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京——中国水墨复兴之路

2020-12-31 09:30:44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王西京先生是享誉中外的现实主义人物画名家。从他40多岁跻身中国画坛所处的时代而论,在中国人物画以继承和发展徐蒋系统的艺术造型和笔墨语言为主的这条道路上,他续接了中国人物画近当代的文脉,成为佼佼者。...

  □ 南阳子

  王西京,1946年生于陕西西安。现为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美协名誉主席,陕西省中国画学会会长,一级美术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第四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陕西省红旗人物”“陕西省行业领军人物”等光荣称号。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西京先生是享誉中外的现实主义人物画名家。从他40多岁跻身中国画坛所处的时代而论,在中国人物画以继承和发展徐蒋系统的艺术造型和笔墨语言为主的这条道路上,他续接了中国人物画近当代的文脉,成为佼佼者。之后,他凭借对中西方历史文化古典趣味和现当代绘画艺术开拓性发展的深耕细作,在当代绘画观念和意识上纵横捭阖的创造性发展中,抽身反思东西方艺术的创作精神差异和界限,采取打散与融合的态度。其集古萃今的应变能力,使他成为了21世纪中国人物画坛上重要的一员。

  2000年,是王西京人物画艺术由现代转入当代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他个人水墨复兴的行动年。在他看来,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如果说在徐悲鸿和蒋兆和之后,要不断借助新写实来完成现实主义精神的时代体现的话,就必须重新唤醒和激活中国人物画的范式造型和笔墨格调,既要善于吸收古为今用的艺术实践和笔墨创造,又要在洋为中用的发展历程中深刻意识到全球化艺术语境的变化。这样势必要求艺术家抛开狭隘的民族艺术观,将创作的对象全球化。在艺术造型方面,立足具有中国画本体论精神的基础上,实现具有油画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识的有机融合。这种思路的开拓,实际上就是以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造型艺术与笔墨语言,创造具有国际艺术语言潜质的作品,赢取并实现中国当代人物画艺术形象跻身世界艺术舞台的机会和可能。

  2016年前后,王西京创作了一批人物画作品。在写意和写实之间,他更加注重在笔墨内在美的延伸和塑造上下功夫。在写意参入写实的造型中,不再纠缠中西艺术的界限和差别,而是巧妙地把写实的造型能力发挥到最佳状态,同时让写意为写实服务。倾斜一方的力量所形成的某种绘画精神的有序表达,既是一种大世界的文化关怀,也是一种大世界的文化拥抱。他的这种做法,实际上也使之形成了强烈的意识和观念的转变。把东方线性的写意拿来服从写实的艺术需求(这里的写实亦含中西),以中国笔墨的精神来干预和塑造世界性的艺术语言,但又没有失去属于本民族的艺术塑造和语言立场。这是一种艺术上赢得更多文化认可的大胆尝试,也是近百年来中国艺术家苦苦探索和追求的艺术梦想。

  2018年,在法国秋季艺术沙龙展上,王西京荣获了“法国秋季艺术沙龙终身会员成就奖”“中法杰出文化使者贡献奖”和“法国巴黎荣誉市民勋章”。这件事证明,中国艺术家在这一领域所做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赞扬。

  法国秋季艺术沙龙展是国际著名、历史悠久的大型综合性艺术展览之一,1903年由世界级雕塑家罗丹和法国著名画家雷诺阿等人倡导创立。创办以来推出了众多风格流派的艺术家,其中包括高更、塞尚、马蒂斯、米罗、莫奈、毕加索等人。历史证明,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艺术大师。法国秋季艺术沙龙展已成为全球顶级的艺术展览,被视为艺术家跃居国际艺术家行列的重要平台。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赵无极、吴冠中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也入选其中。王西京能入选此展并获奖项,是其立足全球当代艺术视野、创造具有中国当代人物画范式造型与笔墨格调的成功尝试,也是他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通东西方艺术界限、实现大国文化的东方情怀的体现。

  从集古萃今的家国情怀到跻身世界艺术之林的雄强转变、从中国画笔墨内质改造到中西融合的世界水墨艺术语言形象的塑造,从这一历程来看,机遇只垂青于为艺术奋斗终生的艺术家。

  王西京出生在十三朝文化古都西安,这里是中国唐代中期水墨艺术发端的溯源地。遥隔1300多年的时空,水墨艺术如何能为中国艺术在全球化艺术之林赢得民族尊严并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了王西京最大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梦想。

  笔墨内营和形象塑造一直是中国画坚持的两大方向。笔墨内营是建立在中国画的五行之说上的,且根植于阴阳文化观之中。这种民族文化基因所形成的强大秩序是建立在自我认可和内在需求上的,具有绘画的民族内部观念和意识。塑造具有民族精神和个性气质的艺术形象,如果仅仅是满足自我内部的认可和理解,是无法适应时代需求的,也无法与世界构成交流与对话。这就迫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范式造型,接纳并吸收外来艺术。这一时期的吸收和接纳,还远不同于过去一段时期所说的“洋为中用”,而是既要在当代艺术的观念和意识中具有全球化视野的认知,还要善于梳理和取舍本民族艺术在当下水墨趣味和审美中的有效创造,摆脱人物画属于东方审美的那一部分,以探求异域世界在精神需求和文化心态上的认可。一味地强悍霸气,或者固步自封地完成“自我意识”的艺术,都不可能获得更广阔范围的认可,也无法真正实现属于本民族的艺术尊严。

  王西京基于深厚的功力和精湛的艺术修养,在突破人物画的造型上,大胆利用中国画笔墨的写意之色与兼具东西方艺术写实的造型能力,打破中西方绘画中的左右关系,形成色墨混合,以色块和墨块形成人物画造型艺术上表现艺术对象在体积感和重量感的物质笔墨构建,使写意水墨具有西方同质写实绘画和雕塑的双重语境,完成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体系中对写实和写意的艺术置换,形成了双语体系一体化的绘画诉求,具有当代水墨的探索价值和构建意义。我们在他创作的关注非洲部落民众和重要人物的系列作品中,很容易看到这种艺术上的表现。如《伟大的灵魂》一图,在完成人物的整体形象上,布白的能力就是东方水墨艺术的哲学辩证观念在其中强烈的表达和呈现;而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中西方情调和审美观念的结合。在《东非酋长》这幅作品中,积色和积墨都有上乘的表现,旨在突出人物头颅和面部的骨骼肌肉,具有写实之实,而人物眼神和内心世界的速写,在写意中极度“传神”。《达卡女》《塔吉克新娘》《含美特族人》《阳光下的母与子》等作品,在人物的面部表现上具有油画的肌理效果,同质异趣;在头饰、服饰的表现上,东方的线性色彩形成了写意的协奏,笔墨在色差和色的比重上,又使我们感受到了印象派对色彩的主观表达;在人物面部光影的技法表现上,则遵循了西画之经典审美,完美地实现了与油画一样的艺术效果,令人震撼。《东非人》《埃塞印象》《朝圣者》《何以为家》《盼归》《水屋》和《亚丁湾水手》等纯水墨作品,更彰显了东方水墨独特的艺术审美和视觉效果,也更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气质,在中西方绘画间离性的左右观念中统一协调,实现了属于当代水墨形象和观念的全新塑造,有力地表明了中国水墨的态度和取向是具有世界开放性的,是可以和油画媲美、一起拥抱全人类文明的。

  这是王西京站在世界民族文化等量观下思考本民族艺术发展和出路的结果。

  王西京的艺术,尤其是其近20年来创作的具有双向平衡与融合的绘画作品,使中国水墨在超越国别和文化界限上实现了无差别的艺术主张和审美表达。通俗地讲,他使中国画实现了具有油画同质的艺术效果,在光影和明暗的空间审美与趣味表达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文化形态的观念和意识改造上,王西京创作的作品又体现了中国当代水墨跻身世界艺术之林的魅力。其实,除了对人物画的探索和实践外,王西京在山水、花鸟画等领域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只是他通过人物画集中体现了自己艺术的综合造诣,通过人物画的创作实现了他艺术创造上的“大同世界”。

  王西京苦心经营和孤独探索的艺术思考,完成了中国画水墨复兴的一次具有世界性范围的实践。他的视野和命题是广阔的,在当下的水墨艺术中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与全球意义。这需要我们对他的艺术作品进行更准确的评估、更全面的认知,这也使我们通过绘画艺术认识到一个中国艺术家,在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历史命题时,需要践行的伟大思想所在。

  塔吉克新娘(131cm×99cm,2020年)

  东非酋长(112cm×96cm,2020年)

  亚丁湾水手(143cm×102cm,2019年)

  亚丁湾水手(143cm×102cm,2019年)

  取水之路(121cm×242cm,2020年)

  盼归(143cm×102cm,2019年)

  天下黄河(220cm×120cm,2020年)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王西京 水墨 画坛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