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汉中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多措并举 倾请关爱下一代

2020-12-17 09:19:58  来源:陕西关工委  


[摘要]汉中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6年,组织机构、领导班子健全,制度完善,队伍稳定。多年来,在省教育关工委和市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全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

  汉中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6年,组织机构、领导班子健全,制度完善,队伍稳定。多年来,在省教育关工委和市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全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1加强组织,增强工作力量

  为了进一步健全组织,充实力量,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活力,2007年、2013年先后进行了充实调整。调整后由市教育局局长任主任,副局长、工会主席任副主任,吸收“五老”人员充实关工委委员、讲师团成员,充分发挥老同志积极性。指导健全完善了关工委的工作机构、办公条件,市教育局把关工委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的内容,为关工委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每年重阳节,汉中市教育关工委都要召开委员会议,总结本年度工作,安排部署下一年工作,慰问委员和讲师团成员,听取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市教育关工委还为关工委的委员们订报刊杂志,提供中、省、市有关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文件资料,及时掌握工作的政策、动态和形势。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同时加大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下一代成长的环境氛围。

2宏观调度,深深关爱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也就是关心学生们受教育、全面发展与成人成才的权益。基于这一高度而又深刻的思想认识,汉中市教育关工委紧紧抓住了改善办学条件,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内容等三个关键着力点,予以不懈的努力,长足大步地推进。

  改善办学条件,使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手段,使学生尽快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全市普及了实验教学。加强电教机构建设,组建教育信息化协会,开展信息技术展示交流和培训,创新应用模式,建成纵横贯通的教育专网,大幅度提升了全市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山区流动;丰富教育内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德育创新,先后开展了中小学“感恩教育”、机器人制作大赛、书法进校园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中小学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

  汉中市教育关工委下基层检查工作时总有一项最基本任务,就是检查关工委工作开展情况。从关工委的工作视角,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教育对下一代的关爱效果。每到一所学校,都要检查学校食堂卫生、饭菜质量,价格,到学生宿舍检查是否安全、舒适。还经常听取基层关工委的汇报,现场办公,亲自指导,解决问题与困难,对学校工作做的好地方表扬鼓励,指出不足的一面,赢得了学校校长与广大师生的拥戴与依赖。

3关注特殊群体,让关爱覆盖最需要学生

  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第一抓手,让关爱在最需要爱的学生群体中格外温暖,这是汉中市教育关工委的另一个特点。

  关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济困助学的工作力度显著加大。“两免一补”政策覆盖范围从农村扩大到中心城区。加大对困难学生的援助力度。按照“应贷尽贷”原则,为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争取彩票公益金等社会捐赠资金,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关注学生的身体,积极实施“营养餐工程”。各级财政投入资金,使各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生享受营养餐,使全市农村中小学生享受每天一颗鸡蛋、一袋奶营养餐,为增强学生体质奠定了基础。送关爱到学生手中,每年秋季新学年时,都要关注因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新入学的大学生由于经济困难的上不起学的,从总工会、困难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争取资金,把关爱送到学生手中,激励这些学生继续上学,完成学业。

4充分发挥“五老”积极性,使关工委工作不断进步

  汉中市教育关工委不仅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还悉心指导各县区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具体工作,使全市的关工委工作全面进步。

  指导组织宣传教育。抽调熟悉教育业务、经验丰富的老教育家,组成全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讲师团,巡回全市中小学做法制报告,讲故事;组织《心理学》、《家庭教育、素质教育》、《公民道德规范教育》报告会。今年11月,组织《培养快乐成功孩子的“秘诀”》大讲堂活动,收到良好社会效果。指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奋斗思想教育和“十九大"精神的宣传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尊章守纪、热爱科学、反对邪教。使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不断丰富教育活动内容,收效显著。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相结合的机制,积极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普遍形成了科学教育子女的观念、新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

编辑: 郭长财

相关热词: 汉中市教育系统关工委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