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冰
许多人知道延长县,是缘于这里是“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诞生地”。近年来,随着延长苹果、酥梨等农特产品多次荣获国家大奖,“光照充足、盛产瓜果”让人们对延长有了新认识。
“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30.63万亩,人均达2.9亩,2018年苹果产值为15个亿,苹果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8月20日,“统战宣传基层行”采访团一行走进延长县,当地苹果产业的加快发展,引起了记者们的关注。
延安中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果品和小杂粮生产、储藏、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6年,中果公司积极响应延川县委统战部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号召,积极投身当地脱贫攻坚。
“我们并不只是为了扶贫而扶贫,扶贫与我们企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延安中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银房介绍说,公司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为契机,依托苹果产业,实现了贫困户与产业精准对接,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推行标准化管理,教会贫困户苹果管理技术,解决缺乏技术、管理不到位问题;通过物资帮扶,帮助贫困户增加生产性投资,解决缺钱投资不到位问题;通过销售帮扶,帮助贫困户将自产农产品销售出去,解决卖果难问题。截至目前,共帮扶延长县贫困户1649户,实现户均增收3780元。
张家滩镇韩家村村民闫明就是延安中果公司帮扶的贫困对象之一。今年由于天气干旱,地里苹果长势不如去年。“去年有的人家苹果收入就有二万多,今年可能稍微少些,但是远远够生活了。”
今年70岁的闫明由于腿部静脉曲张,手术后留下后遗症,平时只能做些简单的农活。他说:“现在种苹果,肥料是公司发的,还有专家来教我怎么种,种出来的苹果也不愁销路,我只负责干好一件事——把苹果种好。”
据雷银房介绍,2015年,公司确定了“金果富农”计划,从苹果生产管理入手,产前推行苹果标准化管理,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和公司标准的苹果,确保质量的稳定性和统一性;产中规范苹果储藏和加工;产后做好苹果销售和服务。正是通过建立“技术+物资+服务”和农资农副双流通,“金果富农”计划构筑起产、储、加、销一体化的生态产业链。
“这一产业链的形成,直接将每斤苹果的售价提高了5到8毛。”雷银房说,通过借助期货工具做好“延安苹果”供应链建设的探索,企业与农户、市场和资金之间的融合进一步深化,他们也逐渐掌握了延安苹果定价的主动权。
目前,延安中果公司正在组建一支性质为连接市场和果农纽带的农民营销队伍——农民经纪人。“我们今年计划培养150人,保证每个村至少有一名农民经纪人,一方面对点上群众的苹果进行定时收购,一方面吸引外地客商。”雷银房介绍说。
相对稳定的农业全产业链让群众的种植少了后顾之忧,多了增收信心,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更多能量。在延长县,像延安中果这样助力脱贫攻坚的非公企业还有50多家。
“以前的日子苦,现在是越来越好了。国家政策好,不向农民收一分钱,只要是来我这家里的,都是给我送政策送福利的。”站在自家苹果地里,闫明脸上溢满喜悦,“我虽然腿有毛病,干起活来有些费劲,但这心里始终是甜的。我还要更努力,在脱贫路上不拖大家后腿。
编辑: 罗亚秀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