提议并积极组织成立了陕西省新农村建设优秀村官联谊会(现经省民政厅批准,更名为陕西省村社发展促进会);又如成立陕西省经济学会服务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将社会各界融入三农,以使农业的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不辞辛劳,十六年结下累累硕果

  培训中心刚成立那几年,社会知名度还不高,于是先花钱几万元打广告,同时千方百计“寻”活儿干。明明培训中心有一批都是各厅局带“总”字很有实践经验的老专家,可省、市、县各级安排“三下乡”也好,农民培训也好,很少有人来叫他们,吴保恒当时都筹资进去上百万元。为了维持,于是叫专家还曾到杨凌农高会上售过光碟。一次商洛一个农科大会,吴保恒亲自带一名专家和司机参加,结果会上没安排上食宿,他们自己就找旅社住下。旅社也是“萝卜快了不洗泥”,粗枝大叶,半夜里给司机房里又安排了个女的。司机惊醒后和那女的都很尴尬,因为当时正是十冬腊月,“一床难求”。司机出来把吴老住的房间门敲得咣咣咣,说他那房里睡进去个女的咋办?吴老和同房的专家笑笑,说:“上来咱俩打通腿睡吧!”

  关中道川道乡镇科技下乡搞得热火朝天,电视有影,报上有名。培训中心就抓拾遗补缺。吴保恒说:“人家下川,咱们上山。”就带专家到过许多山区。如西安市灞桥区洪庆山,他们就上过五次。那山上四五个村子,种有石榴、核桃、樱桃和养的土鸡、家猪、奶山羊,但由于和外界沟通少,种的樱桃树有的被水渍而死亡,石榴、核桃靠自然结果,效益不佳。吴保恒带专家手把手教,两三年后,效果就大不一样。因洪庆山区的村子比较穷,他们讲完课,吴保恒和专家只吃了一碗面就返回了。可山里的人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野鸡胡村支书胡胜利,就带人晚上在山上抓了七八只野兔,赶到城里,非要到培训中心感谢。吴保恒见状,坚决不让,还把门关上,谁知那天吴保恒加班到晚十点钟,拉开门后却看到那七八只野兔还放在自己办公室的门口。吴保恒弯腰打开袋子一看,那七八只野兔竟都是村民全都宰杀好了的。吴保恒沉思良久,心里感慨万端:农民可怜,咱可怜农民,农民却是这样地厚道。

  一次,麟游县召开布尔山羊赛羊大会,因养羊多卖不出去,销售上出了问题。该县有个退休老汉,热心想让吴保恒帮他们解决就地收购深加工问题。吴保恒经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一位山东老板,因其亲戚在韩国有这类很有规模的企业。吴保恒就兴冲冲地带着这位山东商人,去参加大会。可到了后,那里就根本没看上他们的牌子,吴保恒只能自己交食宿费,结果又被分配到了8个人一间通铺。这一下,那位山东老板不高兴了。吴保恒知道那人也当过兵,就说:“你知道解放军衣服特点吗?在农民跟前不洋,在省长跟前不土。”老板会意,俩人就凑合着住了下来。第二天正式开会,会场上大小是个科级、县级的,胸前都挂个贵宾贴子,安排坐在在前排。他和山东大老板没人管,就和农民一起站在人群中听,老板脸色不对了,吴保恒就悄声说:“这里生态环境非常好,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若能出口到韩国你们准能赚大钱。”后来那位曾联系吴保恒的退休老汉,知此情形,大光其火,去找到县上论理,县上才重视起来,第二天县长亲自带着吴保恒和那位老板,到农村的养羊户进行实地考察(后因屠宰羊和环保需大量水,当地水条件不行,没搞成)。

  户县有个村,为了致富快,利用日元贷款,让村民们春天把麦苗毁了,插种速生杨。结果,插种下的速生杨,长到四五十厘米高时,顶子蔫了,有死亡征兆。村干部心急如火,先找到一批专家来看,专家看后,说回去查资料,结果回去后再没有了消息。又找到一批专家,依然如此。村领导无奈找到了培训中心,吴老二话没说,带了李万杰、文宪章两位资深专家,赶到现场。那天气温38℃,吴保恒和专家经过仔细察看,就问:“你这地里是不是打过药?”村干部说打过。原来麦地里打过了灭草灵,毁了麦后才插种的速生杨。因为灭草灵就是抑制阔叶植物生长的,插种的速生杨之所以能长出四五十厘米,那是靠插扦杆子本身的营养长的。于是当场决定:赶快给速生杨大田里浇水,先稀释地里的药力,再给速生杨上喷“九二零”,让叶面吸收并促进生根。速生杨得救了,当年还长到了两米多高。

  吴保恒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他认为农民的事,更要特别注意“解急”,能补上政府的“缺”。2016年7月下旬,吴保恒突然接到户县农民的求救电话,说玉米螟病虫厉害。接着长安、灞桥也有人打电话。吴保恒立马带人赴户县,看了玉米地三代粘虫危害实情,因不及时解决,几天就能将玉米叶杆吃光,让这一季绝收。他心想事不宜迟,立即召集专家拿出灭虫方案,并利用自己培训中心网站、专家微信等,急速将灭虫方案传播出去,陕西农村报也立马作了刊登。这个动作比政府快四、五天。很快,全国各地的植保无人机公司,在当地政府邀请下,赶到关中,喷洒农药,将关中大面积的玉米螟病虫害治理,保住了广大农民的收成。陕西省曾主管过科技的老领导梁琦,觉得很是惊讶,直夸吴保恒了不得!

  吴保恒他们培训中心牌子名声鹤起后,他们又不断根据需要,拓展培训内容。和省、市、县委组织部合作,搞过多次村干部培训;和省、市、县科协合作,搞过致富带头人培训,和省政协和一些厅局、企业合作,搞过扶贫点培训等。十六年来,他们培训过的革命老区、山区农民超过16万人次,增收明显,甚至有的当年就收益翻番。成了“抓住新、奇、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先进技术为内容,以手把手教为手段”的实用性教学实体。他们参与培训的灞桥樱桃、大荔冬枣、富平奶山羊和西安周边的核桃、葡萄、猕猴桃等,都成为当地的增收显著的主导产业。为此新华社、中国老年报、中国农村科技、陕西日报等许多媒体作了报道。陕西省多位领导都有批示,原国家农业部长刘中一作了题词:“当好带头人,建设新农村。”培训中心也曾多次被省人社厅、老干局、省科协、省老科协等评为先进集体。

  放眼长远,抓新型培训处处在前

  吴保恒是位不甘寂寞的人,他关键是他也能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他在当兵前,曾在县畜牧场工作一年,因此他也会些实际操作。培训中心办了十来年后,他又放眼长远,创办起对农民的远程教育,进而又拓展到植保无人机操作技术培训等领域。近年又大抓电子商务和创新创业培训,这让他办的培训中心,从业绩上,视野上,又处处走在了的前面。

  吴保恒不仅会做,而且也爱写。他说:“因读高小时,班主任李锡禄老师爱写稿,每篇草稿写完,李老师都会让我用小楷毛笔将文稿誊抄一遍,这对我日后能走入新闻工作岗位,起了重要的示范和引路作用。”这一经历,使吴保恒如虎添翼,他经常挤时间写稿,在部队,在地方都如此,所以曾在《人民军队》报、《公安部队》报、《青海日报》、《陕西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新闻战线》、《中国农村科技》等报刊发表上千篇各种体材稿件,但70%以上都是和三农有关的。吴保恒早在1979年春,就曾以《要善于解答群众中的疑难问题》一文,被《解放军报》评为一等奖。

  由于他爱学爱写,所以他在对农村干部群众培训讲课中就特受欢迎。远的不说,就说2017年5月给合阳县洽川镇农家乐老板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他一是互动,叫听课人上台看他手机里别处旅游照片;二是生动,他说:“生态是金,文化是魂,有水则灵,有乐则兴。洽川前三项得天独厚,现在就是要在 ‘乐’字上上质量,上水平”;三是能抓住人心情,他讲:“洽川淌金,洽川流银,关键是要有个好带头人!”并希望抱团发展,内引外联,不要守株待兔。他只讲了10分钟,台下热烈鼓掌三次,而且人心振奋。实际上,十六年中,他多次下乡宣讲中央一号文件,富平、高陵、白水等多个区县都专门邀请他去讲过课。2012年在户县涝店镇赵王村讲一号文件时,那天气温摄氏零下9度,在场院三四百人听他讲一个小时,丝纹不动。

  米脂县高西沟村黄土高坡变绿洲,留下他多次考察的脚印;“西安西郊和平村,率先吹起改革风,村里先办工业园,农民经商又做工,后把土地折成股,户户来当主人公,自主城改盖新楼,和平村里新农民。”他这一顺口溜,是他多次在该村调研、培训所得,被许多网站转载。吴保恒还组织多地的村官,到高西沟和和平村参观学习取经,要让他们在小康路上谋鸿猷。

  略阳县峡口驿镇渔洞坝村袁国强是出外打工回乡创业的农民,吴保恒发现后,就鼓励他多与外联,并介绍他参加村官会和服务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经过几年努力,现在袁国强搞的电子商务越滚越大,资产过亿。吴保恒又不失时机叫他和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延安等八九家县区涉农企业、合作社合作,帮助销售苹果、杂粮、鸡蛋、茶叶、蔬菜等农产品。由于成绩显著,去年袁国强被选为汉中市电子商务会长和市人大代表。富县大学生村官孙青林积极创办电商销售苹果,吴保恒就利用各种会议、培训叫他发言,以带动更多大学生村官和年轻人,在吴保恒积极推荐下,2016年12月孙被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授予全国新农人。

  吴保恒丰富的人生经历,也让他深知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长年累月下乡培训,目睹了农村各种各样的人间不幸和艰难困苦,拥有社会责任感和热心肠的他,不计时间和金钱,坚持着自己的公益梦,先后给富平、宁强、临潼、旬邑等地捐赠了130多万元的电脑、彩电和科技光碟。因为吴保恒高小毕业时,穷的连照毕业照片的五角钱都拿不出来,曾难为地哭了,所以他尽可能地让当下还比较贫困的农民学会农业实用技术,掌握致富一技之长,就成了他真诚的心愿。

  著名三农学者、陕西省委原副秘书长兼农研室主任刘云岳,已经八十七岁高龄,深谙世事,洞察秋毫,非常关注支持吴保恒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这一事业,2016年初,毅然挥毫为吴保恒题词:“丹心为农”,并附录:“为三秦为功,为三农立命,吴保恒同志惠存。”吴保恒叫人取回看后大为感动。

  2017年,由于吴保恒年事已高,且耳背厉害,遂找了接班人。他只希望,他们能把培训农民、服务农民的事做好。原经吴保恒提议创办的陕西省新农村建设优秀村官联谊会,成立已逾五年,运行良好,根据社团登记精神,现更名为陕西省村社发展促进会,经省民政厅登记批准,于5月28日在户县万花山庄成立,吴保恒被聘任为名誉会长。

  为了总结服务三农经验,更好服务现代农业,他今年又写了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庄园》,以转业退伍军人自谋职业、自我创业为题材,把如何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怎样实现农业现代化一步一步详尽地刻画出来,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因此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方英文看后给题写了书名,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生态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星给予很高的评价,夸耀“在美丑、正邪的对比中,体现了保恒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他对现代农业和部队转业军人自谋职业、自我创业这一新生事物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于乡村未来发展新趋势的美好理想。” 陕西人民出版社已正式决定出版吴保恒的《庄园》。

编辑: 杨晶

相关热词: 军转干部 吴保恒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