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动力

2021-04-23 09:30:23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我喜欢读书,我的人生多亏了读书,窃以为是一个读书人。...

  □ 朱鸿

  我喜欢读书,我的人生多亏了读书,窃以为是一个读书人。

  我曾经说:“我在出版社供职十八年,编辑其书,之后在大学工作,教其书,此间,我还乐此不疲地著其书,真是天的保佑。”此言不虚,我对书充满了感情。

  做任何事都需要动力,读书也需要动力。动力通常可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读书的动力也是一样的。

  读书以外在动力推动,并非无作用,只是作用有限。家长让孩子读书,老师让学生读书,政府让国民读书,皆起作用。可惜这些动力皆为外在动力,仅能在一定年龄段、一定范围里和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逾之作用会减,甚至会尽。虽然如此,我也完全支持家长督促孩子读书,老师教导学生读书,政府号召国民读书,并相信会有效果。

  读书的动力主要还是内在动力,因为它是决定性的和根本性的因素。一个人是否读书,读书能不能持久、能不能广泛和能不能深入,无不依靠内在动力。

  读书的内在动力并非一种,分析起来,它也是有层次的。把层次理解为区别也可以,然而内在动力的区别实际上还是层次。

  为了主动生存而读书,这是读书的一种内在动力。

  子路曰:“不仕无义。”我的理解是,人行在社会上,义当承担责任,所以应该争取成为领导者、管理者或安排者,谓之治者吧!治者的生存往往是主动的,治者并不意味着要谋富贵。

  我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治者,从而主动生存呢?子夏曰:“学而优则仕。”其指只有努力读书,知识丰富,世事洞明,有了余力,方可做一个治者。子路和子夏皆是孔子的弟子,其言也都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被动生存是什么状态,人皆明白。没有谁愿意被动生存,所以打开种种上升的通道,以使人争做治者,读书一定会蔚然成风。反之,读书不使人上升,读书之志便怠。

  汉广招贤良,贤良无不读书。唐精选进士,进士无不读书。在今天,社会活动已浩如汪洋,没有林林总总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安排者是不行的。现代社会用懂得文科的人,也用懂得理科和工科的人。总之,一个人意识到唯读书,才会进步为各方面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安排者,其生存才会主动,不让他读书,他也会想尽办法读书的。

  柏拉图认为,主宰城邦的人应该是懂得哲学的人。如此设计,也不愁人不读书。柏拉图与子夏的观点是相似的,属于英雄所见略同吧。

  出于兴趣而读书,这也是读书的一种内在动力。

  地球上有一些人非常幸运,他们天生就能生存得很主动。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一些人落地便做了王子或公主,也有自然要做老板的。这些人不必为了主动生存而读书,不过他们会以兴趣的发生而读书。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凡健康的人都会对一种或数种事物发生兴趣。读书的兴趣,是渴望精神满足的反映,也是高雅的兴趣。凭兴趣读书,这种内在动力不会弱小。

  特殊的人可以凭兴趣读书,普通的人也可以凭兴趣读书。凭兴趣读书,不是垄断。

  以追求真理而读书,也是读书的一种内在动力。

  对真理的追求,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老子、孔子、屈原、司马迁、张载、李贽,这些闪烁在天际的明星都是追求真理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乃至哥白尼和伽利略,也都是追求真理的。追求真理,就不能没有怀疑的眼睛和批判的态度。若是这样,必有读书之心了。

  凭兴趣读书,高于为了主动生存而读书,以追求真理而读书,又高于凭兴趣读书。所谓高于,是指读书的内在动力之大之强。显然,鼓励对真理的追求,读书必成气候。

  这些关于读书的动力的观察,既有纵向的历史性的,也有横向的世界性的。凡此观察,是否有道理,也未可知。(作者系省政协委员、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读书 动力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