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文字别留下“文化败笔”

2018-09-27 08:08:41  来源:各界导报-各界新闻网  


[摘要]中秋假期,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与几位亲友一起参观了延安枣园革命旧址。虽然整修不久的景区设施完备、风景秀丽、环境清幽让人点赞,却被几个错字扫了兴致,让人不吐不快。...

  □张宝勤

  中秋假期,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与几位亲友一起参观了延安枣园革命旧址。虽然整修不久的景区设施完备、风景秀丽、环境清幽让人点赞,却被几个错字扫了兴致,让人不吐不快。

  笔者看到,游客中心有位细心的中年游客向景区工作人员反映,LED滚动屏上的《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的“尊重各民族宗教习俗”一句,将“宗教”误为“尊教”,“民族”误为“名族”。为引起景区重视,这位游客还向其他两位领导模样的工作人员反映了此事。

  此类差错在旅游景区并不鲜见。时下,一些旅游景点盲目跟风,粗制滥造艺术作品,不严格细致把文字关,以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却留下了很多遗憾。如媒体报道的桂林溶杉湖边的石刻《唐许浑送杜秀才归桂林》中的“桂林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诗句,将“去”误刻为“瓜”。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按说景区文字中出现几个错字也没必要大惊小怪。可是,曾经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如今已成为传承延安精神的红色旅游景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并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出现这样“不小心”的差错真是不应该。

  景区文字出错,看似小事,却暴露出景区工作人员旅游服务精品意识和严谨精神的“缺位”。由此不免让人有些担心,这里的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多位中央领导旧居、“为人民服务”讲话台等景点介绍有没有差错?领导人的姓名、职务对吗?想到这里,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但愿这是杞人忧天吧!

  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关系到每位游客的切身利益。而营造环境是从完善设施开始的,这其中离不开带有文化符号的展板、LED显示屏等设施。希望此事能引起景区管理者足够重视,尽快改掉错字,举一反三,对景区内其他文字内容予以核对,切莫“萝卜快了不洗泥”,制造出贻笑大方的“文化败笔”。

编辑: 陈晶

相关热词: 景区文字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