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黄河生态故事 书写榆林绿色传奇

2022-12-26 09:29:03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有这样一双手:满是老茧,如淬过火的铁一样板硬;骨关节变形,像树瘤一样暴突……这就是榆林米脂常秀英老人的一双改天换地的手。一生奋战在陕北高原的她,两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

  □ 赵晓亮 王妍

  有这样一双手:满是老茧,如淬过火的铁一样板硬;骨关节变形,像树瘤一样暴突……这就是榆林米脂常秀英老人的一双改天换地的手。一生奋战在陕北高原的她,两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

  1958年,17岁的常秀英嫁到了米脂县高西沟。新婚第三天,她就跟着全村人上了山,干活的狠劲让男人们也大吃一惊。修梯田,打淤地坝,种树种草,一干就是一辈子。长年累月的超强度劳动,硬生生把她的两条腿压弯。

  那年,村党支部书记高祖玉下了“死命令”:20天挖成一条水渠!常秀英带领着妇女突击队,每天八九个小时都在冰冷的泥水里干活,谁都知道这对身体不好,甚至留下一辈子病根。但是,为了按期完成任务,再难也得下水。她说:“别人可以不下,作为党员,我必须得下。”

  一代代像常秀英一样的高西沟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一棵树一棵树地栽,一担水一桶水地浇,使昔日“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的高西沟变成了青山叠翠、瓜果飘香的“绿色明珠”,走上了乡村美、产业旺、村民富的生态致富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赞扬道:“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榆林市位于黄河中游,在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这里的生态治理,不仅要“治土”,更要“治沙”。

  距高西沟280公里的定边县,位于陕西西北部,“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是人们曾经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石光银就出生在这里,从小被风沙撵着走,他立志要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1984年,石光银毅然放弃农场场长的“铁饭碗”,签了3000亩治沙合同。他不会想到,自己成了全国联产承包治沙的先行者;更不会想到,30多年后,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握着他粗糙的手,深深感叹:“这几十年你们太不容易了!”

  是啊,为了治沙,他数次搬家、负债累累。在极度困难时,他想了个不得已的办法——趁妻子下地劳动,把自家84只羊、1头骡子悄悄赶走。妻子、女儿哭喊着苦苦哀求:“这可是咱全家的命根子啊!”他咬紧牙关,头也不回地把牲口赶到集市……朋友都说他“疯”了,乡亲们笑他是“石灰锤”。但是,石光银认准的事,就要一锤砸个坑。

  2008年植树节,他唯一的儿子在拉树苗的路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成为他一生最大的伤痛。但一次次的打击和磨难都没有动摇石光银治沙的决心:“儿子没了,我还有孙子,我要让孙子继续治沙造林。”

  在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过程中,380万榆林人在党的领导下,发扬“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先后涌现出李守林、女子民兵治沙连、牛玉琴等一大批治沙英模。如今,黄土高原的天蓝了、山绿了、水清了,榆林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了治理,筑起了1500公里的“绿色长城”,“毛乌素沙漠即将在陕西版图消失”,使陕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沙的省份。

  一代代榆林人用“南治土,北治沙”的生态治理实践,书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作出了榆林贡献,为世界绿色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

  (作者单位:赵晓亮,榆林市地方志编纂研究室;王妍,榆林传媒中心)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黄河生态故事 榆林 绿色传奇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