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卖的“炊饼”原来是馒头

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沿街挑担叫卖炊饼的武大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古人真的比我们高吗?

评书是文艺作品,当不得真,可是翻开经书和史书看看,古人的身高确实非常吓人。...

死不瞑目的郭嵩焘

1874年,英国驻北京使馆的马嘉理路过云南时,与当地民众发生冲突,马嘉理被杀。1876年,英国就此事要清政府派遣使团赴英国道歉,并作为中国的驻英大使。...

竺可桢甘当“浙大保姆”

竺可桢当浙大校长期间,学生运动接连不断,为了保护学生,竺可桢甘愿当“保姆”。...

翦伯赞给冯玉祥当家教

冯玉祥让翦老给他讲历史,翦老也就一面备课(即自学和自行研究),一面给冯玉祥讲课。...

包文正得罪那么多人,为什么还能升迁?

包拯是一位犯颜直谏,抨击同僚,敢与皇权作战的官员。然而,他挑战了那么多人,并没有受到责罚,反而步步高升。...

中州女杰宋若瑜与作家蒋光慈的生死恋

蒋光慈于1931年8月31日离开了人间,年仅三十岁。...

章士钊与吴弱男:曾经情深,最终仳离

民国闻人章士钊与安徽名门闺秀吴弱男是一对伉俪,前者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司法兼教育总长,后者是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人物,两人曾因革命结缘,成为一对令人羡艳的佳偶,不料后来却以劳燕分飞收场……...

我家那台单卡录音机

  后来又有了随身听、mp3,现在听音乐有了手机、电脑,录音机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是那台录音机带给父亲的满足,带给母亲的幸福,带给我们的陶醉、欢喜、感动,已化为美好的记忆。...

母亲的风衣

 我的母亲身材矮小,还有些肥胖,虽然她皮肤白皙、五官精致,但因为自己的身高,对自己的外在形象一点也不自信。...

迟到的家书 ——城固县早期中共党员陈伯烈和儿子陈文志的革命故事

  陈伯烈17岁就有了这个儿子,儿子去了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参加了共产党,多年音信全无。在儿子生死未卜的十年中,他经历了漫长的思念和煎熬,十年后却突然意外地收到儿子的来信和照片,他喜极而泣。...

西安事变82周年、两岸“三通”10周年之际,听杜重远、侯御之长女杜毅考证—— “张学良给大陆写的第一封信”

杜重远是谁?他和张学良关系有多密切?张学良给大陆第一封信为何写给他夫人侯御之?...

张一麐:从袁府秘书长到抗日遗老  

张一麐于1867 年出生在江苏省吴县(今属苏州市)。少有神童之称,12 岁入县学为诸生时,代为监临的两江总督左宗棠夸赞其说:“此小子将来当有出息。”19 岁在顺天乡试后,受到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器重,鼓励“须多读书”。1903 年应试经济特科第二名,被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招入幕府,操掌学务。...

杨绛父亲杨荫杭的铁面与慈爱

说起杨荫杭这个名字,也许有人会觉得陌生,不过他却是杨绛的父亲,文化大师钱钟书是他的女婿。民国初年,随着辛亥革命的燎原之势,民主与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涌现出一大批坚持法治梦想的知识分子,他们蔑视权贵,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杨荫杭就是其中一例。纵观其一生,当得上“刚正不阿”四个字的评价。...

蓝天蔚:风尘仆仆我孤行

蓝天蔚,北洋士官三杰之一。他曾联合新军将领发动过滦州兵谏,迫使清廷立宪;又曾率舰北上,逼使清帝退位。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不少将士是他的学生。他曾书一联:放眼不嫌天地阔,此生端为国家来。置于其身,并不为过。

...

恩师沈从文  

我们(夫妻)两个是在1956年认识的,主要是通过沈从文先生。...

我的父亲戴安澜

在哥哥姐姐的记忆中,父亲在军队训练时,声音很大,大家都怕他。但回家后,却很少说话。父亲平常喜欢看书,不管行军打仗多累,回家后都会安安静静读书。...

隋唐时代的“朝鲜战争”

在中国历史上,至少有三个王朝的灭亡和朝鲜有直接联系。如果不是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隋朝的统治很可能还能延续几十到上百年;如果不是万历皇帝拼到财政破产去“抗日援朝”,明朝或许也不会那么容易就会让努尔哈赤家族摘了桃子;如果大清国没有在甲午战争中败北,光鲜亮丽的洋务运动或许还能糊弄世界几十年。...

李秀成的最后时刻

1864年7月23日清晨,曾国荃熟睡之中,听说李秀成已被拿到,朦胧之中,当时仅穿短衣,便急于赶出来审讯。李秀成被置于囚笼中,由四个健卒抬来。曾国荃端坐大堂,列兵如临大敌,数次问话,李秀成傲然视之,不发一语。曾在众人面前,太丢面子。他手握铁锥,对着李秀成遍体狠刺,血流如注。李秀成把身直立,大喝道:“曾九,各为其主,且兴灭无常,今偶得志,遽刑我乎?”...

张謇之子张孝若被杀之谜

1935年10月17日清晨6时许天还没有完全放亮,给人灰蒙蒙的感觉,喧嚣的“十里洋场”显得格外静谧。上海法租界辣斐德路(今复兴路)1288号张孝若寓所内,砰——砰——,突然传出几声刺耳的枪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连枝头早起的小鸟也受到惊吓,扑嗖嗖四下逃窜。张孝若被刺的消息,一霎那间震惊整个上海滩,“张孝若突遭枪杀”成为京沪报章的特大新闻。...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